: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花生|花生基础知识

花生|花生基础知识

花生(peanut),原名落花生(学名:Arachis hypogaea Linn.),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01

品种类型

花生其品种繁多,有据可查的有540种,优良品种有30种。现货流通中,一般将花生可为大粒花生和小粒花生,大粒花生以海花、鲁花、徐州68—4为主,小粒花生以小白沙为主。一般按播种时间、生育期长短,荚果大小,特征特性和植物学形状将花生加以分类。

图1:花生分类(按大小)

图片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1)按播种期不同可分为春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

①春花生。春花生是指在“立春”至“立夏”播种的花生,属短光照性较弱的早熟或中早熟类型农作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春花生北方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收获;南方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至4月下旬,8月初至8月中旬收获。

②夏花生。夏花生是指在立夏前后播种的花生。以一年种植两季作物区域为主,比如华中、华南、华北、华东等地,其他地方也有少量种植。夏花生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9-10月收获。

③秋花生。秋花生一般在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种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海拔较低地区的播种期一般在8月上旬播种,海拔较高地区在7月下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秋花生一般是为了来年育种,产量低、品质稍差,种植量很少。

(2)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

(3)按荚果大小不同可分为大花生和小花生。大花生壳厚、果型大、每百粒花生仁重在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小花生粒小、壳薄,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南,河南西南部等。

(4)按植物学性状不同可分为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多粒型和中间型:

图2:花生分类(按植物学性关)

图片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①普通型。荚果为普通形,较大,壳较厚,果嘴不明显,网纹较浅,种子二室,子粒椭圆形,种皮粉红或棕红色,细分品种约937个;生育期较长,春播140-180天;种子休眠期长,一般50天以上;种子发芽要求较高温度,一般15℃以上;只可一年一作。分布最广,主要在北方大花生区和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是出口主要类型。

②龙生型。荚果曲棍形,有明显的果嘴和龙骨状突起,每荚3室或4室,种子圆锥形或三角形,种皮红色或暗褐色,表面凹凸不平,无光泽,细分品种约180个;生育期长,春播150天以上;种子休眠期长;种子发芽温度高,一般15-18℃;抗旱、耐瘠性很强。许多省已绝迹。

③珍珠豆型。荚果为茧形或长葫芦形,果较小,壳薄,网纹较细,种子二室,种子圆形或桃形,种皮有光泽,多为淡红色,少数深红色,细分品种约为768个;早熟,生育期短,春播120-130天;种子休眠期短或无,收获时易田间发芽;种子发芽的温度较低,一般为12℃;适合南方春秋两熟区花生种植。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新品种的育成,珍珠豆型品种发展很快,已超过普通型而成为我国的主要类型。

02

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

一般将花生的果实称作花生果。花生果由花生壳和花生仁组成。花生壳占整个花生果质量的 28 %~32 % ,花生仁占 68 %~72 %。花生仁内 ,种皮占 3 %~3. 6 % , 子叶占 62. 1 %~64. 5 % ,胚芽占 2. 9 %~3. 9 %。

花生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其中,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

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 ,仅次于大豆,而高于芝麻、油菜和棉籽,与红肉类似。花生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精氨酸含量高于其它坚果,生物学效价高于大豆。

花生含脂肪43~55%,其中75%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0%以上,不含胆固醇。花生仁含10~13%的碳水化合物,其中约6%为非淀粉多糖和2%为可溶性纤维。

花生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E,叶酸的含量非常丰富。花生无机盐含量约占3%,富含难以从其它食物获取的铜、镁、钾、钙、锌、铁、硒、碘等元素。花生富含植物固醇、白藜芦醇、异黄酮、抗氧化剂等植物活性化学物,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花生中含有比大豆更少的抗营养因子, 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只相当于大豆蛋白的1/7, 更易消化吸收。花生可溶性蛋白质和氮溶解指数(NSL)高,作为辅料添加能起到改善食品品质、强化食品营养和改善风味的作用,是乳肉食物的优秀替代品。

