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成立25周年系列报道之一——三“颗”进口大豆中国见闻记
- UID
- 2
- 积分
- 2893067
- 威望
- 1396565 布
- 龙e币
- 1496502 刀
- 在线时间
- 1332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2-26
|
大商所成立25周年系列报道之一——三“颗”进口大豆中国见闻记
记者 乔林生
编者按:1993年大商所鸣锣开市,至今已走过25个春秋。25年来,大连期货市场品种不断丰富,合约规则逐步完善,服务产业模式持续创新。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外相关政策及宏观市场环境的调整和变化,各产业链企业的发展方式、贸易模式、风险管理理念等都已发生较大改变,相关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利用日渐成熟。即日起,期货日报特推出“期现共生,融合发展——大商所成立25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想听听我们的故事吗?
大豆起源于中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均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如今,已经从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成为最大的进口国。美国、阿根廷、巴西曾是中国大豆出口的竞争对手,现在却成为其最大的客户。目前,中国大豆年进口量在1亿吨左右,大豆压榨产能在1.5亿吨左右。
随着中国全球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外大豆产业发生了巨变,大豆和其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结构、国际贸易、加工模式及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对衍生品工具的认知、对期货市场信息与工具的利用等不断更新。
与此同时,大商所精心打造的油脂油料期货市场与中国油脂压榨产业同呼吸、共发展。如今,大连期货市场包括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等期货品种在内的油脂油料市场的年成交量达数亿手,为完善中国现代市场体系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出了贡献,成为市场建设的典范。
我们是三“颗”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大豆——美国豆、巴西豆、俄罗斯豆,见闻了中国大豆压榨产业期现货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听听我们的故事吗?
2、美国大豆:两次市场巨震中境相同而心有别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持续到今天的营养变革。原来的家庭食品消费以植物产品为主,现在更加多样化,肉类产品如牛肉、猪肉、禽肉和乳制品的消费量迅猛增加。这改变了过去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消费的用途,中国养殖行业的兴起带动了饲料需求的增长,豆粕作为植物蛋白原料之王,其需求“芝麻开花节节高”。同时,中国对豆油的消费量也不断增加,国内外大豆市场格局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为像我们这样产自美国、巴西与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中国油脂压榨产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步发展。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我们这样的进口大豆可是市场的宠儿。当时在中国,无论谁投资建设大豆压榨厂,不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而且还可以挣大钱。当时的豆粕、豆油需求太旺盛了。我们“低调”地坐着大轮船来到中国,刚一上岸就身价倍增,我们的制成品豆粕与豆油根本不愁销。如2003年前后,在中国建厂即可盈利,虽然进口大豆与压榨数量逐渐增加,但总量并不高,大型压榨企业也较少。我们往往被大鼻子的主人以一口价的方式出售给中国商人,虽然中间我们还要坐船经过数月时间才能到中国,其间存在数次的价格下跌风险,但中国企业基本没有风险意识。
伴随着需求的增长,中国市场的压榨产能快速扩张,很快就出现产能过剩现象,我们的身价时常大幅波动。2004年前后,我们的主人就利用我们身价的无序涨跌,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与开办大豆压榨厂的大门,而且不断做大做强。
2004年上半年,我们在国际大豆期货市场的身价达到350多美元/吨,当时中国大豆压榨厂和贸易商们已经让需求强劲的现象蒙蔽了双眼,一点风险意识也没有,不停抬价,而当时我们的大鼻子主人可是对利用期货市场与工具来规避风险很熟练。大约半年时间,在中国商人把我们装船并大量运往中国,且我们还在海上观着风景飘荡时,我们在国际大豆期货市场的身价却大幅下滑,一下子从“高贵的公主”变成了“地位低下的奴仆”,价格大幅下降到190美元/吨左右。据说,当时中国油厂亏损严重。许多购买我们的中国商人特别是大豆压榨厂厂主不但因巨额亏损而违约、破产,甚至有的走了极端的人生路。有机可乘时,我们的大鼻子主人特别是那些国际大粮商一点也不心软,不但趁机进入中国大豆压榨产业,而且还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不少中国企业。此外,在采购方式上,我们的大鼻子主人也由一口价改为卖贴水,中国商人不得不适应国际贸易定价体系。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期间,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特别是大豆、豆粕、豆油期货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中国商人变得聪明起来。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始重视对价格的风险管理,主动寻求大豆、豆粕等期货品种的利用,不但学会了在国际期货市场对我们进行点价贸易,而且还会在购买我们的同时在大连豆粕、豆油市场进行套保操作,一下子就把价格波动等风险化解了。
