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一出油脂跌落,棕榈(7106, -120.00, -1.66%)油行情就此止步? 文丨牛钱网 昨日,受MPOB月报公布影响,马棕榈油进口大增破纪录,市场看空情绪浓烈,国内连棕承压下跌。近段时间国内外疫情的再度复发叠加冬季本就消费无力的淡季需求,市场对棕榈油短期需求信心不足。不过受季节性减产及马来西亚缺乏工人供给受限因素影响,棕榈油库存仍处往年低位,情绪低落的市场以此获得支撑。那么作为先头上涨部队的油脂会因此停下脚步吗? 
马棕进口激增破纪录,市场担忧引下跌 1月11日午间,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马棕12月产量为133万吨,较上月减少16万吨,环比下降10.59%;12月出口量为162万吨,较上月增加32万吨,环比增长24.66%,去年同期为140万吨;12月进口量为28万吨,较上月增加16.8万吨,环比增长150%,此前预期值为10-12万吨,去年同期为12.3万吨;月末库存为126万吨,环比降19.01%,较上月减少30万吨,去年同期为201万吨。 从报告数据可以看出,12月份产量下调出口微涨,但其中变动最大的还是进口数量,12月马来西亚进口量较前增长一倍有余打破以往增幅记录,进口的大增导致马棕12月去库不及预期,市场因此产生担忧盘面价格出现下跌。 而上月马棕进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尼上调出口税之前,马来西亚的买货量大幅增加。马来西亚为缓解疫情对棕榈油业的影响,取消了毛棕榈油出口关税直至去年底,而印尼却为了补贴B30生柴计划上调毛棕榈出口附加税。印尼对棕榈油产品的出口附加税调增从12月10日开始实施,所以,增税窗口期前印尼往马来的大量移库直接导致了马棕进口大增。 若去掉此次进口影响,马棕榈油库存下降幅度明显且仍处历史低位,所以,未来短期内棕榈油供应偏紧格局仍在,价格高位前行的可能性仍在。 国内仍处棕榈油淡季,未来买家仍看印度 
数据来源:中粮期货 需求方面,12月份马棕榈油出口162万吨,环比增24.66%,高于市场预估的150-153万吨。其中,对华出口量环比下降50.95%至14.8万吨,对印度出口量环比上升168%至54.8万吨,对欧盟出口量环比下降23.67%至13.8万吨。 对印出口增加主要还是因为印度国内植物油价格高企,为了增加供应,对价格进行调整,印度将毛棕榈进口关税由37.5%下调至27.5%。印度关税的下调对产地出口起到了明显提振,印度买货量也逐渐回升至高位,且后续仍然具备补库需求,但印度的疫情仍是未来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需重点关注。 
国内方面,目前正处棕榈油季节性消费淡季、豆油和菜油处于季节性消费旺季。截至1月7日,国内食用棕榈油库存为59.2万吨,库存维持稳定。而随着棕榈油到货量的增加,加上全国普遍降温,棕榈油的消费出现明显下降,国内棕榈油库存连续上升。同时,因近期国内散发的本土疫情有所加重,油脂消费存在隐忧,学校、工厂的提前放假也将对油脂消费存在一定影响。不过由于1-2月船期的进口倒挂情况严重,国内 1-2 月的采购量较小,对短期内棕榈油价格起到支撑。 综上,受马棕进口数据爆炸增长影响,国内棕榈油价格出现高位回落,国内散发的本土疫情叠加正处淡季的需求,市场对棕榈油信心有所不足,但产地仍在低位的库存以及国内近期较少的采购,棕榈油价格在高位仍有支撑。短期来看,盘面维持高位运行的可能较大,未来需重点关注疫情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