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中决定维持负利率水平不变、维持量化宽松规模不变,但扩大了ETF购买规模,以及扩大了美元贷款。这意味着什么呢?日本央行要当蓝筹企业“大股东” 今年2月16起,日本央行开始实施负利率(银行间),成为亚洲市场首个实施负利率的国家,而后日本市场整个理财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于更多的人担忧“未来存款利率可能为负”,日本民众着急把钱从银行取出来,“保险柜”的销量大增。据日本产《产经新闻》报道,在2月15日至21日一周间,商家的保险柜销售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倍。 另外,上半年日元的升值并没有打消市场对负利率的顾虑(今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了15%),日本民众对黄金的避险需求重燃。 据日本最大黄金零售商田中贵金属工业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黄金销量同比增加30%,整个日本市场黄金交易量增幅明显。 周五(7月29日),日本央行会议宣布维持利率-0.1%不变;维持量化质化宽松(QQE)规模在80万亿日元;扩大ETF购买规模到6万亿日元(现为3.3万亿日元);将美元贷款计划规模扩大一倍,至240亿美元。 这个看似非常平淡,且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的消息,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多大的变化,日元汇率有所波动,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不过具有一定思考和辨识能力的投资者,应该知道日本央行在正在进行的举动,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是足以颠覆全球投资者想象力的。 日本央行虽然维持负利率水平不变、维持量化宽松规模不变,但扩大了ETF购买规模,以及扩大了美元贷款。这意味着什么呢? 此前,日本央行凭借其购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已跻身日经225指数约90%成份股的前10大股东之列。假设其他大股东按兵不动,如果日本央行按目前的规模购买ETF,那么到2017年底,日本央行将可能成为约40%的日经225家成份股公司的最大股东(看好了,是最大股东)。如果未来继续加大购买规模,其可能成为其中约90%公司的最大股东。 投资者可以尽情的想象一下,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不过中国市场好像对此并不陌生,去年证金公司筹款救市一度把自己弄成了50余公司大股东。只是两者所处的阶段不同、主导者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逻辑也不同,形成的影响和退出的方法可能也有很大不同。 日本对出口的重视值得中国学习 至于美元贷款规模扩大,其目的依然是帮助日本企业的海外扩张,降低日本企业的海外融资成本,增加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也就是说,日本央行一方面在国内间接大规模购买诸多企业股票,一方面给金融机构放出美元,刺激和鼓励金融机构将美元低息贷给日本企业(目前日本企业的融资成本本身就比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低至少1.5个百分点)。 日本央行的举动,意味着日本刺激经济的方式聚焦在了企业层面。 直接购买国债和持续扩大负利率水平来刺激国内消费的措施已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一点中国值得警惕),通胀目标迟迟难以实现,且面临更大的舆论和市场压力。 未来看,购买国债和下调利率已经不是日本央行的主要工具,购买股票和刺激企业海外扩张才是。近日跟谭雅玲录制节目,谭老师的一个观点是,出口才是中国经济的本质。日本似乎比中国更明白这一点。 美国有一百个理由继续推迟加息 在我的关注层面,全球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降准降息,第二个阶段是大规模量化宽松,第三个阶段是负利率,第四个阶段是直接买企业债和股票。同时相互叠加。日本和欧洲已经走到了第四个阶段,中国目前正经历第二个阶段。 除了日本,美联储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处在加息通道当中的大国央行,其政策也在发生着明显的转变。本轮美联储加息的谨慎程度前所未有,谨慎到什么程度呢,自去年末加息至今,已经过去7个多月,这在美联储所有加息周期当中没有出现过。 从以往来看,美联储一旦启动加息周期,首次加息跟第二次加息之间最长不会超过3个月,这次是超过了7个月,如果今年9月再不加息(事实上加息的可能性非常低),就超过了9个月。假设美联储选择在今年12月份加息,那么完全可以算作是新的加息周期了,很多因素都已发生改变。 美国经济增速一季度只有0.8%,上修之后也只不过1.1%。二季度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GDP年化环比初值1.2%,远差于预期的2.5%,美联储加息的依据进一步减少。 美元加息预期的降低,其对非美货币市场的推升将重新出现。上半年整个投资市场的亮点,除了黄金价格的大涨,另外一个就是日元的升值。几个月前,我在《美元多头的小船说翻就翻》一文中重点推荐过日元,目前看,日元的升值周期实际上还没有结束。 在外汇理财方面,投资者还需要跳出一个误区,汇率的波动,是相对价格的波动,利率状况并不能决定价格波动趋势。 目前看,日元虽然处在负利率区间,但日本市场有比较优势,相比面临“脱欧”不确定性,以及银行业债务问题突出的区域货币英镑和欧元,在非美主要货币当中,日元更招人“待见”。 日本央行疯狂购买股票的行为,也将更大的刺激市场对日元的需求,日元作为避险货币的角色并未改变。 黄金投资圈内保守、圈外激进 美国二季度GDP公布后,黄金上涨了超过1%。目前黄金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圈内的诸多分析师认为黄金投资需求占比过重,而实体消费需求下滑,牛市行情存疑。 相比来说,黄金行业之外的诸多分析师都明确开始看涨和推荐黄金,包括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以及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等。 林采宜跟我认识多年,上周金价触及1315美元的时候,林老师还跟我说金价是不是已经阶段性触底了,我当时说短期有跌破1300的风险,目前看林老师对黄金价格的乐观是正确的,反而我们圈内人变得保守了。 记得2011年的时候,诸多黄金分析师非常乐观,而圈外分析师开始警示黄金价格的风险,事实证明圈内黄金分析师的乐观是不理智的,而其他市场分析师对黄金的风险警示是合情合理的。 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仅仅站在黄金单一领域去看黄金,虽然有纵深优势,但未必能看得懂市场方向。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分析黄金价格走势方面,更加关注股市、外汇,以及宏观经济层面的逻辑。去年末我在《2016年黄金市场将强势回归》一文中曾详细分析了黄金市场面临的中长期机遇,真正的依据来自货币市场。 目前,黄金受到外围资产市场的关注,其引导和激发出来的投资情绪,可能要比预期的更大。 下半年继续关注避险资产铁三角 下半年中国市场关于经济增长的预期不会改变,对企业盈利状况的预期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风险资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地方债和企业债问题,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者除了追逐部分业绩突出的股票之外,更多的应该是保护资产,从追逐高收益回归到保守的保值层面。 说到保值,我的建议是下半年国内投资者要放弃幻想,如果持有的股市、楼市、人民币现金资产占比过重,风险系数会增大,在逐步降低三者持有总额的同时,扩大对国债、日元和黄金的配置。 实体回报率下降对国债市场走牛提供了基础,货币宽松预期存在,投资国债目前看几乎没有系统性风险;日元依然处在“升值”通道当中,持有日元可同时规避美元汇率走低和人民币贬值风险;黄金则从中长期能够对冲掉诸多国内外各种突发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 想了解更多财经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环球老虎财经【laohucaijing01】,每日为您解读财经实时热点。 版权申明:本文由作者授权或独家投稿给环球老虎财经发表,并经环球老虎财经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环球老虎财经)及本页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