03

花生种植生长周期

图3:花生种植生长周期

图片
资料来源:中银期货

花生是具有无限开花结实习性的作物,其开花期和结实期很长,生育期也较长。一般早熟品种100~130天,中熟品种135~150天,晚熟品种150天以上。在国内一般将花生分为种子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等五个生育时期。

(1)种子发芽出苗期。花生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种子发芽出苗期。在正常年份,淮北地区春播早熟品种需10~15天;中晚熟品种需12~18天;夏播花生只需5~10天。该时期生长最快的器官是根和胚轴,在出苗时植株主根可达30厘米以上,并且产生了许多侧根。种子发芽出苗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温度和土壤水分。所以,适时、适墒播种可以确保花生种子正常发芽出苗。

(2)幼苗期。花生从50%的种子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称为幼苗期,又简称苗期。这是侧枝分生、根系伸长扩展和花芽分化的主要时期。苗期的长短,因品种和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年份春播花生幼苗期约需25~35天,夏播花生约20~25天左右。苗期若遇低温和多湿条件,容易引起死苗。若遇干旱能明显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干旱可控制植株的生长和延迟开化。

(3)开花下针期。花生从50%的植株开始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的幼果称为开花下针期。此期是花生植株大量开花、下针、营养生长迅速的时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25~30天。开花下针期需水较多,土壤干旱会严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也会影响开花下针,甚至使开花下针停止。但是,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对花生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当土壤含水量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时,又会造成植株的旺长,开花量减少。

(4)结荚期。花生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称为结荚期。早熟品种需40~45天,中晚熟品种需45~50天。这一时期大批果针下扎入土并发育成荚果。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生长发育最盛的时期,所吸收的肥料也达到最高峰。根系的增长量和根瘤的增生及固氮活动、主茎和侧枝生长量及叶片的增长量均达高峰。在正常的情况下,前期有效花形成的幼果多数能结为荚果,此期所形成的荚果约占单株总果数的80%以上。结荚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荚果的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此期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涝降渍和抗旱浇水工作。

(5)饱果成熟期。花生从50%的植株现出饱果到荚果饱满成熟收获,称饱果成熟期或称饱果期。这一时期地上部分生长逐渐衰退、停止,地下部分荚果充实膨大,是花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熟品种为25~30天,中晚熟品种为35~40天。此期根系活力减退,根瘤菌停止固氮活动,并随着根瘤的老化破裂而回到土壤中。茎枝生长停滞,绿叶变黄绿色,中下部叶片大量脱落。这时果针数、结果数已不再增加,饱果数和果重快速戴增加。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荚果产量约占荚果总产量的50%~70%。

04

生长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花生是喜温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15 ℃,最适温度为25~37 ℃。开花期以23~28 ℃为宜,果针伸长以25~30 ℃为宜。荚果发育以结果层土温15~33 ℃为宜。

(2)光照。花生为短日照农作物,多数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不敏感,光照的强弱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充足的光照是保证花早、花多的重要条件。

(3)土壤。花生是忌连作农作物,花生应与禾谷类或薯类农作物轮作,不宜与豆科农作物轮作,轮作期3年以上为宜。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疏松易碎的沙质壤土。

(4)水分。花生是较耐旱作物。播种时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开花下针到结荚阶段,是花生一生需水量多、对水分敏感的时期,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

(5)养分。花生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钼、硼等微量元素。在这些营养元素中,以氮、磷、钾、钙4种元素需求量较大,称为花生营养的四大要素。花生是喜钙农作物,需钙量远多于一般禾谷类农作物。钙能促进荚果发育,提高饱果率。钼是根瘤中固氮酶的主要成分,能提高根瘤固氮能力。硼可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结实。

