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至今,因交易模式颇受争议的大宗商品类交易平台几度沉浮。2017年伊始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活动(下称“回头看”)更让其进入到漫长的寒冬。“回头看”遏制了野蛮增长的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同时也遏制了交易平台的部分属性,全国上百家手握政府批文的交易场所人士直呼:“这个冬天有点长,这个冬天有点冷。”当下的行业人士仿如凛冬下河流的“守望者”,瞭望着哪里的河流先“破冰”。 在数次清理整顿中,监管层对交易模式的限制仿如念“紧箍咒”,把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拿捏得死死的,不仅心术不正的“黑平台”无缝可钻,连想服务实体经济的“白名单”企业也空有一腔热血,反倒是给了非法维权者空隙,建立起了一条灰色产业链:通过建立“A、B仓”,盈利了不吭声,亏损了四处投诉维权。金融属性是交易场所的天然属性之一,但当下多地交易场所却因交易模式的桎梏无法让本地特色商品的优势发挥出来,价格自然无法形成,更谈不上和国际接轨了,夺取定价权最终成为行业奢想。 不过随着清理整顿活动的推进,多地监管层意识到交易场所作为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监管政策也渐有松动支持其发展,但并未对交易模式该怎么做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有的交易场所采取新名词老方法,但稍微产生影响便引来非法维权者围攻而不得不停业。有的则是完全“去金融化”,做了一阵儿纯现货交易后发现并不能维持生计。要知道,交易场所的成立都是高门槛儿、高投入,没有高产出无疑是“自己挖坑埋自己”。有的则是转型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到头来发现仍然走不通,于是索性关门停业止血保住不死。当下行业的众生相就是在一通热血后落得“大眼瞪小眼”般的茫然,在行业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造成更多人员灰心离开。 近期,上海、广东、广西、浙江、海南、香港、澳门等多地发出“政策红包”支持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发展,业内人心激荡但也不安:“没有实际指导文件的支持,交易场所仍似无头苍蝇不知往哪儿发力。”那么,针对困扰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的交易模式问题,是否有过市场论证?其金融属性到底该不该保有?如何保有?是因为行业野蛮增长下心术不正的人错误地使用了这些工具,还是这些工具根本不适用于交易场所?当“政策红包”来临,行业核心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就如刚收到微信红包却断了网,眼巴巴看着却点不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多年来饱受争议的“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到底是否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各类交易场所覆盖的领域很广,在清理整顿活动中不同部门对交易场所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可能是因为认识上的差异,也可能是出自部门利益的考量,很难协调一致。如果各部门之间不能调整立场,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就会导致我支持发展,但因他的不同看法导致模棱两可的“纸面政策”的出台。即,从文风上看,文件追求大而全,面面俱到,但具体怎么改,往往语焉不详,对政策的细节表述少,鼓励支持的表述多,但如何鼓励和支持,则不清楚。 在笔者和多家交易场所的交流中发现,交易场所的主管部门往往是支持发展的,但当其业务模式触及其他部门利益时便只能停下来,这就导致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叫停。在监管和创新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光鲜艳丽的交易场所只能举步维艰,要想争夺国际大宗商品话语权、定价权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