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限产仍是主要“干扰”因素
A 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焦炭是现代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冶炼1吨生铁大概消耗450—500公斤焦炭。1996年,中国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钢铁大国,从此以后粗钢产量一直稳居全球首位,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催生出了巨大的冶金焦炭需求。另外,中国炼焦煤资源丰富,2015年,炼焦煤已查明的资源储量为2803.67亿吨,占世界炼焦煤查明资源量的13%。作为世界炼焦煤的富集地,中国的焦化产业具有天然的原材料优势,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产国,2016年焦炭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7%左右。
图为1990—2017年中国粗钢、焦炭产量 中国焦化产业体量大,且具备较明显的原料成本优势,在满足国内钢铁工业需求之外,出口贸易也是国内焦炭消费的重要流向之一,奠定了中国焦炭出口大国的地位。2004年之前,中国每年焦炭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基本都在10%,2000年该比重更是接近16%,但随着国内需求趋于稳定及出口政策收紧,出口占比在2009—2012年完成筑底后有所回升,2018年焦炭产量为4.38亿吨,共出口焦炭975万吨,出口量占比仅为2.22%。
图为1995—2018年中国焦炭出口占比 相对于巨大的产量来说,中国焦炭出口量占比很低,但由于近几年钢铁行业去产能稳步推进及电炉的兴起,国内冶金焦炭需求量有所下滑,焦炭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出口对于消化国内过剩供应意义重大。另外,焦炭出口对于现货价格也有较强的扰动作用。 中国焦炭出口量波动较大,这主要与以往焦炭出口政策频繁变动有关。2004年起,国家逐步通过规定出口企业资质、出口配额及调整关税的形式对焦炭出口进行限制:2004年5月,取消了焦炭15%的出口退税;2006年11月,对焦炭加征5%的出口关税;2007年6月1日起,将焦炭出口关税提高到15%;2008年1月1日,焦炭出口关税提高到25%,8月20日焦炭出口关税又提高到40%。2012年,WTO裁定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不符合WTO规则,2013年1月起焦炭出口配额、出口企业资质、出口关税全部取消,仅保留出口许可证管理。 总而言之,受国家出口政策的影响,2004—2008年,焦炭出口处于历史高位水平;40%的关税出台后,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2013年,焦炭出口大幅下降,其中2009年焦炭出口量出现断崖式下降,当年焦炭出口量降至54.31万吨的历史极低水平;随着出口关税及配额取消,2013年至今出口又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表为中国焦炭出口政策变化
B 中国焦炭主要出口地为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地区
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 在中国焦炭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一直以来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焦炭进口所占比重较高,但从近几年来的进口形势来看,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对中国焦炭的进口比重不断上升。 印度 印度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2016年印度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印度国内钢材市场的发展,于2018年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钢铁大国。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和煤炭资源,但其煤炭资源普遍存在灰分过高的问题,炼焦煤资源较为稀缺,印度进口自澳大利亚等国的焦煤占其总需求量的70%。 此外,由于印度炼焦技术采用的是低效技术,国产焦炭价格相对较高,印度国内4000多万吨的焦炭年产能中有一半以上是钢厂自有产能,因为有副产品回收或余热回收的规定,这使其平均成本比独立焦化企业高出32美元/吨。因此,中国低价焦炭资源对于印度国内焦化行业产生较强冲击,初步估算,2016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焦炭占本国焦炭总供应量的6.44%,中国焦炭是印度本国焦炭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印度市场也是中国焦炭的主要海外市场之一,2013年,中国出口印度焦炭数量占到中国总出口量的比重达到历史高位35.95%,随后开始回落,但2017年、2018年出口印度焦炭资源占出口总量的比例都在20%。 日本 日本是现代化工业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钢铁产能及产量比较稳定,对焦炭产品拥有较大的刚需。日本炼焦煤资源匮乏,此外,日本的钢材产业更为成熟,钢材生产技术更加完善,精钢和特种钢材所占比重较高,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主要是以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以便取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因此长期以来日本都是中国出口焦炭的主要国家,近年来出口日本焦炭数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4%—20%。2017年,日本生铁产量为7833万吨,相比于2016年的8019万吨下降了2.3%。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25座高炉在运行,高炉平均利用系数从2016年的1.92t/(m3·d)下降到1.88t/(m3·d)。对应焦炭消费量也同步出现下滑,2017年日本自中国进口焦炭数量大幅下降,2018年小幅回升。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快速的经济增长刺激了当地对于钢材市场的需求,因此东南亚是中国钢材产品的重要流向地区。但是中国的钢材产品在对外出口方面面临较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其中对中国发起“双反”调查最多的是东南亚国家。正因为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钢材产品较为排斥,为了发展当地的钢铁产业,反而导致当地对钢铁原材料的焦炭需求大增,而本地缺乏炼焦资源及相关产能,由此便出现了近年来中国出口东南亚国家焦炭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该地区进口量由2012年以前的不足2万吨迅速增至2017年的171万吨,其中印尼、越南及马来西亚三国是主要焦炭进口国,2018年三国焦炭进口量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量的23.98%。 