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伴随“口罩”,“防护服”等炒作氛围褪去,PP市场在4月下旬出现降温,纤维料进入加速下跌挤出泡沫的过程,拉丝价格也逐步下调回归合理空间。 
图1 4月中下旬以来,PP期货不论是远月还是近月在整个能化版块中均属较强走势,究其原因,有来自PP05交割逻辑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拉丝排产比例在4月初过低,中旬之后部分石化厂家虽有切回,但总体供应量增加有滞后性。另一方面,月底完成计划量的需要,部分工厂及贸易商出现适量补仓,石化降库效果较为明显。此外,进口资源在5月15日前集中到港少,多数资源集中在6-7月到货,外盘行不成有效冲击。 高库存局面明显缓解,成本支撑相对有力 
图2 得益于聚丙烯纤维料炒涨带动,业者入市情绪普遍较高,交投热烈下,上游环节的高库存局面在本月得到有效改观,并已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库存逐渐降至合理水平下,石化撑价便顺理成章。此外,各煤化工企业库存同样处于较低水平,尤其部分厂价的拉丝资源已经超卖到5月中下旬。 拉丝排产提升,但总体供应量提升滞后 表1 国内石化PP生产比例汇总 
在4月中旬纤维料在加速下跌,挤出泡沫的过程当中,国内石化比例严重倾向于纤维的状态得到明显改观,拉丝的排产比例也从极低的12%附近逐渐回升至25%-26%的水平,但是由于生产资源生产的滞后性,市场拉丝流通量偏紧的情况仍旧存在,在PP05临近交割的大背景下,价格相对高位也理所当然。 新装置投产多在下半年体现,短线供应压力不大 表2 2020年聚丙烯国内扩能计划 单位:万吨/年 
虽说2019年开始,聚丙烯就已经进入新一轮的扩能周期,但聚丙烯装置投产滞后性的特点还是比较突出,一直到2020年4月底,国内实现新增产能约160万吨,供应集中增多的压力位继续后移。而且,因扩能的影响已经被提前消化,因此对于产能的逐渐兑现,市场并未出现过激反应。 聚丙烯市场短线表现出较强的特性,但是有几点我们也不得不注意。 部分下游价格难涨,利润持续压缩 整个4月,因为成品价格难以跟随聚丙烯上涨,国内BOPP企业盈利空间较前期下降,在225-1200元/吨;部分膜厂因为利润不佳而主动寻求降负,4月膜厂开工负荷率在54.60%,环比下降4.3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93个百分点;月产量在31.76万吨,较上月减少3.66万吨。对于5月份来讲,BOPP市场需求清淡的局面或将持续,原料市场在纤维料炒作热情消退后或回归理性,膜厂为促进成交或让利为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轮次聚丙烯的上涨并不是由需求带起的自下而上的上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炒作。 拉丝-共聚价差过小,后续或有修复需求 
图3 受制于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以及汽车、家电、出口等领域订单30%-40%的减量,聚丙烯共聚料的需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且目前石化产库存结构也比较畸形,以共聚产品为主。因此,近期共聚价格走势不及拉丝,两者价差也来到了较小的50元/吨。在拉丝-共聚价差偏小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有修复价差的需要。从目前来看,聚丙烯价格缺乏需求推动,中线市场拉丝价格向下修复或将变为可能。 文|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