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
- 积分
- 2929974
- 威望
- 1415023 布
- 龙e币
- 1514951 刀
- 在线时间
- 136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5

|
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2019-02-01T06:14:41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1月28日-2月1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政经】
--《焦点》特朗普期待会晤习近平;中方称贸易谈判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表示,他很快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争取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特朗普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均提及,为期两天的中美高级别贸易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新华社报导,中方贸易代表团发表声明称,这次两天的中美高级别贸易磋商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焦点》美国宣布对华为提起刑事指控;几天后中美将进行贸易磋商
美国宣布对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起刑事指控,加剧中美围绕这家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争斗。而几天后两国就将进行新的贸易谈判。美国司法部指控华为及其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通过其试图隐瞒的一家子公司与伊朗做生意,蓄意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规定。路透在2012和2013年报导了此事。
--《焦点》华为孟晚舟现身加国法庭,请求变更保释担保人获法官批准 中国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逾一个月来首次现身加拿大法院。而此时此刻,加拿大正在权衡美方引渡她的要求。孟晚舟出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聆讯,请求变更一名保释担保人,获得法官William Ehrcke批准。
--中国人事:国务院任命工行董事长易会满接替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接替刘士余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传闻最终得到确认。新华社周六报导,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决定,任命易会满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证监会主席,免去刘士余的证监会党委书记、证监会主席职务。
--中国央行:开展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净释放长期资金约2,5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宣布,1月25日开展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净释放长期资金约2,500亿元人民币。在政策激励下,与上年相比,更多金融机构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标准,可分别享受0.5个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
--中国经济:发改委出方案促汽车及家电消费,汽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中国发改委和工信部等十部委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就此表示,汽车消费降温是拉低消费增速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供给创新不足,消费供需匹配度还有待提高,未来要以稳汽车消费来托住商品消费“大头”,汽车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综述》中国去年12月工业利润连两月负增长创三年新低,今年料仍承压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了两位数的平稳增长,但在年末显现放缓压力,12月利润同比降1.9%,连两月负增长并创三年新低。随着需求端走弱、通缩风险加大,今年工业企业利润料继续承压。
--《综述》中国1月制造业PMI略超预期,连两月低于临界点显经济仍在寻底
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显示,中国制造业的低迷状况在1月未有明显改善。最新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尽管较前月微升并略超预期,但连续第二个月位于荣枯线50下方,中小型企业状况持续恶化;不过非制造业PMI表现强劲,创四个月新高。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仍处在寻底过程中。财新1月制造业PMI降至48.3创近三年新低,新接业务总量趋降。
--中国经济:央企要优先偿还对民企逾期债务,年底前做到“零拖欠”--国常会
中国国务院周三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加大清理被拖欠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力度,对目前已确认的多年拖欠款,力争年底前全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清偿一半以上;中央企业要带头优先偿还对民营企业的逾期债务,年底前做到“零拖欠”。
--中国央行: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
中国央行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
--《焦点》美中贸易谈判迎来关键周,要点及影响有哪些?
美中贸易谈判将迎来关键一周,中国副总理刘鹤将前往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长努钦进行谈判。双方正设法解决围绕中国的贸易与知识产权行为、工业补贴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深度分歧,以避免美国原定从3月2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中国要求WTO上诉机构对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申述作出裁决
中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律程序,要求WTO就北京方面针对美国对2,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提出的申述举行听证会,并严厉指责美国阻挠任命可以对此做出裁决的法官。
