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干货分享:做大豆产业链期货品种,这12大知识必须烂熟于心

干货分享:做大豆产业链期货品种,这12大知识必须烂熟于心

 一、大豆期货

  大商所大豆期货交割月份为1、3、5、7、9、11月,涵盖了大豆播种及收获季节。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每年4-5月份是大豆播种季节,9月份是上一年度大豆库存即将销售结束、新一年度大豆即将收获的季节,而1月份是农作物集中上市的季节,这三个月份价格波动较大,产业链相关主体避险需求较大,因此这三个月份合约成交活跃。

  大豆期货自1993年在大商所上市交易,至今已有21年历史,是国内交易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

  本文来自: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豆投资手册》

  二、关联品种:豆、油、粕

  压榨套利包括大豆正向压榨套利和反向大豆压榨套利。豆粕、豆油作为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三者之间价格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这个关系的核心就是压榨利润。对压榨厂商而言,当利润高时,厂家就会扩大生产,增加大豆需求,此时豆粕和豆油的供应相对的增加,这将导致大豆价格的相对上涨以及豆粕、豆油价格的相对走低。对投资者来说,这时即存在买入大豆抛出豆粕、豆油的套利机会。这一市场行为被称作正向压榨套利;同理,当压榨利润过低甚至亏损时,厂家就会缩小生产规模,这时大豆的需求就会减少。作为后续产品的豆粕和豆油的供应必然的也在减少。这就导致大豆价格的相对走低以及豆粕、豆油价格的相对走高。对投资者来说,这时即存在买入豆粕、豆油同时抛出大豆的套利机会。这一市场行为就被称作反向压榨套利。因此,在计算出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正常的压榨利润后,投资者就可以利用市场出现的异常价差机会进行套利交易。一般来说,大豆压榨套利具有如下规律:

  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8+豆油价格*0.186-大豆价格-100(加工费用)国产大豆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80+豆油价格*0.166-大豆价格-100(加工费用)

  三、大豆起源于中国

  大豆的故乡是中国,20世纪西方才逐渐认识到大豆可用于榨油和制成豆粕。长期以来,美国都是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和中国。2000年美国大豆占世界大豆产量的42.7%,巴西及阿根廷大豆产量总和占全球产量的38.3%。随着南美大豆种植的扩张,美国大豆产量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2008年为36.07%,巴西及阿根廷大豆产量总和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上升至44.79%。

  我国大豆产量位居世界第四。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华北黄淮平原及山西、陕西等地。东北地区大豆质优粒大,含油率高,年总产量占全国的40%,商品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黄淮平原是中国大豆第二大产区,产量占全国的30%。我国大豆除自销和出口外,还从美国和南美等国进口。


W020141106420885052340.png

  图:全球大豆产量分布



W020141106420885057745.png

  图:全球大豆生产消费分布


W020141106420885051946.png

  图:中国产区分布  

  四、影响大豆现货价格的因素

  大豆作为农产品在现在的生产条件下还是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资源,播种面积,降雨情况等自然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所以大豆供给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就较大,相应的是价格波动风险较大。以美国为例,2003年美国大豆受干旱影响,单产减产严重,产量下降高达1000万吨,如此巨大的产量变化自然会带来价格的相应波动。

  农产品生长周期较长,单产很容易受天气变化的的影响,产量波动性较大。另一方面,近几年全球耕地面积增长缓慢,农产品各品种比价之间的变化导致耕地在不同农作物品种之间的重新分配,种植面积的变动也会影响产量。在种植面积及单产变动的双重影响下,农产品供应很容易出现跳跃性变动,这是与化工品和金属一个重要区别。与供应的跳跃性变动相比,农产品需求在人口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总体呈刚性增长。供应与需求不同方向上的变化容易使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投资机会较多。以美国大豆为例,在94/95和03/04年度大豆产量都出现了10%的下降,但需求并未出现出现同步的变化,从而使得当年的大豆期末库存锐减,价格大幅上涨。

  此外,农产品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商品,一直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围绕大豆产业和大豆价格,我国政府政策出台频率较高,也为大豆价格带来了不确定性。

