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基本面偏弱,市场多头信心不足,甲醇上行明显乏力。国内甲醇现货市场气氛不佳,沿海与内地价格均松动。主产区企业报价下调后,出货情况有所改善。国内甲醇市场货源供应较为充裕,虽然开工率窄幅回落,但难以缓解供应宽松局面。下游市场采购意向不高,且重要下游工厂库存始终高位,现货市场交投不温不火,难以放量。贸易商排货意向明显,积极降价让利出货,市场低价货源增加。甲醇刚性需求缩减,烯烃开工下滑,传统需求仍未摆脱淡季因素影响。近期环保检查力度加大,对甲醇需求端影响大于供给端,一定程度上加剧供需矛盾。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延续上涨趋势,继续累积,大幅增长至130.16万吨,突破130万吨整数大关,创近十年新高。到港进口船货仍旧较多,甲醇港口库存压力不减。国内外价差仍存在套利空间,导致大量国外货源流向国内,冲击沿海市场。金九银十效应或难以充分发挥,库存消化速度缓慢,供应增加而需求走弱,甲醇走势难言乐观。短期内,甲醇超跌反弹,但空间力度有限,谨慎看涨至2350,第一目标暂关注2250。从中长期看,需求端难以提供有力支撑,甲醇窄幅回升后仍面临回调风险,整体走势偏空。 一、期货行情回顾
8月份以来,甲醇逐步止跌,震荡筑底,重心窄幅抬升。主力合约完成移仓换月,2001合约走势强于1909合约,但整体走势依旧低迷。甲醇在2050-2180区间内波动,略显僵持。经过前期大幅调整,甲醇继续杀跌动能削弱。进入9月份,甲醇超跌反弹,向上突破2180压力位,并进一步上探2200关口。 二、现货震荡走低
国内甲醇现货市场气氛低迷,重心震荡走低,内地市场走势略强于沿海地区。下游市场采购意向不高,且重要下游工厂库存始终高位,现货市场交投不温不火,难以放量。贸易商排货意向明显,积极降价让利出货,市场低价货源增加。沿海市场主要受到高库存的打压,价格持续松动。经过下调价格,主产区企业出货较为顺利。 三、开工窄幅回落
截至8月底,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负荷为64.94%,环比下跌0.76%;西北地区的开工负荷为77.42%,环比下跌1.11%。西北地区部分装置停车,主产区西北开工负荷下降。加之,山东、河北等地区部分装置停车检修或者降负运行,甲醇整体开工水平下滑。目前国内甲醇市场货源供应较为充裕,开工率窄幅回落,难以缓解供应宽松局面。 四、下游需求疲弱
国内煤制烯烃装置平均开工负荷在70.62%,开工率呈现下滑趋势。受到延安能化逐步停车及部分MTO装置负荷下降的影响,煤制烯烃企业开工水平进一步下滑。后期部分装置例行检修结束以及部分新增烯烃装置的试车,烯烃装置开工率有提升预期。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新型需求对于甲醇的消耗量或将增加。 传统需求行业表现不一,整体开工变化幅度不大。其中,甲醛、MTBE及醋酸行业开工率窄幅回升,二甲醚和DMF开工水平略有下滑,甲缩醛装置维持前期开工率不变。传统需求行业多维持低负荷运行状态,对甲醇支撑力度有限。截止8月底,甲醛、二甲醚、MTBE、醋酸、甲缩醛以及DMF的开工率分别为22.27%、21.15%、56.94%、63.35%、12.84%、65.81%。 五、进口积极提升
今年以来,甲醇进口货源数量先回落,再上涨。1-4月份,甲醇进口市场走的是下滑路线,4月份甲醇进口回落至63.29万吨,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5.01%,但低于市场预期。2月中下旬,国外多套甲醇生产装置陆续停车检修,导致货源供应明显缩减,东南亚等地存在供应缺口,部分货源流向东南亚或进口货源转口至东南亚。从5月份开始,甲醇进口量逐步恢复,超过80万吨。6月份甲醇进口量进一步提升,超过90万吨。7月份甲醇进口量达到97.26万吨,创近5年当月新高,8月份甲醇进口量有望突破100万吨关口。国外新增装置不断投产使得全球甲醇供应能力增加,而全球经济相对低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甲醇的需求。国外货源与国内自产甲醇相比价格偏低,中国相对较高的价格吸引更多的货源流向国内市场进行套利,中国成为众多货源的目标市场。甲醇进口数量已超出市场预期,且短期无缩减迹象,大量进口货源对国内沿海地区造成有力冲击。 六、港口库存创新高
截至8月底,江苏甲醇库存在87.5万吨,大幅增加13.3万吨,涨幅17.92%,高于去年同期水平41.84万吨。近期多数进口船货集中到港卸货,江苏多数区域库存积极提升,部分区域排货速度尚可,整体发货量提升明显,整体可流通货源在21.6万吨。浙江(嘉兴和宁波)地区甲醇库存在27.41万吨,下降2.77万吨%,到港的进口船货依然缓慢卸货中,整体可流通货源在0.3万吨。华南地区甲醇库存在11.8万吨,减少0.6万吨,可流通甲醇货源在10.45万吨附近。福建地区甲醇库存3.45万吨附近,下降0.55万吨,整体可流通货源在3.2万吨。近期华南部分区域船货滞港现象仍显突出,当地少数码头卸货速度迟滞。 沿海地区甲醇库存延续上涨趋势,继续累积,大幅增长至130.16万吨,突破130万吨整数大关,达到近十年沿海地区库存新高,整体可流通货源预估在35.55万吨附近。据不完全统计,从8月底至9月上半月,中国进口船货到港量在58.88-59万吨附近。受到近期沿海区域滞港和多数区域罐容紧缺等等因素制约,部分进口船货被动推迟到港卸货。9月上中旬华东到港进口船货仍旧较多,甲醇港口库存压力不减。国内外价差仍存在套利空间,导致大量国外货源流向国内,冲击沿海市场。另外,9月份沿海少数区域仍有转口货物发往东南亚区套利。
七、现货持续贴水
1909合约已经进入交割月,与现货基差不断收敛。但现货与2001合约相比,处于大幅贴水状态。今年以来,国内甲醇市场供应偏宽松,导致市场预期偏差。甲醇供需失衡,现货市场迟迟未能发力。
八、技术分析
甲醇近期超跌反弹,主力合约站稳2180一线支撑,运行区间上移。经过前期大幅调涨,市场空头情绪得以释放,继续杀跌动能不足。但目前甲醇基本面依旧偏弱,高供应叠加弱需求,港口库存居高不下,因此反弹力度有限。在“金九银十”需求旺季预期下,甲醇2001合约谨慎看涨至2350,第一目标暂关注2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