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的发展和蔓延却处于快速增长期,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多个国家都受到了侵扰,给全球经济和铜消费与贸易蒙上了阴影。鉴于当前疫情的发展形势,下文将简要分析全球疫情蔓延对中国铜产品贸易的影响,以及对铜消费和铜价格的影响。 一对铜产品贸易的直接影响 1.进口影响 我国的铜产品进口涵盖全产业链产品,铜精矿、粗铜、精铜等原材料主要进口来源于南美、非洲、澳洲、东南亚和中亚等铜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精铜进口自日本与韩国、欧洲分别占国内进口总量的9.5%和11%,欧洲主要进口自波兰、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等产铜国,进口自欧洲的铜精矿和粗铜的占比较小。从影响来看,铜矿的主产地如南美、非洲等地受疫情影响暂时较小,而且由于铜精矿、粗铜和精铜等原材料的进口具备产地的替代性,同时,国内精铜产量和消费量的缺口近年来逐步收窄,对进口的刚需有所下降,再考虑到今年精铜的消费量受国内外疫情的影响,进口需求势必降低,因此上述产品的进口贸易受欧洲、日韩疫情的影响相对有限。 尽管我国铜材进口近年来持续下降,对外依赖性降低,但进口铜材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我国从欧洲进口铜材占总量的8%左右,主要来自德国,进口产品以中高端铜板带、压延铜箔、铜合金管等为主;同时,日本、韩国也生产一定数量的高端铜材。由于全球中高端铜材产能有限,如果自欧洲和日韩的进口受阻,短期内难以找到货源替代方,将对国内中高端铜材产品需求行业如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另一方面,这样的局面也有助于促进国内相关铜加工材产品升级,重塑产业结构,但需要时间才能完成,“远水解不了近渴”。 2.出口影响 我国的铜产品出口品种主要是精铜和铜材,其中精铜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亚洲周边国家,且以出口至LME注册仓库为主,基本不出口欧洲,由于精铜的出口量主要受国内外价差变化的影响,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铜材的出口影响会比较大,亚洲和欧洲是我国铜材出口的第一大和第二大目的地,2019年出口量占国内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8.5%(其中日韩约占17%)和15%,其中出口至欧洲的主要产品为铜及铜合金管及管子附件,由于铜材的需求与下游制造业相关,出口目的地的替代性较差。因此,疫情对我国的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出口量最大的铜管制造行业。 二对铜产业的间接影响 1.对中国铜消费的影响 欧洲、日韩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电子、家电、机电等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如果疫情发展对上述产品的出口形成重要影响,将对国内相关铜加工产品的消费形成负面影响。 2.对全球铜消费的影响 欧洲的铜消费约占全球的13.4%,仅次于亚洲,是全球第二大铜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国,其中德国占比约37%,是欧洲最大的铜消费国。同时,日本、韩国也是全球排名较靠前的消费国,合计占比约为7%。目前欧洲、日韩的经济状况整体不佳,疫情的发展将进一步拖累经济,也对该地区的铜消费形成较大压力,并对全球铜消费形成负面影响。 3.对全球精铜生产的影响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精铜生产地区,除了中国,日本、韩国分别排在亚洲的第二和第三,其中也有不少产品出口至中国,目前还没有听到影响两国精铜生产的消息,但如果疫情持续恶化,则需要观察和评估对产量的影响。 4.对铜价的影响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发展,对全球经济形成拖累,无论从基本面还是资金面,都会对铜价形成负面影响,铜价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