--中国经济:内需增长有望助二季度企稳,今年房地产投资不会大降--专家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最新表示,内需增长有望使中国经济在二季度企稳,2019年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前低后高”;基建投资反弹的确定性较强,将带动投资增速回升,今年房地产投资不会大幅下降。
【金融】
--中国金融:鼓励险资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银保监
继日前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后,中国银保监会又宣布,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加大专项产品落地力度。
--中国金融:CBS并非中国版QE,银行不能通过CBS工具出表--央行官员
在中国央行创设央票互换工具(CBS)后,通过该工具能否实现出表成为市场关注重点之一。对此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银行不能通过CBS实现出表,信用风险仍由银行承担,央行只对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提供支持;且银行不能自动从央行获得基础货币,并非中国版QE(量化宽松)。
--中国央行:标普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持续推进信用评级业对外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称,今日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央行并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支持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符合条件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金融:银行永续债资本计提规则待明确,投资机构仍显谨慎
中国首单商业银行永续债--中国银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功落地,400亿元人民币的上弹发行量和逾2倍的认购倍数,凸显央行和银保监会合力护航的政策效果;但在资本占用等规则尚待明晰的背景下,不少机构投资者态度仍偏谨慎。
--中国金融:鼓励险资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银保监
继日前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后,中国银保监会又宣布,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加大专项产品落地力度。
--中国金融:CBS并非中国版QE,银行不能通过CBS工具出表--央行官员
在中国央行创设央票互换工具(CBS)后,通过该工具能否实现出表成为市场关注重点之一。对此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银行不能通过CBS实现出表,信用风险仍由银行承担,央行只对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提供支持;且银行不能自动从央行获得基础货币,并非中国版QE(量化宽松)。
--中港个股:农行拟发1,200亿二级资本债,首期400亿春节后落地--消息
两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农业银行近期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至多1,2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分三期发行;首期计划在春节后发行,规模400亿元,期限5+5年,票面利率为同期限国开债收益率上浮60-100个基点(bp),据此预计利率区间在约4.0%-4.4%。
--中国金融:外商投资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新增投资并购反垄断审查规定
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报导,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将外商投资法草案提请即将于3月5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这是一个月多内对该草案的第二次审议,新增了外商投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规定。
--新闻稿:中国监管层为银行补充资本开辟新途径,并鼓励险企投资--标普
标普全球评级表示,中国银行发行国内首单永续债券为其他中资银行充实资本开辟了新途径。此次发行得到了新政策的保驾护航,有助于提升市场对此类资本工具的兴趣。我们认为,发行永续债相关措施及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支持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以托底经济增长。
--中国金融:央行窗口指导信贷增长过快银行,要求控制规模和速度--消息
四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央行日前对1月信贷增长规模过快的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控制规模和速度,但同时也要求不能低于去年同期。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央行本周重启逆回购助轻松跨节,FED转向减轻政策外部约束
在春节前最后一周,在没有资金到期情况下,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自周三起重启逆回购操作,为本已无虞的资金面进一步助力,非银机构以信用债融入跨节资金成本跌至3%下方,轻松跨节基本已成定局。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FED)本周维持利率不变,并承诺对进一步升息保持耐心,这一转向无疑将减轻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约束,但下一步宽松举措何时出台,则要看经济情况而定。
--《焦点》需求火爆中国财政部调低地方债投标下限,无风险套利空间收窄
中国地方债今年首次提早至1月启动发行,因有同期限国债均值基础上加40个基点(bp)的“下限保护”,密集招标浪潮未阻挡参与高涨的热情,投标倍数频创新高。财政部亦适时将投标区间下限调整为最低上浮25bp,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地方债需求不减,上述调整短期内不会对一级造成明显压力;不过,一二级无风险套利空间将收窄,政策性金融债等其他利率债则有望稍受益。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地方债招标此前一直执行的在国债五日均值上浮40个bp的投标区间下限,将调整为25-40bp。之后江西、湖北上午招标的多期限地方债,中标利率均为在基准基础上浮25个bp,同时投标倍数较日前有所下滑。
--机构观点:大量债务集中到期,中资美元信用风险料进一步暴露--联合资信
中国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权部最新报告称,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或将继续分化,2019年中资美元债券发行量可能继续呈现小幅萎缩或基本持平的态势;同时,在大规模债务集中到期的背景下,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
【外汇】
--《焦点》人民币1月升逾2%收回去年近半跌幅,筑底汇率稳定但需提防贸易扰动