(6)黑暗与机械刺激。黑暗和机械刺激是荚果发育不可少的条件。果针不入土,则无论怎样伸长,子房始终不能膨大结实。果针入土后,不仅进入了黑暗环境,而且受到了土的机械刺激作用。

06

花生的储藏

花生果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在高水分和新陈代谢较强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性。花生在收获、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受后熟作用的影响,放出较多的水气和热,容易发热、霉变、浸油和酸败,特别是到了高温、高湿的夏季,花生果被霉菌污染严重、虫害繁殖旺盛,损耗极大。同时花生也是最容易受黄曲霉菌感染的农作物之一,在花生果收获前和收获后的贮藏加工过程中都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花生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食之危害健康。

影响花生安全贮藏的内在因素有花生品种、花生含水量、果壳自带的病菌,以及环境因素(湿度、温度、通风情况)、虫害等。一般情况下,花生果的储藏稳定性高于花生仁储藏的稳定性,但花生果比花生仁多大约2.5倍的仓容,对仓容要求较高。

花生储藏方法主要有室内装袋垛存、室外囤存、室内散装堆放、低温冷库贮藏和熏蒸贮藏5种。

(1)室内装袋垛存。垛不可太大,以利通风、检查、管理和发运。目前,我国大多采用室内装袋垛存来贮藏花生。

(2)室外囤存。选择干燥、向阳、通风的地方建囤,将花生果装入囤中,装满后用草苫封囤,呈圆锥形。囤的直径一般以1~2 m为宜,可贮花生果1 000~1 500 kg。如在平房顶上建囤,一般囤高1.33 m 左右,直径1.67 m 左右,可贮花生果500~750 kg,且通风好,鼠害少,方法简单,成本低。

(3)室内散装堆放。若不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该法容易造成通气散热不良、检查管理不便,人为损失荚果也多,种子容易回潮和遭受虫害袭击等。

(4)低温冷库贮藏。低温冷库(5~10 ℃)能有效地保障花生的贮藏效果,但是低温库的建设、维持运转耗资巨大,一般单位和企业很难实现。

(5)熏蒸贮藏。目前常采用的化学制剂熏蒸贮藏,缺点是操作相对麻烦,对环境和健康有影响。目前市面上开始出现香辛料精油包熏蒸,使用方便,安全环保,效果好。

花生果的储藏

花生刚收获荚果的含水量为50%~60%,收获以后要及时晾晒以防霉变和腐烂。晾晒方法有田间晾晒和晾场晾晒两种。在我国花生主产区,尤其是北方花生产区,一般多采用田间晾晒。

花生果的干燥有自然干燥法和机械化催干法2 种。我国大多采用自然干燥法干燥花生。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增加损失,也容易引起花生品质的下降。机械化催干法是指在大型容器(如带有穿孔底板的箱子或拖车)中通入加热(或不加热) 的空气,通过调节花生果的堆层厚度、空气温度和通风量来控制干燥过程和保证花生品质。

花生果的水份低于9%时可长期贮藏。冬季空气湿度低于15%时,花生果可在小露天囤贮存,次年晚春转入仓内保管。

花生仁的储藏

剥壳后花生仁的含水量一般在20%左右,而安全贮藏水分含量要求在10%以下。花生仁储藏一般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干燥。先把花生果干燥后再脱壳,使花生仁的水份保持10%以下,以便长期贮藏,如超过10%的水份就不能贮存,要及时摊晾;

②低温。水分低于10%,在20℃以下可长期贮存,温度高了,会产生异味,导致变质;

③密闭。在3月份,气温在5℃以下时,开始密闭(压盖或套囤均可),防止虫霉感染和外界温湿的影响,确保安全贮藏。投及上涨速度较前期放缓,但整体交投仍活跃。叠加棉纱成品库存低、较多纺企接单较好情况下,下游对棉价支撑仍强,预计短期棉价仍将维持稳中偏强走势。伴随春节假期的临近,补库需求将减弱。且纺企降负荷、甚至放假,对棉价难以形成持续利好。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