  五、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

  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众多,大连大豆期货价格不仅受国内需求及大豆产量的变动影响,而且受国际市场大豆供需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使大豆期货市场充满了交易机会。在国内影响方面,大豆进口数量、港口库存变动、下游产业链(如饲料养殖业、植物油加工业)的发展情况、食用需求的增长状况、大豆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动、国家政策等等因素均会对大豆价格形成影响。在国际影响方面,大豆种植面积及单产变化、国际市场大豆需求、相关品种(如玉米)价格变化、大豆贸易政策等等也会影响到国内大豆价格。近几年,生物燃料产量快速增长,使玉米、大豆等能源属性更加突出,大豆、玉米之间耕地面积的竞争更加引起市场的关注。除此之外,经济周期、金融市场、天气情况、投机和心理因素等变化也会对大豆价格形成一定影响。



W020141106420885201646.png

  图: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

  六、大豆期货的季节性

  大豆作为农产品的品种,具有季节性特点。反映到期货市场,就是供求关系决定市场长期趋势,农产品季节性特征规律贯穿其中。以北半球为例,我们把一年分为两个时段来研究大豆的季节性规律,南半球的大豆市场分析则可后推半年时间加以应用。5~9月是北半球大豆的生产期,期间需求旺盛,市场炒作热烈。影响大豆生长的各种因素如播种面积,生长状况,虫、旱、涝等,为大豆的炒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为投机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看好市场价格上涨做多是相对比较好的选择。进入10月后,随着大豆成熟、收割,市场关注热点会集中到实际产量上来。新豆上市会使市场供应加大而同时当期需求较小,导致价格下滑甚至会是年内最低。不过,在收获季节如果出现霜冻、旱、涝等问题对大豆的产量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也会在某一时间段影响大豆的价格。当然,对农产品季节性规律的分析,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总体规律性的参考,具体到对价格的影响还要放到大的供需背景下参考。


W020141106420885203522.png

  图:大豆生长季节性

  七、大豆期货“向油看齐”

  农产品的能源属性或许是传导宏观经济对农产品价格影响的有效途径

  以大豆为例,大豆本来是与原油相关性比较低的产品,从历史数据来看,两者的相关性仅为1.5%,但根据2007年的数据计算,大豆与原油价格的相关性达到94.0%。大豆与原油价格之所以在2007年以来保持如此之高的相关性,关键在于大豆具有的“能源属性”,即大豆的副产品豆油能够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另外,玉米能够生产燃料乙醇,而大豆与玉米具有竞争关系,这也使得大豆与能源的关系更加紧密。

  生物能源政策将使大豆与原油保持较高相关性由于美国对生物柴油实施的补贴政策,激励压榨厂商生产更多的生物柴油,使得豆油与国际原油价格的联系愈发紧密。作为原料的大豆自然保持了与原油的较高相关性。未来美国大豆市场的走势是与原油密不可分的。

  八、大豆国际贸易格局

  大豆现货,南美生产、美国销售、中国消费

  大豆占据全球油料1/3大豆在全球油脂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植物油产量的1/3来自于大豆。2007/08年度,大豆榨油生产的植物油数量为3750万吨,占植物油总产量的29.3%;油棕榈生产的植物油数量为4130万吨,占植物油总产量的32.3%;油菜籽、花生、棉籽、油橄榄、葵花籽、椰子仁、棕榈仁等油籽生产的植物油数量为5330万吨,占植物油总产量的38.4%。

  如果不以折油量测算比重,大豆占全球油籽产量的比重更大。2007/08年度,全球7种主要油籽(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葵花籽、椰子仁、棕榈仁)总产量为3.92亿吨,其中大豆产量为2.21亿吨,占上述7种油籽总产量的56%。

  全球大豆,只看四国全球大豆生产主要分布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过去20年,上述四国大豆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在87%-91%之间,集中度很高。2007/08年度,四国大豆产量合计达到1.94亿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比重为87.9%。其中美国大豆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36.1%、巴西为25.5%、阿根廷为19.3%、中国为6.9%。从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化分析,未来几年上述四国在全球大豆产量中的地位很难出现下降,且随着南美种植面积的扩张,大豆生产集中程度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由于大豆生产集中化程度高,便于投资者掌握大豆生产情况,及时制定投资决策。