2008年,当金融危机来临,国际粮油市场再次风起云涌时,由于中国大豆压榨企业有了期货工具保护,期货市场卖出保值盈利弥补了现货市场的亏损,油脂压榨产业没有再出现像2004年那样的动荡。如中粮集团就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市场数据的准确搜集分析,先是以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我们,随后为了稳定国内粮油价格和规避波动风险,又分别在国际期货市场及大连大豆、豆粕与豆油期货市场进行大量的套保操作,同时还配合有关机构加大在现货市场的供应量。最终,中粮集团不但没有出现损失,而且还获利颇丰。这把我们的大鼻子主人都惊动了。听说现在大鼻子主人为了把我们卖个好价儿,天天盯着大连大豆、豆粕、豆油盘面进行各种研究分析。自那以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企业主导了市场,“不求某一年度的高额利润,只求每年保持稳定收益”的100%套保理念深植于中国油脂压榨产业。
3、巴西大豆:期货工具的使用进入精细化阶段
我们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中国需求的高速提升。据了解,中国在过去20年的时间内,大豆消费量翻了3倍。目前,全球大豆产量在3亿吨左右,中国一年的进口量就接近1亿吨。在中国需求的召唤下,我们巴西豆、阿根廷豆的产量总和远远超过美国豆。现在,我们巴西豆、阿根廷豆的单独产量几乎都可以和美国豆一较高下。
据观察,2005—2008年,在中国市场,大豆压榨企业只要管理好采购就能生存。在此期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过剩,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农产品定价体系,培养国际化的采购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大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利用度。2009—2012年,大豆压榨企业只有做好期货套保才能生存,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生存的必备要素。2012年以后,简单的套保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内外盘价差、外汇变化、宏观经济情况以及价格涨跌幅度、速度都成为企业参与交易的策略因素,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对期货工具的使用进入精细化阶段。
2013年下半年,在油脂油料消费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基差贸易开始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大豆系品种价格波动剧烈,企业避险意愿强烈,这些现实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基差贸易的发展。如今,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业都直接参与大连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另外,基差销售不仅包括豆粕、豆油,连进口的棕榈油也是如此销售的。中国70%的棕榈油和豆粕、40%的豆油现货贸易以“大连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基差点价模式进行,基差交易发展为整个行业的普适模式。
从当前中国国内大豆及其制品的行业结构来看,市场参与者主要分成三大块:一块是中国国企,像中粮、中储粮这样的企业;一块是以A、B、C、D几家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一块是中国民企。据过去10年我们在中国大豆市场的所见所闻来看,跨国企业基本上都有整套的相对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他们每年收入都很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国企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得非常快,目前跟跨国公司几乎没有差距了。最令人担心的是中国民企,由于资金、人才等匮乏,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少,力量相对薄弱。整体来看,中国民企在大豆压榨市场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整个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风险的管控越来越离不开大连期货市场大豆、豆粕、豆油等工具。
2017年,中国市场推出豆粕期权,传统的基差交易再次升级,“含权贸易”应运而生。一些油厂或引入专业人才,或借助期货公司力量,开始尝试在与下游企业的基差合同中嵌入期权,有的保证下游客户采购的封顶价格,有的提供二次点价机会,期权工具提供的多样化组合策略使得客户多元化需求得以满足。
犹记得去年3月豆粕期权上市时的风光。作为中国首个商品期权品种,豆粕期权的上市填补了中国商品期权市场的空白,而对于中国压榨产业而言,豆粕期权的上市又那么恰逢其时。今年,美国豆的大鼻子主人在进行大豆等贸易时总是讲条件,我们和下游产品的价格大幅波动,作为波动率管理的重要工具,刚刚上市的豆粕期权担当重任,稳健成长,截至10月末,日均成交量达到3.5万手,日均持仓量在17万手,分别较去年增长79%和47%,市场规模和结构接近成熟市场水平。
