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68965
- 威望
- 1384510 布
- 龙e币
- 1484455 刀
- 在线时间
- 130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14
|
宏观分析要与产业逻辑相互结合
从多维度关注宏观与产业发生的交集,比如,货运量、用电量等,这些数据或信息既能从不同角度辅助我们判断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又能与产业方面的数据相互印证,有利于我们作出更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宏观因素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及其效果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等。在系统性风险面前,宏观因素和逻辑往往形成市场的情绪主导。例如,在某个阶段,标的价格按情绪和预期先作出反应,导致很多市场参与者开始极为重视宏观因素,这反而会使得产业基本面的现实被忽视。
宏观因素经常主导市场情绪
举个例子,受海外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3月聚烯烃期货价格大幅下挫。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自身的供需情况变化不大,但聚烯烃的生产利润却大幅压缩。问题主要是市场情绪悲观,认为煤化工产能会被挤出市场。
实际上,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煤化工产能在今年是很难被挤出市场的,主要有四个理由:一是聚烯烃期货价格大跌,现货价格却很稳定,说明期货盘面的预期更悲观,而现货代表的是现实情况并没有太差;二是需要聚烯烃价格跌至煤化工装置的现金成本以下,仅单吨亏损200—300元企业是不会直接舍弃现金流的,因为之前企业有单吨3000元的利润;三是煤制烯烃路线装置的产能占比低,油头为了20%不到的产能牺牲掉自己50%的利润是不划算的,缺失利益驱动;四是时间不够,如果要挤出产能,那么聚烯烃价格至少要在煤化工成本以下维持近半年时间,而那时海外疫情很可能已经好转了。因此,当时是偏宏观的因素和逻辑主导了市场,但在绝对价格的定性分析中,与产业的确定性逻辑有一定冲突。从后面的事实来看,产业的现实修复了市场过度表达的情绪和预期。
上述例子并非在说宏观逻辑和产业逻辑之间存在矛盾,而是宏观面的客观因素被主观情绪放大了,导致在这一阶段市场出现了非理性定价和非理性交易行为。这是在系统性风险出现时市场参与者存在的共性,虽然在结果没有出现前我们无法判断自己当下行为的对错,但就分析方法来说是有纠偏空间的。
定性判断往往优于定量分析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宏观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从大趋势上看,宏观面可以对市场作出很好的定性分析,但由于尺度关系,这一层面的逻辑更多关注在大类资产的概括性表现上,而并非在某一个产业链中。就比如,宏观面推出了一系列的货币、财政刺激政策,释放更多信贷,放宽直接融资门槛,大放水刺激消费和基建。虽然从逻辑上看宏观面是利好远月商品的,因为需求可能会改善,但不能说政策刺激基建,螺纹钢价格就一定会上涨,因为具体到产品价格时,宏观因素是无法对产品进行定价的。
笔者认为,产业的供需、成本、预期才是最核心的定价因素。那么宏观基本面和产业基本面是如何有效结合的呢?从研究或交易者的第一视角来看,先是关注价格,价格的形成机制中涵盖了所有我们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即我们要了解宏观因素是如何影响标的价格的——在初期阶段,宏观因素主要影响市场情绪和预期,进而因为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变化,导致了商品价格的变动;在中后期阶段,宏观基本面恶化或好转,逐步在产业中体现出来,比如,企业订单、利润、库存之类,这些因素成为可观测到的、可量化的显性指标。
从研究框架上看,宏观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在初期阶段,而并非在中后期,因为中后期宏观因素的影响已经在产业的实质上有所体现,等于又回到了常规情况下的分析模式。然而,在初期阶段,市场情绪和预期的变化确实是很难衡量和预测的。此时,一方面需要从宏观分析的角度来寻找一些信号;另一方面需要在产业研究的框架中找到确定性。
由于宏观面可观测的数据周期偏长,所以进行过多的预测并不利于我们当下的判断,此时定性判断往往优于定量分析,比如,宏观大环境究竟是在转好还是在转坏,这是能持续跟踪的。同时,可以从多维度关注宏观与产业发生的交集,比如,货运量、用电量等,这些数据或信息既能从不同角度辅助我们判断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又能和产业方面的数据相互印证,有利于我们作出更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在研究的过程中,因为主观上的差异,我们对影响市场各种因素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不过,要注意的是,逻辑和认识不能出现太大偏差,比如,宏观面对市场的影响,如果独立起来分析,而不把它纳入到产业研究的框架中,就无法用于商品价格的定量分析。
(作者单位:中州期货)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