  美国大豆,掌控全球

  美国大豆不仅产量居全球首位,其出口量也居全球首位。美国每年的大豆出口量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0%。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使全球大豆市场对美国市场高度关注。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有两个阶段最容易引起市场的重视:一是4-5月份的大豆播种期,在此期间大豆种植面积基本确定;二是6-8月份大豆关键生产期,在此期间大豆单产基本确定。近几年,受美国生物燃料产业高速扩张影响,大豆与玉米对耕地面积的争夺更加激烈,大豆播种面积的波动性高于往年,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除此之外,生物燃料加强了大豆与能源的关联性,加大了大豆价格的波动,全球对美国市场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南美大豆,偶起波澜巴西及阿根廷大豆分别占全球大豆产量的第二和第三位,其在全球大豆市场中的受重视程度正在提高。过去10年,全球大豆产量的增长主要受南美产量增长所带动。巴西尚待开发的土地潜力较大,但大豆生产的扩张面临一系列的制约,比如物流运输、汇率波动、借贷利率较高、生产资料成本较高等问题。过去几年由于货币升值问题,巴西农民种植大豆收益受到负面影响,大豆播种面积几乎停滞不前,引起市场关注。阿根廷土地肥沃,大豆单产较高,推动了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张。最近两年,阿根廷政府大幅提高了大豆出口关税,使大豆种植的利润受到一些影响,阿根廷农民多次举行罢工,抑制了大豆出口的增速。罢工事件使阿根廷大豆出口受阻,有利于美国大豆出口,多次成为市场题材。

  中国需求,永远的题材

  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是拉动大豆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对全球大豆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口量巨大,二是进口增速显著。2007/08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3782万吨,占世界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48%,远远高于欧盟19.2%及日本5.4%的进口比重。1997/98年度至2007/08年度,我国大豆进口年均增长率为38%,远远高于其他国家1.8%的年均增长率。我国人口众多,饲料养殖业的发展将带动大豆进口量继续上升。2009年美国农业部经济展望论坛预计,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总量的比重接近50%。巨大的进口量及显著的增长速度使“中国需求”成为市场永远的炒作热点,中国采购团的身影吸引着全球市场的目光。

  九、中国大豆产业的两次“地震

  第一次地震,重新洗牌,外资进入

  2004年在大豆减产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下,CBOT大豆于2004年4月初创出1064美分/蒲式耳高点。4月中旬大豆价格开始快速下跌,至11月份跌至500美分/蒲式耳区域,下跌超过500美分/蒲式耳,跌幅52%;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从3月底的4100元/吨高价跌至11月底的2500元/吨,下跌1600元/吨,跌幅40%。大豆进口成本随之从4月中上旬的4300元/吨跌至10月的2730元/吨,跌幅1570元/吨;国内东北地区大豆现货平均价格从3450元/吨跌至2200元/吨,下跌1250元/吨,跌幅36%。在这一下跌过程中,国内民营压榨企业损失惨重。据统计,当年国内整个油脂行业损失估计达到80亿元,其中山东依靠进口大豆的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一些企业用“180天大流血”来形容当时国内大豆企业的惨状。

  实际上,当年对行业影响最重要的是行业格局的重大调整。统计显示:2004年初以华农、金石、汇福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占国内压榨市场的份额超过50%,以九三、中粮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仅占国内压榨市场份额的14%,以益海为代表的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占据了国内压榨市场份额的35%。价格大幅下跌后,内资压榨企业损失惨重,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陷入亏损,资产纷纷被外资收购,引发行业大重组。至2005年,外资企业市场份额达到50%,而民营企业所占比例下降至不足10%,外资企业一举占国内大豆压榨业的半壁江山。

