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价!“一个”苹果(9020, 49.00, 0.55%)卖了1000万 8月10日,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山西果农王金山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山东省蒙阴县的果园里,一个名叫“鲁丽”的苹果新品种和其创造的“中国纪录”吸引了他。 1000万元,这是“鲁丽”刚刚创造的我国苹果新品种转让费最高纪录。而这一纪录,比第二名青岛农业大学150万元的苹果新品种转让费足足提高了850万元。很多人在问:开创纪录的“鲁丽”到底是什么品种?它凭什么能转化如此高额费用?其转化背后有什么故事? “鲁丽”超越外来“嘎啦”苹果 “能够替代‘嘎啦’的新品种终于出现了。”这是刚刚花巨资拿下“鲁丽”品种权的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会长李元发自肺腑的一句话。 “嘎啦”苹果又名佳丽果,原产自新西兰,特点是果实鲜艳、肉质金黄,酸甜适口。经引进后,“嘎啦”在中国大面积栽种,逐渐成为我国早熟苹果的主栽品种。之前,国内在研的很多苹果新品种都或多或少的以“嘎啦”为超越目标,但一次次铩羽而归。现在,李元找到了答案。 作为苗木行业的资深创业者,李元目光独到精准。2016年,他拓展业务领域,开始涉足苹果大苗繁育和销售。 李元不盲目,在购买之前要广泛考察,了解透彻之后才会真的考虑入手。用了一年时间,他奔赴山西、陕西、河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和山东有关县市区苹果产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我国苹果产业的历史和现状。此外,他还拜访了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教授,请教今后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广泛的调研与细致的研究,让李元认识到几点:目前的中国苹果产业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小农户的经营已经跟不上形势,另一方面国外水果品种的引进,使得苹果作为中国人“第一水果”的地位受到冲击。要改变这一现状,选择“靠谱的苹果品种首当其冲”。
同时,面对着高昂的用工成本,“去人工化”代表着果品业的未来趋向,而李元发现,“鲁丽”的出现,是打开这些难题的钥匙。 8月10日,在蒙阴县“鲁丽”果园观摩会现场,李元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了他看中“鲁丽”这一科研新成果的六大理由:一是“鲁丽”抗性好,高抗炭疽叶枯病;二是果实高温易着色,果型好,这在中早熟品种中十分难得;三是易成花,早果性好;四是便于管理,可免套袋栽培,省工省力,适合规模化种植;五是果实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肉质硬脆多汁,采前不落果、不裂果;六是耐储藏,常温下放置一两个月也不会变面,冷藏环境下可实现周年供应。 苹果市场同质化难题迎刃而解 “千寻万找,终于找到了,‘鲁丽’就是我们需要的新品种!”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山西果农王金山发现了隐藏在蒙阴县郊区的“宝贝”——在当地小旺庄的观摩基地里,一行行1米多高的植株上,挂着一个个苹果,个头不算大,但红艳欲滴,煞是好看;一口咬下去,脆甜可口。 王金山说,自己家有40多亩果园,种植的大部分是晚熟的“富士系”苹果,果实采摘、上市时间集中。这几年,到处奔走,就是考虑到更新换代、错开上市时间。现在“鲁丽”的面世,问题迎刃而解。这一观点,也代表了现场来自山西、河北、江苏等省以及山东有关县市区果农们的意见。 李元告诉记者,“鲁丽”在多地做了转化落地的栽培试验,从北部的辽宁鞍山到西部的山西运城,以及山东聊城、潍坊,在这一大片区域,普通苹果不易着色,而新品种“鲁丽”均着色良好,令人满意。 除了“嘎啦”,在我国,苹果栽培面积70%以上为“富士系”品种。体积大、遍体红、形状圆的富士苹果,因其果肉紧密、味道甜美、肉质清脆而受到欢迎。但品种过于单一,一直是苹果业内人士的心头之痛。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选育优质中早熟品种,可以优化品种结构,降低“富士系”品种栽培所占比例,破解苹果市场同质化难题。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鲁丽”苹果就已声名鹊起。支持者认为,“鲁丽”无需套袋栽培,也能上色均匀,果面艳丽。此举每年每亩可节省人工套袋、摘袋、材料费用1500元左右。相较于晚熟的“富士”,“鲁丽”抗病,打药施肥次数又少了6—7次,此举又可省去每年每亩1000元左右。最重要的是它脆,放置一个月口感不发面,远胜于同期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