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研究:中国央行可以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并从中受益
  
- UID
- 2
- 积分
- 2929034
- 威望
- 1414553 布
- 龙e币
- 1514481 刀
- 在线时间
- 136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4

|
IMF研究:中国央行可以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并从中受益
随着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加强,金融市场亦渴望获得有关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任何信号。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研究论文报告表示,若中国央行能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和及时发布信息,不仅加强了与市场之间的沟通,也将会从中受益。
论文作者Michael McMahon、Alfred Schipke和Xiang Li认为:
“加强沟通对于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少过度波动和促进金融部门稳定至关重要。而不解决现有的制度缺陷,恐将会限制市场化带来的好处,导致经济发展放缓。”
受到限制的央行政策沟通
报告中提到,在改革开放的 40年中,中国实现了经济增长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国际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者都渴望更多的获得相关信息。
然而与发达国家央行以及那些具有现代政策框架的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相比,中国央行的政策沟通受到的限制更多。
IMF指出,人民银行在货币供应目标和利率政策上没有完全的决策权,而货币政策决策是各个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的结果。
另外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拥有维护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众多目标,这些通常涉及权衡取舍,也就导致了透明度的降低。
不断演变的沟通渠道
不过,报告中也指出,人民银行的政策沟通仍在不断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渠道进行:
1. 按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布该报告,其主要包含了:最近的货币政策决定;对产出、价格和货币供应量状况的分析;重要经济部门的信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前景评估等。
IMF认为,虽然执行报告更多的是对先前中国经济情况的回顾,不过也在越来越多地提供有用的技术和操作信息,甚至在最近还提供了一些前瞻性信息。
2. 每季度末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新闻稿
自 2009 年以来,中国央行都会在货币政策委员会议后的几天内发布新闻稿。 但实际的会议日期并不提前公布,并且也只公布在央行的官网上。
3. 包括行长和副行长们的公开讲话以及新闻发布会
IMF表示,尽管官员们的讲话内容主要是在重申人民银行的政策立场,但有时发言者会谈及特定领域的未来发展。而新闻发布则通常是安排在政策公布之后,以进一步阐释决策的理由。
4. 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
为了更好阐释公开市场操作的原理,自 2016 年 1 月起,每日公告已成为一种标准做法。而这些公告越来越多地加入了诸如“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等背景性语句,同样值得关注。
另外,中国央行也致力于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目前已通过社交媒体开展定期政策沟通。并且与其他国家央行相比,人民银行在短短几年内就拥有了惊人的关注数量。
政策沟通仍需进一步完善
尽管人民银行对其政策沟通进行了多项重要改进,但报告强调,进一步完善政策沟通仍将是有益的。
因此,IMF也给出了部分可采取的措施来改善沟通:
• 若能通过同一渠道以英语及时提供信息,将是一个很大的进展。这与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的意图、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及中国参与全球舞台是一致的。
• 增强人民银行的经济预测能力,定期发布预测,并提供相关框架和模型的信息。这将减少意外,提高货币政策的可预见性。
• 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定期的政策沟通机制可以降低央行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让市场能更好解读决策,从而减少不确定性。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