  第二次地震,行业经受考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商品价格纷纷大幅下跌,大豆等油脂油料类商品也不例外。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创出147美元/桶新高后随即大幅下跌,至11月21日曾跌破50美元/桶。自2006年始,受生物能源概念影响而价格持续攀升的美国CME大豆等油脂油料品种于7月初创出1654美分/蒲式耳新高后,也跟随原油市场下跌,至10月中旬价格最低跌至825美分/蒲式耳区域,下跌829美分,跌幅达50%;受美盘价格巨幅下挫影响,7月初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在创出5855元/吨新高后下挫,10月中旬国内大豆期货价己跌至3081元/吨,下跌2774元/吨,跌幅为47%。在国内现货市场,大豆进口成本价从7月份的5950元/吨大跌至10月份的3080元/吨,下跌2870元/吨,跌幅48%;而同期东北大豆现货价格也从5300元/吨下跌到10月中旬的3300元/吨,下跌2000元/吨,跌幅38%。

  通常,从美国和南美进口大豆的船期(从开始装船到最终运抵中国港口卸货所需的时间)在45天左右,而今年9月份至10月中旬这45天成为历史上油脂油料价格跌幅最大的一个船期。据统计,这期间大豆、豆粕和豆油现货价格跌幅分别达到37.5%、34.38%和61.88%。这一期间如从美国进口一船大豆,以9月底4300元/吨价格、每船大豆按6万吨计,则船一靠岸每船即亏损7200万元。根据商务部的统计,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了410万吨,按照45天的船期倒推,其大部分是按照CME7月大豆合约进行点价,那么进口成本在5950-4700元/吨之间,10月下旬后现货价格跌至3080-3300元/吨间,则行业理论上损失可达近百亿元;即使按最小跌幅1400元/吨(进口成本按最低价、到岸成本按较高价)计算,现货市场理论上损失也高达57.4亿元。而实际上,据业内人士估算,今年大豆加工行业的损失至10月底不超过14亿元,到年底前不会超过20亿元,全年损失不及2004年的1/4。那么,数据计算与实际亏损所产生的巨大差额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2008年油脂油料价格波动幅度超过2004年,但对行业影响相对较小的最主要原因,则是压榨企业普遍利用大连期货市场指导生产经营,并开展套期保值交易回避价格风险。2002年到2004年间大豆市场走出了持续的慢牛行情,大量民营企业对市场上涨趋势陷入盲目乐观之中,担心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会失去可能得到的超额利润,因此除外资企业外当时国内油脂压榨业对期货市场利用不甚积极。2004年4、5月期间现货背景的法人客户在大连大豆市场持仓比重仅为30%(现平均在50%左右)。为博取更大利润,部分企业不仅不利用期市进行套保操作,反而在现货市场大量高价囤积的同时又在期货市场投机买进。当价格下跌时这些企业在期现货市场陷入了双重亏损的困境之中。当年亏损严重的大连华农和北京三河在美国订购的大豆数量都在10船以上,他们不仅未按按国际惯例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反而大量买入,给企业带来了颠覆性灾难。相反,当时大部分外资企业及中粮、九三油脂等企业一方面放慢了原料采购速度,一方面将原料库存通过期货市场卖出,使其避免了灾难性风险,如九三油脂当年通过期货市场为30多万吨大豆原料套保,避免了上亿元损失。

  目前,油脂油料压榨与贸易的企业中,已有2000多家在大商所从事期货套期保值的业务;以粮油企业为主的法人开户多达1.4万个,其交易量占市场总体规模的15%、持仓量则占50%左右,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和利用程度大大提高。据大商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大豆产业链条上,85.94%以上企业关注期货价格,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开展套期保值交易,而大商所大豆、豆粕和豆油这一完整的品种体系为企业风险规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据统计,仅2008年10月份,参与期货避险的前20名大豆经营企业,其期货上的盈利额达到了10.41亿元,有效避免了现货经营的损失。

