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社评:阿里巴巴来港第二上市,对华科企启示大--经济日报5月29日
  
- UID
- 2
- 积分
- 2929454
- 威望
- 1414763 布
- 龙e币
- 1514691 刀
- 在线时间
- 136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4

|
港报社评:阿里巴巴来港第二上市,对华科企启示大--经济日报5月29日
市场盛传阿里巴巴来港第二上市,这可能是中美世纪角力下的自保一着,更多内企势视香港为“走出去”上市目的地首选。香港要发挥好此功能,便须保持国际化,包括国际认受性。
阿里巴巴有意来港作第二上市,已非新闻,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上月底亦曾公开指出,阿里巴巴百分之百会回来,只是回香港抑或内地上市而已。昨天的传闻,则指阿里巴巴最快在今年下半年申请在港挂牌交易,集资200亿美元,目的是令融资渠道更多元化和提高流动性。
阿里巴巴因何来香港作第二上市?其一,阿里巴巴2013年已想来港,惟因港股未设同股不同权,遂舍港赴美。港股去年终接纳同股不同权,重新吸引阿里。
其二,更重要的应是中美交恶,很可能全方位角力,恐怕会殃及华企池鱼。中国企业在美上市,便要接受美国监管与遵守美国法规,虽说资金无祖国,但人有,当防华制华成为美国朝野共识,那在监管上,会否对中国企业“另眼相看”?会否用放大镜令审查更严格?又会否令再融资更困难、成本大升?例如美国金融机构在协助中国企业融资上,会否变得审慎,以免误堕国安等美国法网?阿里巴巴来港第二上市,相信正是要分散风险。
中美猜疑日增,角力范围日扩,外界甚至担心继贸易战、科技战、地缘政治战外,还将爆发金融战,华企在美国上市势将面对更多不确定与更大风险。已在美国上市的华企,如百度、京东等,可能会跟随阿里步伐来港。
至于未上市的内企,尤其科企,规模较小且集中内地市场的,未来可能纷往内地科创板上市;规模较大且要开拓地区以至国际市场的,即走出去,则集中来港上市。
对香港而言,作为国家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若中美爆发金融战,香港势难避免受损,但同时,国家资金与企业更需香港的国际金融服务,作为继续接连国际与走出去的平台。
香港在中美世纪角力下,要能更好地担当协助国家金融、资金、企业的国际平台角色,便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包括国际水平的金融与专业服务、法治法规与监管、国际投资者与资金云集、国际的信任等,这些方面在中美角力下都有可能备受冲击,需要中央、港府与业界审慎应对与维护。(完)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
**如欲提取相关新闻,请点击下列代码**
香港报摘/社评/财经评论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