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69185
- 威望
- 1384620 布
- 龙e币
- 1484565 刀
- 在线时间
- 130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14
|
基差贸易使玉米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
近年来,国内玉米产业需求逐年上升,供应缺口越来越大,引发了以路易达孚集团(下称路易达孚)为代表的玉米贸易企业及海大饲料集团(下称海大集团)为代表的终端加工企业对粮源稳定性的更多思考和担心。在此情况下,对远期货源价格进行提前锁定的重要性凸显。
在2019年“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中,路易达孚和海大集团结合自身需求,应用新型玉米基差贸易定价方式达成了合作。最终,海大集团通过基差方式采购,提前锁定了优质货源,降低了采购成本;路易达孚通过基差贸易降低了贸易风险,提前锁定了贸易利润。双方在基差贸易中共享市场变动利润,增强了合作黏性。
基差点价模式贴合玉米企业需求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项目中,作为基差买方的海大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水产饲料、畜禽饲料和水产饲料预混料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型集团公司。早在2003年,海大集团就“试水”期市,2006年开始搭建套保团队,规范操作,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期货工具在集团的快速发展中功不可没。经过十几年参与期货市场,海大集团目前已拥有成熟的交易模式,期现两端完全统一,相关配套风险管理制度完备,已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作为基差卖方的路易达孚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企业,多元化的业务组合贯穿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价值链。在企业风险管理上,路易达孚是利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开创者。同时,路易达孚也是最早在中国市场提出利用基差销售产品的企业之一,最早开始利用豆粕和豆油期货合约进行基差报价销售,目前使用基差销售豆粕的比例为100%。近年来,随着玉米市场化改革,玉米定价逐渐从政府调节走向市场化定价,路易达孚也积极尝试利用大商所的玉米期货进行基差报价,改变现有的贸易格局。
去年下半年,经过临储拍卖,玉米市场供应稳定,但是非洲猪瘟导致需求急剧下滑,恐慌性抛售情绪主导市场。
“去年8月初,海大集团感受到需求压力,不看好原料未来市场价格。在成本过高时,如果按传统随用随采的方式,无法保证优质货源,此外对于年需求量480万吨的大企业来说,集中采购也会造成局部地区价格上涨,增加采购成本。”据光大期货大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翟海达介绍,海大集团希望在锁定优质货源的同时,可以在未来价格走弱后再进行定价。
翟海达表示,对于路易达孚来说,去年8月面临的问题是现货即期销售和远期成交非常困难。事实上,路易达孚在7月初便锁定了基差成本,如果当时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基差,就可以实现稳定利润和现货流转,因此路易达孚希望通过基差销售锁定本次贸易利润。
“基于两家企业的实际需求,‘基差+期货盘面点价’模式是最贴合两家企业需求的贸易模式。”翟海达说。
从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7月上旬,路易达孚在现货市场陆续采购,同时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锁定基差成本-40元/吨;8月开始向下游客户海大集团进行基差报价,双方在8月16日达成协议,确定南港交货,基差为100元/吨,并签署基差合同。双方约定8月16日至9月30日为买方点价期,9月1日至30日为卖方交货期。9月17日,海大集团进行点价,确定了采购成本,并于9月26日提货,海大集团完成采购后,路易达孚也就此完成货权转移。
最终,在此次项目试点中,相比传统的提前采购现货并囤货方式,买方海大集团采购成本节约50元/吨,相比随用随采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20元/吨。卖方路易达孚最终实现基差交易利润106.5元/吨,同时路易达孚用基差销售方式提前锁定销售利润,比传统销售方式增加124元/吨的利润。总的来看,买卖双方选择玉米基差贸易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贸易模式。
推广基差贸易前景广阔
据了解,目前的玉米贸易模式对应的定价机制主要是传统模式和基差贸易模式,传统模式均以提货前一口价为主。
“传统一口价定价机制只能随行就市成交,如果企业预期未来价格上涨,只能选用囤货的方式,但囤货方式资金和仓储成本高。按传统随用随采的方式,货源质量又无法得到保证。”翟海达说。
据翟海达介绍,相比传统一口价定价模式,基差模式中买卖双方是合作方,而非对立方,避免了行业不良竞争。对于基差卖方来讲,影响基差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供求关系,企业对当地供求格局越熟悉,对基差波动越易把握。同时,基差贸易模式可利用期货市场主动管理价格,为现货市场提供新的销售模式。此外,通过对市场的判断,基差卖方与下游企业可以共享市场变动利润,有效帮助下游节约采购成本。
对于基差买方来说,通过基差方式采购,既能提前锁定优质货源,又可灵活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定价。基差模式相较于传统现货采购方式,既节约了资金利息成本,减少了现货仓储等管理风险,又能使企业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采购。同时,定价周期更加灵活,企业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定价周期,丰富采购模式。
翟海达表示,虽然玉米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但贸易定价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贸易群体庞大但规模较小,贸易企业以及下游需求企业对基差交易的理解参差不齐,企业进行基差交易的风控体系尚不成熟。
“总的来看,当前玉米产业主要还是以一些理念先进、模式成熟的大型贸易企业向下游客户进行基差报价,但成交有限,玉米基差贸易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广泛普及还需要时间。”翟海达说。
光大期货副总经理苑文忠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基差贸易模式能够帮助生产企业降低成本,其发展也需要买卖双方有足够的契约精神、执行力和抗风险能力。
“开展‘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并推广基差贸易,不仅会使下游企业降低成本,更能促进产业中更多的贸易主体参与进来,提高贸易套保数量,促进品种活跃,进一步提高期现市场联动性。”苑文忠说。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