  十、中国大豆产业格局:三足鼎立

  目前我国压榨行业已经形成“外资为主导、大型国企次之,民营企业补充”的市场格局。分地区来看,东北内陆地区以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为主,如以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吉林德大油脂公司和沈阳金石豆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东北大豆压榨圈;沿海地区主要以外资为主导、大型国企次之,民营企业补充,如环渤海地区以大连日清公司、大连华农豆业公司、秦皇岛金海油脂公司、河北汇福粮油公司、九三油脂公司、山东渤海油脂公司、烟台益海油脂公司、日照邦基三维和黄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环渤海大豆压榨圈,江苏和浙江地区以张家港东海粮油公司、连云港益海油脂公司、南通嘉吉公司、宁波金光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江浙大豆压榨圈;以及华南地区以泉州福海油脂公司、东莞嘉吉公司、东莞中谷公司、广西大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华南大豆压榨圈。西北及中原地区主要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如以四川金石油粕公司、重庆新涪油脂公司、陕西邦淇油脂公司、周口益海油脂公司、郑州阳光油脂公司为代表的内陆大豆压榨圈。

  十一、套利

  大豆期现套利所需费用

  a.交割整理成本。进入期货市场交割的商品对品质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需要对现货市场的商品进行整理之后才能达到期货交易所的交割等级要求。还需要交纳交割定金10元/吨(商品入库后返还)和交割手续费4元/吨。

  b.运输成本。用于期货交割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对外包装的防污染要求比较严格。

  c.发票。期货交割的卖方需提供增值税发票。

  d.质检成本。黄大豆1号检验费2元/吨

  e.入库成本。商品入库分为铁路专用线入库和汽车倒入两种方式。用于期货交割的大豆铁路入库费用为每吨约20元,汽车入库费用为每吨约3元。

  f.仓储及损耗成本。期货大豆仓储及损耗费包括了仓储费、保管损耗、熏蒸费等,收取标准为0.4元/吨天,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收取标准为0.5元/吨天。

  卖方入库注册仓单费用 = 铁路(或汽车、船舶)运输入库费用+检验费+等级升贴水+水分升扣价+杂质升扣价+相应仓储及损耗费。

  种植面积之争—大豆玉米套利大豆和玉米同一季节播种,在对耕地面积的占用中存在着竞争关系。在耕地面积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某一种作物播种面积的上升意味另一种作物面积的下降,价格关联度较强。由于计算种植比价相对繁琐,所以业内通常较多使用市场比价来比较大豆和玉米的关系。根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大豆和玉米的比价一般在2.0-3.1之间波动。如果处于比值的高点和低点,就会引发种植面积的变化,从而通过供应量的减少对比价形成纠正机制,带来套利机会。

  例如,2007年春播前夕,黑龙江大豆和玉米比价为1.8-2.2,处于较低水平,导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下降了10%。大豆播种面积的下降又使产量受到影响,大豆价格在产量降低的影响下,上涨速度明显高于玉米。如果交易者在比价较低时进行套利,即每卖出2份玉米,对应买进1份大豆合约,可在大豆价格较快的上涨中获得不菲的利润。反之,在大豆与玉米比较高时,每买进2份玉米合约,对应卖出1份大豆合约,可在大豆价格较快下跌中获得利润。

  三足鼎立-压榨提油套利

  压榨套利包括大豆提油套利和反向大豆提油套利。

  大豆提油套利:是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大豆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豆油和豆粕合约,属于原料与成品间的套利。忽略损耗和加工费,大豆与豆油、豆粕之间理论上存在着这样的关系:1吨大豆压榨利润=0.2吨豆油价格+0.8吨豆粕价格-1吨大豆价格-加工成本。

  反向大豆提油套利:是大豆加工商在市场价格反常时采用的套利。当大豆价格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大幅上涨时,大豆价格可能与其产品价格出现倒挂。其做法一般为:大豆加工商卖出大豆合约,买进豆油和豆粕的期货合约,以同时缩减生产,减少豆油和豆粕的供给量,三者之间价格将趋于正常,期货市场中的盈利将有利于弥补现货市场中的亏损。

