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92917
- 威望
- 1396490 布
- 龙e币
- 1496427 刀
- 在线时间
- 1332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2-26
|
期货研究人员路在何方
金融创新背景下面临新挑战
从研究转向交易,见惊雷迈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见惊雷原来是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的优秀分析师,近期却辞去研究工作,着力于期货交易。“我在期货公司磨练了多年,对基本面的研究较为深刻,现在转做交易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了。”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与见惊雷的选择不同,之前专注于天然橡胶研究的期货分析师范燕文,早在2012年就离开了工作多年的金元期货,加盟上海成俊橡塑有限公司(下称成俊橡塑),从事现货贸易。“在期货行业做了多年研究,确实遇到了成长和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提高。”范燕文说。
作为成俊橡塑的研究总监,范燕文这两年深刻体会到了现货公司为个人成长带来的帮助。“以前在期货公司做分析师,也经常外出调研,但看到都是一些表象,到现货公司以后,可以全面了解整个现货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括现货贸易等。”从期货行业转到现货行业,范燕文希望能发挥自身优势,将在期货行业学到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现货企业的经营上。
见惊雷和范燕文的选择只是国内众多期货研究人员的一个缩影。之前在申银万国期货做金融衍生品研究的洪振宁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已从公司的研究所转到资产管理部。他认为,自己对金融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公司资管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期货公司的人才储备和培育基地,期货研究所除为公司业务部门做好研发支持外,还要承担为其他部门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责任。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期货行业对研发成果、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金融混业大势下银行、券商、信托等机构对期货优秀人才的争夺,期货研究所人才储备不仅出现短板,而且还时刻面临着被外部机构“挖墙脚”的可能。在期货公司转型的当下,期货研究所、研究人员的定位及转型就显得更加迫切。
优秀研究人员因何流失
去年,国内期市共上市了9个新品种,新机会的涌现促使期货公司充实自己的研发团队,但考虑到成本因素,期货公司不会无限制增加研究人员数量。
“内部人才整合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特别是目前部分相关度较高或者产业相关性较高的品种,可打包起来交给一个团队研究,而不是以往一个品种一个研究员的模式。”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对记者表示,这样的整合既有利于人才资源合理使用,也会最大程度增强研究人员产业研究的深度。
虽然研发人员较之前充实不少,但仍有不少期货公司反映,公司的人才储备依然不足。对此,上海中期期货研究所所长蔡洛益坦言,不是研究员人手不足,而是缺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高端人才,“期货公司需要更多高端的研究人员”。
原本就缺高端研究人员,而优秀研究人员的流失更是给期货公司“添堵”。“期货业优秀研究人员流失确实非常严重。”海证期货研究所所长倪成群认为,这与一些期货公司看不到研究人员的真正价值,给予的绩效及激励制度不科学有一定关系。
实际上,平台的好坏是能否留住优秀研究人员的关键。在李强看来,目前期货公司研究部门很多,能否选择一个具备让自己成长的平台决定着研究员的去留。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耗费企业很多时间和精力,比如为研究员配套第三方咨询,以及提供更多的产业调研机会等,但并非所有期货公司都有能力和魄力投入。
无法给出优厚的待遇,则是期货公司优秀研究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随着金融机构进入期货市场限制的不断放开,期货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竞争从期货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发展到包括证券、基金、信托、保险、银行等在内的全市场竞争,这就大大增加了创新人才引进、储备、留任的门槛和难度。”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何小明表示,总体上期货公司现有的薪酬水平和薪酬体系难以适应创新人才市场的这种变化。
“有些研究员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意识到自己更适合前台服务,这时候就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这就需要期货公司为这类人员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如果期货公司无法满足,跳槽到另外的平台是很正常的。”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表示。
如何留住优秀研发人才
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成长,为其提供更好实现价值的平台,是每家期货公司留住优秀研究人员的共同选择。
在这方面,申银万国期货已经做了尝试。“我们研究所参考证券、基金行业研究人员的分级标准,初步构建了技术序列职称评定体系,为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指引性规范,助其职业成长和职业定位。”何小明对记者说。
民生期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屈晓宁也持类似观点,“期货公司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可以借鉴互联网公司,满足关键位置和核心的人员要求,并量化好工作,基础类工作则以培养为主,并明确晋升机制”。
“我们为了留住优秀研究人员,会为其提供到公司资产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子公司实践的机会。”朱斌表示,此外,一些研究人员缺乏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收益的渠道,期货公司应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
其实,人才的跨行业流动也并非坏事,如果人才能够在期、现货之间循环流动,那将会促进期、现货行业健康发展。“期货人才在掌握了充分的期货和现货知识的基础上,为现货服务,为期货服务,这是‘1+1>2’的最好结果。”金鹏期货研究所所长张晓磊表示,有流入又有流出,这种相互支持合作的动态稳定最好。
研究所该怎样定位
从一定程度上说,优秀研究人员的流失也与期货研究所在期货公司的定位有关,它直接决定着研究人员的发展乃至晋升空间。
期货研究所历来的定位是跟着期货公司走的,公司客户侧重哪方面,研究就侧重哪方面。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相继推出后,期货研究所需要重新定位。多元化经营是期货公司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期货研究所也要多元化发展。
据了解,当前大多数期货研究员仍侧重于宏观、基本面数据的分析研究,普遍缺乏现货行业操作经验,在与产业客户、机构客户接触中涉及现货和具体操作层面时,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子公司等创新业务推出后,我们需要的是经过实践检验、顺应市场需求的策略和产品。”何小明认为,期货研究所应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在研发这棵大树上分支越多,就能结出越多的果实。”张晓磊表示,期货公司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发展依托的就是研发这个推进器。
作为公司的创新部门存在,是徽商期货对研究所的定位。徽商期货董事长吴国华表示,在单一经纪业务时期,研究所主要提供差别化服务,而在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子公司等创新业务推出后,期货研究所要承担起创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研究所目前直接产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产业客户和交易型客户服务上。”李强表示,在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子公司这两项业务上,研究所提供的服务虽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但也要强化对创新业务的支持,“这会把研究员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实际业务中,同时也能促进研究员的快速成长,减少务虚研究”。
期货研究人员路在何方
2014年刚开始,格林大华期货研究员刘立斌发现,公司对研究人员的要求跟过去明显不一样了:以前为打造公司品牌,分析师的主要工作是写文章和出去讲课,今年则更专注于做市场开发,“公司要求必须拿出一些程序化交易方面的产品”。
这对刘立斌来说充满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前阶段跟现货业务部门紧密联系,一起做了仓单质押交割,而且做得很不错。”他也向公司提出直接进入北京的业务部门,以更好地配合业务部门做产品开发,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与刘立斌情况大致相同,做商品研究的徽商期货分析师余靖告诉记者,除了将工作重点放在套期保值、服务现货方面以外,她目前也在研发一些相关的投资产品。
在金信期货总经理孙典志看来,研究人员仅仅写个多空报告,并没有什么价值。他认为,期货研究人员把客户的交易特性分析好,把一段时间客户的资金流向等问题研究透,这个对公司的意义更大。他鼓励研究人员多接触现货企业,这不仅能获得知识和人脉积累,而且对自身成长空间也比较有利。“只要产业客户足够多,无论是对价格的敏感度,还是对市场的研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孙典志表示。
而在蔡洛益眼中,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是期货研究人员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除了基础的产业研究与行业研究,还应鼓励成熟的研究人员往策略分析上转型,行业非常缺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