人民币汇率在2019年1月一改去年下半年的沉闷气息,掀起一波波澜壮阔的升值。人民币兑美元1月升逾2%,收复了去年近半数跌幅,无疑为巩固汇率稳定预期进一步奠定基础,但仍需提防中美贸易冲突的扰动。
--中国外汇:2018年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增14%,12月逆差创三个月新高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8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2,915亿美元,较2017年的2,555亿美元增14%;其中12月服务贸易逆差226亿美元,较上月的200亿美元增加13%,为三个月来最高逆差额。
--中国外汇:扩大外汇收支便利化范围,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外管局官员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刘斌日前称,2019年将探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在第一批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基础上,适时扩大试点范围;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做好政策储备,积极应对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市场资金流动变化。
【证券/行业】
--《独家新闻》欧盟考虑多项提议,拟将中国企业排除在5G网络之外
四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欧盟正在考虑一些提议,这些提议将起到实际上禁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下一代移动网络提供设备的效果,进一步加重了这家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面临的国际压力。
--中国证券:科创板拟规定个人投资者门槛不低于50万,放宽涨跌幅限制为20%
中国科创板实施细则落地。据证监会发布的相关实施意见,及上交所发布的相关配套细则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的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并参与证券交易满24个月,将科创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且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分析》股市疲软外加经济不景气,中国科技公司无奈接受“降价融资”
投资者正在为曾被大肆炒作的中国科技业出现一连串的“降价融资(down rounds)”做准备,因为全球股市疲软以及中国经济放缓,使一度欣欣向荣的私募市场受到拖累。
--《独家新闻》中石油拟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踢出一炼油项目--消息人士
据三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本周表示,中国石油股份计划在华南一拟定100亿美元的炼油和石化项目中,不再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作为合作伙伴。
--中国企业:美国驻欧盟大使称应避免使用华为产品,因担心安全隐患
美国驻欧盟大使表示,美国希望引导人们远离华为,转向使用西方生产的产品,并指称有大量机密证据显示这家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违反了安全规定。
--中国证券:证监会修订整合QFII和RQFII规定,拟放宽准入条件并扩大投资范围
中国证监会就修订整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将QFII、RQFII两项制度合二为一,整合有关配套监管规定,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和《实施规定》。
--中国证券:证监会称将优化融资融券机制,并对券商风控指标逆周期调节
中国证监会表示,将指导交易所完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拟取消“平仓线”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并扩大担保物范围;证监会并拟对风控指标实施逆周期调节,鼓励证券公司权益类投资。
--中国能源:2018年用电量增速创六年新高达8.5%,因制造业、第三产业等拉动
中国电力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创下2012年以来六年最高增速,因制造业及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较快拉升,但预计2019年增速将平稳回落至5.5%左右。
--中国企业:对华为安全疑虑升温,法国加强5G电信网络控制
法国财政部一位官员表示,该国正在对基于新一代网络的电信基础设施加强控制。目前有关中国华为的安全担忧不断升温。
--中国企业:华为两家子公司2月28日将因被控窃密而在美国接受传讯
根据提交给法庭的文件,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两家子公司将于2月28日在西雅图接受传讯,因被控合谋窃取T-Mobile US的商业机密。
--《焦点》中国原油需求回升,独立炼厂补充库存
贸易消息人士称,中国对原油的需求正在反弹,因为独立炼油商急于在油价从去年年底触及的低位进一步攀升之前买进,利用将在3月和4月到货原油来补充库存。
--中国企业:华为要求供应商将部分生产转至中国,以应对美国的限制--日经
日经报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要求供应商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应对可能的美国技术准入限制。日经援引消息人士称,华为已与台积电商谈将部分芯片生产转移到南京的一个工厂。
--美国个股:中国用户无法访问必应是因技术错误,非遭屏蔽--消息人士
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上周中国用户无法访问微软搜索引擎“必应”是因为技术错误,并非遭到屏蔽。不过中国当局和微软都未就此事发表评论。
--中港个股:中石化去年第四季录得6.87亿美元的原油对冲交易损失
亚洲最大炼油生产企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称,旗下贸易子公司联合石化去年第四季度在原油对冲交易中损失人民币46.5亿元(合6.87亿美元),为近10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损失之一。
--全球商品:淡水河谷巴西矿难再起,给中国铁矿石贸易商带来不确定性
多位中国铁矿石贸易商称,淡水河谷巴西一矿场发生的致命矿难给中国铁矿石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目前对巴西铁矿石的需求正在上升。
--企业并购:中国河钢收购塔塔钢铁在东南亚的钢铁资产,壮大海外产能
中国河钢集团将收购塔塔钢铁(Tata Steel)在东南亚的钢铁资产,这是继12月投资菲律宾之后,该集团扩大其海外炼钢产能的最新举措。
--企业并购:三峡集团停止就收购EDP控股权与欧盟监管当局的谈判--消息
两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一个多月前停止了与欧盟监管机构就收购事宜所进行的谈判。这为该交易能否推进投下疑问。三峡集团去年提出以90亿欧元(103亿美元)收购葡萄牙EDP-Energia de Portugal。(完)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