主要出口海关及变化趋势 以2018年数据来看,中国共出口焦炭975万吨,青岛、天津及南京三个海关是主要出口关口,合计出口量约占总出口的90%。细分来看,青岛海关是国家设在山东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负责山东省青岛、枣庄、烟台、济宁、威海、日照、临沂、菏泽8市各项海关业务,主要通过青岛、日照两大港口销往海外,2018年焦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比重为69.35%;管辖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包括天津市的13个行政区和5个县,2018年焦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比重为15.09%,出口港口为天津港;南京海关直属海关总署领导,负责江苏全境的监管、征税、打私、统计等海关业务,2018年焦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比重5.04%,主要焦炭出口港口为连云港。 从近几年各海关的焦炭出口量占比情况来看,南京海关出口占比较为平稳,主要变化来自于天津、青岛两个关口。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影响,天津港自2017年5月份起全面停止汽运煤炭、焦炭集港,这一举措对中国焦炭外贸格局形成重大影响。 2017年之前天津港焦炭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70%以上,且95%以上是以汽运方式集港,在汽运集港一刀切后,天津焦炭贸易业务迅速萎缩,大量的贸易商开始把目光转向暂时没有出台汽运禁令的日照及青岛两港,这也使得青岛海关的焦炭出口占比由2017年以前的10%不到迅速上升至41.66%,2018年这一比重更上升至70%附近。但是青岛海关焦炭出口业务后期也将面临重大调整,2018年7月国务院公开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要求在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山东省随后提出将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2018年年底,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将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到2020年,运输距离在400公里以上、计划性较强的煤炭、矿石、焦炭、石油等大宗物资,将基本转为铁路运输。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日照、青岛两港汽运集港并未禁止,港口方也在抓紧配置港口及周边铁路运力以达公转铁相关要求。
C 供给侧改革将推升价格中枢进一步上移
日本、印度焦炭进口量有下行压力 2017年印度粗钢产量约1亿吨,印度《国家钢铁产业政策》预计2031年国内粗钢产量将达到2.3亿吨,印度钢铁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焦炭的需求亦呈不断增长趋势。中国焦炭从资源和价格上而言在国际市场有较大优势,从2013年主动放开配额和关税限制以后,重新抢占了市场份额。目前全球焦炭贸易在2800万吨左右,中国焦炭的市场额约36%。但是印度政府试图加征反倾销税削弱中国焦炭竞争优势,从而保护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本国焦炭行业。因此从后期来看,虽然印度焦炭需求较大,但因为印度政府的限制,中国焦炭在印度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 对于日本来说,虽然近年来日本粗钢产量较为稳定,对应的焦炭需求也比较平稳。此前日本焦炉炉龄较长,进入集中整修阶段,但从2017年年末开始,部分焦炉已经结束检修,开始重新恢复正常供应,本国焦炭自给能力提高将导致对外焦炭采购需求下滑。 东南亚或成中国焦炭出口主要地区 近年来,为降低对中国钢材的进口依赖,东南亚地区也在大力发展炼钢产能,目前主要是以废为原料的电弧炉工艺,但越南、印尼等国的高炉产能也在迅速增加。2017年东南亚地区新增高炉产能约950万吨/年,此外有较多新的高炉项目在建或筹备当中,其中包括陕西钢铁公司和陕煤集团计划在印度尼亚新建的两个项目,合计年产能1000万吨;台塑河静钢铁在越南已建成的700万吨/年项目;和发集团在越南即将建成的400万吨/年项目;联合钢铁在马来西亚已建成的350万吨/年的项目,另外,马来西亚地区还有来自中国资本支持的500万吨/年在建产能预计在一年后投入运营。因此未来推断,随着新建高炉逐步投产,东南地区的焦炭需求将持续增长,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大概率将成为中国焦炭的主要出口地,后期来看不论是进口数量还是占比均有望继续增长。 供给侧改革提升焦炭成本,出口优势减弱 2018年可称之为中国焦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初始之年,环保重磅文件频出,国家到地方的各级环保督察也更加频繁。但事实上,由于近年来环保检查趋于常态化、严格化,为了达到环保标准、保证正常生产,较多焦化企业从2017年开始就加大环保投入,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环保设施分摊下来,直接导致焦炭生产成本提高200—300元/吨,而且2018年下游需求良好,焦炭的价格重心较2017年有明显上移。展望未来,2020年以前焦化行业加大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排放达标改造等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但又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将推升焦炭价格中枢进一步上移。从过往出口数据来看,出口价格与焦炭出口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向走势,因此将来焦炭长期价格重心上行将削弱中国焦炭出口的竞争优势,对未来焦炭出口数量形成一定压制。
D 总结
从出口流向区域来看,中国焦炭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为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地区,三地合计出口数量占中国焦炭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从出口关别来看,主要通过青岛、天津、南京海关对外出口,三个关口的合计出口数量占焦炭出口总量的90%左右。 展望未来焦炭出口贸易形势,首先印度焦炭需求限本国钢铁工业发展前景良好,但印度致力于发展本国焦化行业,将减少中国焦炭进口,日本由于本国焦炉检修结束后,供应恢复,自给率提高将压制焦炭外采需求;其次,随着新建高炉逐步投产,东南亚地区的焦炭需求将持续增长,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大概率将成为中国焦炭的主要出口地;最后,国内焦化行业加大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排放达标改造等转型升级举措将推升焦炭价格重心上移,或削弱中国焦炭出口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未来焦炭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