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无论是大隐还是小隐,都可反映古人对宁静生活和淡泊心境的追求。明人陈继儒《小窗幽记》中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一个人,当他的思想境界到了,所有的喧嚣与烦恼皆可视而不见。一个“闭”字,道出他皈依心灵的真性情与大境界。陈继儒年轻时在朝为官,官场争斗激烈,各派别明争暗斗,于29岁便辞官归隐于昆山。自此以后,广搜博采奇书逸册,或手自抄校。对经、史、诸子、术伎、稗官与释、道等书,无不研习,博闻强识。他曾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反观现代人的生活,阅读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经济时代,谋生成了许多人不阅读的理由。我非常不理解,那些整天忙碌的人们,总说自己没有时间。当你沉迷游戏,当你拿着手机聊天,当你无聊的时候,当你借酒浇愁,是否问过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没有谁天生能摆脱世俗的困惑,我们要勇敢地承认和面对浮躁的灵魂。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是寻常人可抵达的境界,花开花落是顺其自然,云卷云舒也并非是风的表达,如果一个人可以这般眼光看待生活,他的内心定然会豁达与清朗,心宇宁静而丰富。 二十几岁,我曾在城市游荡。那时我一贫如洗,眼睛里充满迷茫,一度怀疑这个世界与我格格不入。人群散去,喧嚣的夜静下来,我走在路灯下,观察城市的表情,我感到一种陌生与寒凉。于是我默默回到小小的出租屋,在孤独的夜里挑灯夜读,那些日子惟有书的陪伴,让我度过独自生活的艰难岁月。 曾看到过一段话,在读书的时候,孤独不是被打发走的,而是慢慢地离开的。它的原理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沉浸于一件事,而忘掉本身的孤独与寂寞。这不就是在诠释宁静致远的道理吗?因为汲取的知识是慢慢为灵魂化妆的过程,它改变的不仅是你对生命的态度,同时不经意间,完成了思想的修行、气质的升华。 是的,读书不是你的心安静了,境界高了,才选择阅读,而是你开始读书,思想随之丰富,人生才会变得通达,从而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 多年后,许多人们眼中的境界,对你来说,只是生活的一种习惯。对别人来讲,或许象征着财富,想到多年前的自己,不可多得的是此刻的心境。 林语堂说: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其实是一种倒序。读书时认识这个世界,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愈加广博,对不同事物的见解便深刻,还有什么可以将你困扰呢?你的世界愈加清净,外界的喧闹如一缕烟尘,闭门与开门只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不是朝夕的功夫,更是人生的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