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
- 积分
- 2930004
- 威望
- 1415038 布
- 龙e币
- 1514966 刀
- 在线时间
- 136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6

|
《路透简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重温)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8月19-23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财经洞察》MLF利率成LPR之锚地位提升,中国央行降准置换或暂停
酝酿已久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终于迈出关键一步。央行周末宣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定价机制,而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被确定为定价之“锚”;随着其地位进一步提升,去年初以来央行降准置换存量MLF的脚步或就此暂停。
--《焦点》中国LPR新机制能否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中国央行近日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以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踏上“最后一公里”征程。新LPR挂钩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增强央行对信贷市场的“抓手”作用,但短期内贷款锚定标的转换对降低贷款定价水平效果料有限。
--《综述》中国央行详解LPR机制改革前因后果,但不意味降息降准无空间
助力解困小微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是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根本药方。为此,中国央行周二实施LPR机制改革,希望通过全覆盖的LPR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降息降准的空间。
周二国新办召开的吹风会后,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对路透称,短期主要是改革,改革以后看情况,降准降息都有空间,降不降主要看经济增长和CPI,根据这两个形势的变化来考虑。同时此次LPR机制改革亦不会导致房贷利率下降。
--《热点聚焦》中国此次LPR机制改革到底算不算降息?
中国央行周二实施的LPR机制改革的首次报价,均较现行同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下降,亦被市场视为相当于实现一次非对称降息。那么,对于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的LPR机制改革,到底算不算降息呢?答案似乎也没那么肯定。
--中国央行:房贷利率不下降,近日将发布个人房贷利率政策公告--副行长
中国央行新LPR机制增设五年期以上品种意在为银行发放住房贷款等长期贷款利率定价提供参考。尽管首次报价利率4.85%低于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5个基点系历史低点,但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明确表示,房贷增量不扩张、房贷利率不下降,并将于近日发布个人房贷利率政策公告。
--中国央行:LPR机制改革不涉及市场利率变化,对人民币汇率无直接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主要针对的是企业融资成本。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美贸易:特朗普称他不得不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即使造成经济短痛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不得不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即使这对美国经济造成短期损害,因为几十年来北京一直在欺骗华盛顿。
--中美贸易:美国计划9月与中方代表进行面对面谈判--白宫顾问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 Kudlow)表示,美国和中国副手级谈判代表本周进行了有建设性的交流后,特朗普政府仍计划9月与中国官员举行一轮面对面的谈判。
--中美贸易:特朗普称他是修补美中贸易失衡的“天选之人”,美中或能达成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他没有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他的生活会更轻松,但他表示,“我是天选之人”来对付中国。
--中美关系:双方经贸团队一直保持沟通,希望美方停止错误做法--中国商务部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8月中旬中美双方通话后约定两周内再次通话,双方经贸团队一直保持着沟通。当被问及中美是否还会在9月中旬谈判时,他仅回答称“没有最新消息”。
--加中关系:加拿大总理称不想升级与中国之间争端,但也无意退让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表示,他不想升级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与外交争端,但其政府也无意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有所退让。
-中加关系:中国指责加拿大要为两国关系恶化负责,并呼吁释放孟晚舟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表示,两国关系正面临“严重困难”,要求渥太华当局释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
--国际政治:美国致力协助两名遭中国关押的加拿大人获释--美国务卿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保证,美国官员正在努力让去年年底以来一直被中国关押的两名加拿大人获释。
--《焦点》美国务卿蓬佩奥称在华为问题上“毫不含糊”,弃用中国设备需时间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美国没有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出“不统一的信息”。他认为美国将这家中国电信巨头列入黑名单,并不会阻碍与北京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中国经济:12月起在自贸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国常会
中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从12月1日起,在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会议还确定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中国经济:“菜篮子”牵动“钱袋子”,多策并举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总理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并表示食品价格上涨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会有较大影响,“菜篮子”牵动群众“钱袋子”,要多策并举,保障市场供应、价格平稳、质量安全。
--中国就业:充分认识就业形势复杂性,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总理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新表示,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艰巨性和形势的复杂性,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中国经济:部分取消黄金进口限制--消息人士
黄金行业消息人士称,中国部分解除了对黄金进口的限制,自5月以来,进口限制阻止了约300-500吨黄金进入中国,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在150-250亿美元之间。
--《分析师观点》深圳是中国更大力度开放窗口,深港金融领域竞争加剧
中国最新发布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分析师指出,深圳是中国更大力度开放的窗口,未来深港两地的人才可能更多会呈现双向流动,而非仅是南向,深港之间金融领域的竞争程度将获提升,而深圳本地企业发展潜力或进一步得到激发。
