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INE原油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线交易,截至目前运行已满“周岁”。原油期货首次引入境外投资者,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和郑商所的PTA期货紧随其后,也引入了国际投资者,开启了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元年。INE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市场运行情况备受关注,在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进程中,其运作的宝贵经验发挥了重要的以点带面的作用。 A中国有望建立亚洲原油基准价 当前国际原油贸易格局和定价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由于页岩油的商业开发,已于2017年从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转为第一大产油国。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6.5亿吨,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全年生产原油共计1.89亿吨,同比下降1.2%;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引领全球原油贸易东移。 INE推出的原油期货,总体建设方案为“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有望通过错位竞争,建立亚洲原油基准价,并与伦敦Brent原油期货和纽约WTI原油期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其一,品种错位竞争。原油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可按质量比重、含硫等标准分类。当前国际原油贸易定价基准主要以伦敦Brent原油期货与纽约WTI原油期货为主,但二者的标的都是轻质低硫原油。然而,全球油产量的44%为中质含硫原油,且亚太地区是中质含硫原油最活跃的交易市场。INE原油期货所选择的标的正是中质含硫原油,弥补了亚太市场上原油的品种空白。通过树立价格标杆作用、形成价格发现机制,INE原油期货有望建立亚太地区中质含硫原油定价基准。 其二,地域错位竞争。世界两大基准油价仅反映美国与欧洲的情况,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主要以普氏的迪拜Dubai原油和阿曼Oman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为基础确定价格,但这并不能体现亚太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变化。由此引发的“亚洲溢价”问题,已经导致近几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要多支出20亿美元的花费。INE推出的原油期货,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及亚太市场的原油供需关系与定价需求,缓解亚洲溢价问题,为亚太地区提供原油贸易定价基准和风险规避工具。 B原油期货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 截至2019年3月22日,INE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额接近34亿元,日均成交量超过15万手(单边),日均持仓量为44748手,是亚洲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在全球范围内已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原油期货交易市场。 随着市场的稳定运行,INE原油期货获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法人客户持仓量、成交量占比稳定在10%左右,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其中,境外投资者对其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总体来讲,原油期货运行情况好于市场预期。
图为INE原油期货成交量持续上升
图为INE原油期货有其自身独立性 C以原油期货为突破口力争大宗商品定价权 目前,多项针对金融业开放,尤其是针对期货市场开放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已经落地。2018年8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对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决策的落实。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案通过多角度强化对外商投资权益的保护,为外商在我国投资提供更安全的投资环境。多项政策频频出台,表明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决心已定。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行为可以扮演“急先锋”的角色。期货市场可以用最市场化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因其独特的属性,所以在期货市场的发展进程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取得竞争优势,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真正反映实体经济的供给和需求。 我们认为,以原油期货为突破口,为了加速开放,力争大宗商品定价权,期货市场未来要在以下几方面多做文章: 期货品种开放常态化 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的推出开启了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先河;2019年1月28日,天然橡胶、棉花、玉米3个期权品种在同一天上市,表明期权交易也步入常态化。在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原油期货为突破口,期货产品的品种开放也将步入常态化。 对于期货产品的品种开放,我们认为需要系列化地推动。各交易所在考虑期货品种开放的时候,可以将期货品种进行分类,一次性开放一揽子期货品种。 第一,成熟品种系列国际化策略。例如,有色金属是当今世界期货市场中比较成熟的品种之一,而中国是全球最活跃的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创新和融合发展,有色金属期货市场日益壮大成熟。交易所可以考虑将一揽子有色金属期货如铜、铝、铅、锌、镍、锡全部开放。 第二,产业链国际化策略。例如,大商所预计今年开展黄大豆2号的国际化业务,我们建议直接将大豆、豆油、豆粕进行国际化。一方面,对于同处在一个产业链的品种,如果开放程度不同,将会形成信息不对称,不利于产业链之中品种间相互价格的联动;另一方面,大商所已经上市豆粕期权,在运行的两年中,避险功能显著,完全具备产业链国际化的先决条件。 第三,特殊品种国际化策略。诸如棕榈油和20号天胶等纯进口品种,其自然属性以进口为主,可以考虑将此类产品,全部进行国际化处理,谋求相应大宗商品定价权。 期货产品系列化加力提速 各交易所不仅在期货品种的推出上加快步伐,还要在产品的系列化上面多做文章。期货既是风险管理工具也是财富管理工具,单一的期货品种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互联网时代,由于交易技术的进步,场内与场外界限越来越模糊,交易所可以在场内推出一系列产品,以满足机构投资者、现货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资产管理需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推出一系列相应品种的期货产品,如推出期权合约,完善产业链品种体系,并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相应的仓单交易平台、商品指数类产品、迷你合约、互换掉期合约、基差合约等产品。 实现战略性资源的国际化配置 首先,构建以保税交割为核心的现代供应链平台。以铁矿石期货经验为例,2018年全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到港量达10.38亿吨,消费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铁矿石。铁矿石进口的来源不同,导致铁矿石品位参差不齐,所以在使用铁矿石之前需要进行混矿处理。目前,国际铁矿石集团的混矿平台端口前移至我国沿海港口,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积极在沿海港口建设铁矿石混矿平台,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通过转口贸易获利,还有利于我国将大量的国际资源在自己的混矿平台上进行整合,实现全球化配置。今后,日本、韩国等地区将会对我国的混矿平台形成依赖,有助于我国掌握亚太地区铁矿石定价权。此外,大商所也在不断完善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制度,打通境内外市场实物通道的制度安排。这就是以保税交割为核心的现代化供应链平台。 其次,构建国际化交易平台。如“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于1972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金融期货市场——国际货币市场(IMM),从而改变了期货的历史。上期所设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子公司,并且挂牌上市原油期货、发挥期货市场定价功能的经验,同样具有跨时代意义。这种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可复制可推广。 最后,两个平台互融互通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战略性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充分利用期货交易平台的定价功能、以保税交割为核心的现代化供应链平台的便利性,当两个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我国在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享受到资源可控制、价格可承受的大宗商品体系带来的红利,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战略性资源的国际化配置。 D国际化的注意事项 夺取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基础是实现期货品种的国际化,而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必然伴随着期货投资者的国际化。我们认为,以原油期货的运作经验为蓝本,期货市场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并举 交易所要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抓手,推动期货市场的国际化,逐步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引进来”是引进投资者的同时引进竞争机制;“走出去”就是让“中国价格”走出去,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其中,对于投资者的引进,主要包括两个主体:引进投资于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和引进投资于机构的投资者,即引进市场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这两个主体,以此来丰富国内投资者结构,加强期货市场深度,增强期货市场承载力。目前阶段,“引进来”要优先于“走出去”,因为在实现“引进来”的过程中,也就意味着中国正逐步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 尽快推出外汇期货 原油期货承载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对于实现大宗商品定价权起到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原油期货要想实现理想,需要外汇期货保驾护航。首先,对于外向型进出口中小企业,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急切需要一种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其次,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在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时,以外汇作为保证金,但资金在不同时点出入,会面临人民币的汇率波动风险,这会阻碍境外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不利于将期货投资者“引进来”。此外,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化期货品种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随着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提速加力。目前,全球已经有八个地区上市了人民币期货,但是我国的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却止步不前,需要尽快推出人民币期货,防止出现人民币定价权旁落他人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