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内期货糖价出现大反转。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生产白糖的原料——甘蔗等产量有保证,不过由于甘蔗砍收受阻,令原料供应出现了暂时的中断,导致白糖产量不及市场预期,最终令糖市走高。 2月3日,受防疫形势严峻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大部分品种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国内糖市虽然基本面有支撑,白糖进口成本也趋于增长,但疫情所形成的市场短期恐慌心理仍令糖价出现了较大跌幅,造成期现货基差进一步扩大。2月4日,受技术性买盘入市提振,加上国际市场糖价在2月3日晚间表现较强的支持,国内期现货糖价联袂上涨,其中郑糖增仓放量上行,绝大部分合约期价很快涨停,直至收盘。 广西泛糖科技公司信息部高级糖市分析师刘芷妍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疫情的发展,短期内对国内糖业的生产端和消费端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一方面,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人们均需要减少外出时间,对社会服务与企业生产、销售、物流均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出于对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心,会降低国际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资本市场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目前,由于各地不断加强对疫情的防控,导致人员流动受限,令南方蔗区甘蔗砍收人力紧缺,食糖生产受到较严重影响。”刘芷妍说,在桂中南蔗区,越南砍工不再过境到中国砍蔗;在桂北蔗区,此次疫情暴发后,广西快速启动“一级响应”,蔗区村镇周边道路封锁,外来人口流动受阻,部分贵州砍工也无法按原计划到位工作,导致桂北地区绝大多数糖厂出现断槽。截至2月1日,只有少数几家糖厂刚刚恢复生产。 据刘芷妍介绍,除了防控疫情令白糖生产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外,产区天气的变化也导致甘蔗砍收量下降。此前较长一段时间,广西很多地区天气干旱,导致新植蔗地无法翻整、新蔗难以按时下种。春节假期期间,广西各地出现了久违的有效降雨,为了及时种上新蔗,产区农民不得不暂时放弃砍蔗,并优先进行新植蔗的翻种,这令本就紧缺的砍蔗人力“雪上加霜”。 “另据了解,除了原料蔗砍收人力减少外,甘蔗运输能力也同步下降。春节前,各糖厂门口等待进厂的甘蔗运输车辆排成了长龙,每车需等待的时间在3—4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如今进厂的甘蔗运输车寥寥无几。各地糖厂均表示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比如双线开榨糖厂仅剩单线生产,且处于严重‘吃不饱’状态。”刘芷妍表示,受上述因素影响,预计1月份的国内食糖产量较市场原来预计有一定幅度下滑,同时糖厂收榨时间延后。此外,广西及云南多个地区采取严格的出行管控,如广西来宾市、崇左扶绥县、云南富宁、耿马等多个重要产区已采取“封城、封村”措施,食糖汽运基本中断,正常贸易流通受到较大影响。 糖市资深分析师庄子认为,郑糖期价昨日在疫情依然肆虐之下涨停实属不易,盘面走势更多地反映出了市场对白糖产量不及预期的担忧,当然这里面不排除“羊群效应”的助推作用。 “从糖市基本面分析,全球性减产是糖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全球性减产意味着前期巨量的库存找到了解决的路径,这无疑给了多头很充足的信心。与此同时,国内糖市也存在着减产预期,当然这还有待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验证。据了解,2019/2020榨季国内产区天气整体还算是风调雨顺,加上榨季初期甘蔗糖分较高有利于提高白糖产量、近年来广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搞的数百万亩‘双高基地’成效显著,即使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国内白糖产量减产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庄子说,从交易层面分析,郑糖当前的主力空头是缺位的,造成“盘子轻”,令糖价波动幅度扩大,增加了盘面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 针对疫情对糖市的影响而言,庄子认为对消费肯定是抑制的。首先是令春节这个传统消费旺季糖市需求清淡,其次是疫情的发展将导致下游企业生产停滞,终端消费也日趋下降。最后是技术上的“黄金坑”只能是短线投资机会,需要注意及时获利了结,毕竟糖市是否进入牛市当前还不是很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