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第一阶段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声明称对9月1日已开始加征的3000亿 List 4A清单内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由原15%降至7.5%。原定12月15日对3000亿美元List 4B清单的中国进口商品商品取消加征。 中美双方每一次“握手言和”,都是对“不确定性”的一次消解,也都带给市场积极的预期。受此利好刺激,离岸人民币12月12日创四个多月来最大涨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1.2%,报6.9457,这是人民币自今年8月份以来首次收复“7”关口。 尽管宏观方面出现不程度回暖,但回归至商品市场,短线利好难易兑现。环氧丙烷市场于上周末终结了长达连续四周的涨势,上周末山东工厂报盘普降正式拉开本轮跌价序幕,截至目前山东环丙累计下跌600元/吨,现货价格已跌破万吨关口,环比上周中下跌4.5%。 
回顾过去近一个月时间,环丙市场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南北地域分化犹存,北方市场受装置集中异常波动影响,局部 “遭遇”货紧价扬,自十一月中旬起价格接连上探至10400-10500元/吨现金出厂,创下自九月以来新高。南方市场因受部分低价美金货源冲击,市场多头活跃度不高,基本处于跟随态势,南北地域套利窗口很难开启。供应的阶段性缩量,叠加部分下游大户原料库存液位不高,刚需支撑力度增强,为价格上行提供基础。另外近一个月内,原料液氯价格长期处于偏高态势,十一月中下旬至本月初成本支撑亦相对坚挺。 但当市场长时间来回“消费”同一个逻辑时,亮点缺失,市场风险偏好大幅降低,市场接力风险较大,特别是当下游需求不能同步放量跟进时,变盘风险亦较大。而近一个月来由于环丙价格持续上扬,关联产品TDI却接连探底,上周TDI现货价格一度跌至10700元/吨附近,创下自2016年2月以来新低,同期该价格低于聚醚价格。受此影响,终端海绵用户采购偏好向其转移,聚醚成交放量始终不足。长期缺乏有效需求支撑,环丙高位松动在情理之中。 周初至今环丙跌速相对较快,国产工厂整体库存压力目前暂可控,但考虑到距离春节还剩接近一个月时间,除去远途物流时间(下游聚醚远途交割时间5-10天),交易日预计还剩三周左右,故此时价格快速寻底,置换成交量是目前上下游工厂的迫切需求。目前山东环丙主流商谈围绕在9900-10000元/吨,个别略低百元价格亦有听闻,东营个别大厂低端成交略放量。月内华东市场供应压力相对上月略缓解,加之美金价格随着国产货水涨船高,低价冲击略减弱,目前华东主流商谈围绕在10050-10150元/吨。 下游需求整体仍未见有效放量,聚醚新单成交难言乐观,但受惠于壳牌、陶氏聚醚船货抵港延迟,聚醚现货供应不宽松,南方跌速相对迟缓。但同样因为聚醚缓跌,对终端刺激不够,聚醚现货成交难放量。故下游及终端年前备货需求放量及释放时间点,对于环丙阶段性寻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美贸易谈判达成文本协议,欧美原油期货上涨至近三个月最高,但对原料丙烯提振作用有限,目前丙烯亦沉浸在供需“泥沼”中难以自拔,需求整体疲软,地炼库存高企,丙烯自月初以来价格持续回调,目前在6670-6700元/吨一线低位徘徊。另一原料液氯则“高调”许多,由于碱积弱难调,氯碱装置整体盈利不佳,工厂多挺氯补碱,液氯价格自月拾阶而上至750元/吨附近,环丙成本多空对冲,月初至今盈利能力虽呈下滑趋势,但整体盈利空间尚算可观,月初至今平均利润维持在2000元/吨附近。从利润传导角度看,为环丙跌价提供了理论空间。 至此,卓创认为环丙市场行情多空转化仍以供需基本面为主,外围宏观及政策变动对产业影响相对有限,周内环丙存阶段性筑底可能,预计周末或下周环丙、聚醚底部成交或逐步放量。中长线看,若未来中美贸易谈判继续向好运行,则对中下游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将受益贸易战不再升级,订单和业绩下跌趋势将企稳,行业信心和终端需求或逐步回暖,但这过程仍将漫长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有根本性好转则对需求回暖起到较大的政策引导作用。但供应端货源宽松是大概率事件,对于下月走势多数业者仍持谨慎偏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