中国国务院周日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称,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
【金融】
--《焦点》中国LPR新机制开启中小银行精细化管理大幕,小微业务成破局之选
中国LPR新机制正在开启银行业精细化管理大幕。在银行间信用分层压力尚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市场化融资占比偏高且经营粗放的中小银行无疑将面临一定的压力。在利差确定收缩的环境中,如何增强资产负债端的定价能力是摆在银行面前的必修课。
--中国金融:LPR新机制对银行利差走势影响短期内无法量化--货币政策委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表示,新的利率定价机制由商业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新机制下不能排除银行利差有下降的可能性,但短时间内难以进行量化。
--中国金融:新LPR首次报价未打破贷款基准利率隐性下限,未来仍有下行空间
中国央行推出新LPR机制后,一年期LPR首次报价虽较之前下降6基点(BP)至4.25%,但与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隐性下限3.915%(4.35%*0.9倍)相比仍偏高。业内人士指出,这并不算实质性的降息,或与部分中小银行资金成本较高有关,需关注近期常备借贷便利(MLF)利率水平,预计LPR仍有下行空间。
--中国金融:首笔挂钩五年以上LPR的五年期利率互换交易达成--外汇交易中心
继本周LPR新机制亮相之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挂钩LPR的利率互换交易上日进一步活跃,参与机构继续增多,互换期限向长端延伸;其中交通银行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达成了首笔挂钩五年以上LPR的五年期IRS交易。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LPR新机制亮相小幅非对称降息,货币政策提效MLF利率受关注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程,改革后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首秀即非对称降息,然幅度并未超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以MLF为利率锚的LPR新机制政策意义远大于利率短期调整,为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提效奠定坚实基础,但MLF利率未动时,LPR只能小幅降息。
他们并认为,LPR亮相之后虽然短期下调幅度不大市场影响亦有限,但是利率市场化迈出关键新步伐,未来包括MLF在内的政策利率调整将备受关注,而调整时机还带待观察9月美联储是否降息及国内经济基本面走势,同时内外交困下结构性政策继续发力仍可期。
--中国公开市场:单周净回笼300亿资金仍稳中偏宽,关注下周MLF操作情况
中国央行公告,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到期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00亿元逆回购操作;据此计算,本周净回笼300亿元。
--中国债市:延长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交易结算周期,增加T+3选择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通知,延长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交易结算周期,在已有T+0、T+1、T+2基础上,增加T+3的选择,适用的结算业务类别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和债券借贷。
【外汇】
--《市场洞察》中国7月结售汇逆差收窄,8月外部环境恶化料加剧失衡状况
中国7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较上月明显收窄,因当月人民币汇率表现稳定,外部环境相较6月亦明显转好;7月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规模扩大,外资配置需求不减,资本和金融项结售汇转为顺差,另外远期结汇保持相当规模,也助力银行结售汇逆差规模缩减。
--中国外汇:下周一推出境内银银间美元拆借加权成交利率--外汇交易中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为满足市场需求,下周一(26日)将推出境内银银间美元拆借加权成交利率;原境内美元拆借加权成交利率更名为银行间美元拆借加权成交利率,展示全市场的美元拆借交易的加权成交价格。
--银行观点: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料未来12个月兑美元见7.2--法国外贸银行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发表报告称,人民币兑对美元预期不会出现大幅贬值,料未来12个月将温和贬至7.2元,主要原因为资本外流的反馈效应;至于离岸人民币(CNH)将大致跟随在岸的走势。
--投行观点:新LPR对市场利率影响有限,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更微乎其微--瑞银
瑞银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最新表示,鉴于新的LPR将参考利率水平明显较低的MLF利率进行报价,不再预计中国央行会在2020年一季度降低基准贷款利率;新LPR对市场利率的影响相对有限,且全球主要央行降息也推动了中美利差扩大,新LPR机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微乎其微。
【证券/行业】
--《独家新闻》受香港抗议活动影响,阿里巴巴推迟赴港上市计划--消息
两名知悉情况的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受香港政治动荡情势加剧影响,中国电商龙头阿里巴巴推迟在香港的至多150亿美元上市计划。
--《独家新闻》戴姆勒将在中国生产奔驰品牌重型卡车--消息 据路透看到的文件及两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德国汽车生产商戴姆勒计划改造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旗下的卡车工厂,生产奔驰(Mercedes-Benz/平治/宾士)品牌的重型卡车。
--《焦点》花旗与法巴卷入美国针对华为CFO一案--文件
根据最新公布的文件,美国花旗集团(Citigroup)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卷入了一美国针对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刑事案。
--中国企业:任正非细述华为“作战模式”改革计划,以应对危机
中国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公司今年将在生产设备方面加大支出,以确保供应的连续性,同时削减冗余人员,效率不高的管理人员将会被降职,因为在美国实行出口限制后,华为正“处在危亡关头”。
--中国证券:股权质押、债券和商誉风险仍需关注,但已有所缓解--上证所
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沪市上市公司质押、债券和商誉风险仍需密切关注,但已有所缓解。其中今年到期偿还债券尚有78只、回售债券尚有50只,合计余额约1,978.6亿元人民币,绝大多数预计能按期兑付,个别存在一定兑付风险。
--中国企业:中国石油集团暂停装载委内瑞拉原油,担心美国制裁--消息
两名驻北京的资深人士告知路透,在美国最近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CNPC)已在8月暂停装载委内瑞拉石油。
--香港个股:锦州银行料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净亏分别约40-50亿元及5-10亿人民币
中国锦州银行预期,2018年净亏损约40-50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净亏约5-10亿元,净亏损按年均有所减少。公司表示,业绩亏损主要为应对资产质量下行及不良资产未结清余额增加,及计提减值准备增加,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所致。
--美国个股:苹果年底前将决定是否采用京东方的OLED手机面板--日经
日经新闻报导,苹果对中国显示器厂商京东方的先进屏幕测试工作进入最后阶段,计划将其用于iPhone手机。苹果试图减少对三星电子的依赖。
--中国企业:日本最大电信公司NTT Docomo恢复订购华为P30 Pro手机
日本最大电信公司NTT Docomo在其网站上公布,将从周三开始恢复订购华为P30 Pro智能手机。 (完) (整理 杨淑祯;审校 吴云凌)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