  跨品种套利是投资者对相同交割月份的不同但相关商品合约的同时买卖。比如大豆、豆粕和豆油之间的“提油套利”和“反向提油套利”就是比较经典跨品种套利组合的例子。由于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理论上存在着“100%大豆=18.5%豆油+78%豆粕+3.5%损耗”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100%大豆×购进价格+加工费用+压榨利润=18%豆油×销售价格+78.5%豆粕×销售价格”的平衡关系,因此大豆、豆粕与豆油这三种商品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套利关系。大豆提油套利是投资者在市场价格关系正向时进行的,目的是防范大豆价格突然上涨或豆油、豆粕价格突然下跌的风险,其做法是买入大豆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豆油和豆粕期货合约。反向大豆提油套利是投资者在市场价格反向时采用的套利方法,当大豆价格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大幅上涨时,卖出大豆期货合约,同时买进豆油和豆粕期货合约。

  十二、全球主要产国情况

  全球大豆产业的发展起步于二战以后,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豆产业的发展。20世纪60至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大豆生产迅猛发展。

  二十多年来,全球大豆产量的分布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美国虽然一直都是全球第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产量比例已经由1983年的64%减少到2006年的38%。而南美大豆产量却异军突起,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占到全球的44%。中国的大豆总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占全球的比例却相对减少。

  美国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美国的大豆产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大豆面积还不足8400万亩,到1971~1972年增至25500万亩,1979~1980年达到42750万亩。至此,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如图3-3所示。1994年,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推出转基因大豆,1996年,抗农达转基因大豆开始大面积商业化生产。近几年来,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在美国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已占大豆总面积的85%以上。

  在美国,绝大部分大豆被用来榨油和生产豆粕,少部分用作种子、制作膨化小食品、豆腐和农场自用的饲料。几乎所有的榨油厂都建在大豆主产区,有完备的铁路、公路和水运系统连接墨西哥湾或西部港口,便于产品外销。

  美国大豆的含油率在18%~19%之间。在美国,豆油占油脂消费量(含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的三分之二。近年来,随着大豆对人类健康的功效日益受到重视,美国人食用大豆食品的热情不断高涨。在大豆的非食品利用方面,美国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大豆在美国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在美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高大豆科技水平,改善产业政策环境,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美国种植大豆的农民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产业协会,二是农业合作社。

  巴西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巴西大面积种植大豆的历史不足50年,但20世纪80年代后大豆生产发展迅速,从1970年到2006年,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了近40倍。巴西大豆具有单品种规模化优势,大豆主要品种只有2个,品种规模化种植十分突出,同时实现了统一栽培技术、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化耕作,除了生产效率高、产量高外,还保证了大豆品质的单一性(40%左右的蛋白质,21%左右的含油率)。

  巴西大豆面积扩大,单产快速提高,且单产提高速度远超过其面积扩张的速度,主要是重视了大豆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他们培育出100多个适应性强的大豆高产新品种,还研究和推广了一整套简单、实用、有效的大豆高产技术。2001年巴西全国大豆平均每公顷产量已达到2722千克,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出口贸易地位突出,巴西大豆及制品的出口贸易额占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近1/3,中国已是巴西大豆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巴西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稀树草原地区仍有6000万公顷待开垦。

  巴西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优越的资源优势外,还与巴西的产业发展机制和巴西政府的有利政策密切相关。 巴西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运行机制较好,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国家有大豆研究中心,各大豆主产区都设有农技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下设有服务网点,负责向当地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等方面服务,并与农民自愿组成联合体,协助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农场联合体一般由大型农场主牵头,负责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既节约了成本,又有助于实现同品质大豆规模化生产。在大豆收获后,农民又自愿将大豆交由联合体进行销售,联合体主要通过芝加哥期货市场电脑联网交易,这更有利于开拓市场。联合体还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的形式,共建仓储、干燥、运输等设备,加快了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同时又为联合体成员提供收费相对低廉的服务。

  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阿根廷的大豆产业起步于1970年代中期,但发展速度很快,如图3-4所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阿根廷已经成为世界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单产水平与美国和巴西并驾齐驱,比中国高35%左右。

  影响阿根廷大豆产业迅速成长的因素很多,尽管经济改革前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农业,但阿根廷大豆产业得益于其适于大豆作物生长的自然禀赋、国际市场上旺盛的大豆需求、以及政府实施的对大豆作物的支持措施。90年代初阿根廷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政府的市场化政策对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松绑减负”和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