还有一件让我们颇为欣喜的事情——为了让产业企业更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去年大商所对以进口大豆为标的的黄大豆2号合约进行了一次修改,我们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原来只作为贴水替代品,现在与美国大豆共同纳入了交割标准品的范围。调整之后,黄大豆2号合约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12月就完成了首笔期转现交割,今年又完成了仓库仓单交割和厂库仓单交割。如今,看那拥有着日均9.6万手成交量、7.2万手持仓量的期货市场新星,谁能想象这就是曾经日均成交量只有10余手、日均持仓量不过数十手、沉睡13年的“睡美人”呢。
4、俄罗斯大豆:承包土地收获后水路运回中国
我祖籍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近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相契合,中俄农业合作进入新阶段,中国农业企业碰到“走出去”难得的机遇期。于是,一些企业开始在饿罗斯承租土地,收获后再将我们通过水路运回中国。
回到祖籍东北,我发现农民的生活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土地流转规模大幅增长,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如今田间穿梭忙碌的是一排排大型农机,农民脸上挂着轻松耕种的笑容,合作社负责人眼神中洋溢着幸福和自信。
从一些农民那里我们获悉,是近年“保险+期货”项目给了他们持续扩大种植面积的勇气和信心。原来他们没有接触过期货,连基本的风险管理常识都没有。看着身边的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和国营农场、大型油厂等利用“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点价等新东西降低价格波动与经营风险、获得稳定收入后,在身边人的带动下,他们也愿意“洗洗脑”,接触一下期货这个新玩意儿,他们也想既会“种好地”,也会“卖好粮”。
据期货日报等媒体报道,大商所2015年就推出了“保险+期货”服务“三农”试点,随后该模式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去年,大商所支持期货公司在东北等7省区40个县市开展了32个“保险+期货”试点,为188个合作社和农场共计8万多农户提供服务,覆盖种植面积195万亩,最终实现理赔4000多万元。今年,大商所又推出包括“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和基差贸易等集多种业务模式、涉及多类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更全面、更深入地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此外,大商所还在这里与黑龙江省大豆协会设立了产业培育基地,要把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模式、理念有针对性地分享给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建立现代市场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看着农民幸福和自信的笑容,我对期货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进一步了解,我愈发激动。与我及下游产品相关的豆粕、豆油期货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以个体来说,大豆在大商所成立之初便上市交易,豆粕期货连续数年位居全球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成交量首位,油粕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内外盘价格相关系数长期稳定在0.8以上。而整体来看,大豆系和棕榈油组成的油脂油料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和工具体系最为健全的板块,而且长期以来交易及持仓规模占据着大商所甚至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1—10月,大豆系和棕榈油期货成交3.2亿手,日均持仓量在292万手,同比增长均超过17%,成交量、持仓量分别占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44%和52%。当前,在中国大豆压榨市场,企业定价已经离不开它们了,如果它们不露面,那么这些企业就不知道如何定价,也就卖不了货了。
优秀的人往往更为努力。市场运行高效、功能发挥充分的油脂油料期货品种不仅是产业服务的先行者,还是期货市场制度创新的重要实验者和导航者。早在1996年,保证金梯度增加制度便率先在大豆品种上推出,2004年豆粕品种在中国期货市场率先推出厂库交割,这一制度为中国期货交割制度的完善及品种的创新开辟了新路。其后,仓单串换、动态升贴水等多项制度在这一品种板块创新实施,大幅降低了交割成本、提升了市场效率。据统计,仅豆粕品种,自2000年上市以来已累计修改合约规则19次。
此外,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大连期货市场的油脂油料品种在农产品领域有着国际化的先天优势。听说,黄大豆1号期货要将像我们这样的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纳入交割范围,这真让我们振奋。我相信,我们将来会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来到中国。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