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
- 积分
- 2936234
- 威望
- 1418153 布
- 龙e币
- 1518081 刀
- 在线时间
- 1369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11

|
全面降准助力营造宽信用环境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应该说央行此次降准并不出乎意料。从内部环境看,2018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仅录得49.4,为2016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且明显弱于市场预期的持平于50;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9.7,为2017年6月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货币政策关注目标进一步向“稳增长”倾斜的必要性上升。
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表示,“美联储将保持耐心实施灵活的政策,时刻准备着调整政策立场。”这与其在2018年议息会议上的表态相比,明显转“鸽”。因此,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2019年仍将加息2次,但外部环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掣肘明显减弱,为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提供了更大空间。
事实上,今年伊始,决策层已多次发声要求强化逆周期调节。例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又如,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总基调由“稳健中性”调整为“松紧适度”,并强调“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而在此次全面降准前,央行已宣布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当然,全面降准并不意味着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更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将再度上演。从释放资金规模看,2018年10月15日实施的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左右;而根据央行相关负责人的表态,综合各方面因素后,此次降准将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两者基本相当。
同时,与再次进行定向降准+MLF置换操作相比,全面降准并明确一季度到期的MLF不再续做,更符合央行“缩短放长”的政策思路,也能更有效地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据央行测算,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有利于更好地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从实施降准的时点看,春节前存在较明显的基础货币缺口,加之节前季节性扰动因素增多,容易形成资金缺口,提前降准释放流动性,有利于熨平节前资金面波动。而且,此次降准分两次实施,与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显示央行对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愈发娴熟,能更有效地实现“削峰填谷”。
展望未来,在宏观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货币和财政政策仍有望进一步发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营造“宽信用”环境。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的效果仍有局限性。特别是银行风险偏好较低,想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发展。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DF064)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