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
- 积分
- 2929034
- 威望
- 1414553 布
- 龙e币
- 1514481 刀
- 在线时间
- 136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4

|
为了帮企业融资 证监会开始推翻之前的政策
距离当初的再融资新政,才过去了1年半。
11月9日,证监会修改了之前用来限制企业融资的再融资政策,定增募集的资金可以全部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和还债了。
在上市公司可用的融资方式中,公开增发、公开发行可转债、配股等的门槛都比较高,因此定向增发、并购配套融资是最主要的融资品种。
从 2011年到2015年,再融资政策是越来越宽松的。当时对定增几乎没有规模限制,而对并购配套规模限制也从交易总额25%逐步放宽到100%,而且最多可用募集资金的50%来补充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
但 2017年2月的再融资新规,对定增的规模限制为公司市值的20%,而且配套融资一律不得补充流动资金。
失去大规模定增能力的上市公司不再是“小央行”。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的下降,与之伴随的是并购转型能力的下降,进而是估值的下降。如此上市公司也更难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更难进行再融资,陷入了恶性循环。
2016年的时候,全年的定向增发融资额为1.70万亿元,2017年下降到1.26万亿元,同比减少26%。今年更加清冷,前三季度只有7004亿元,同比下降19%。这其中还包括了农业银行的一笔1000亿的定增。
配融融资甚至在7月、9月都是0。
雪上加霜的是,在去杠杆政策下,企业通过银行信贷、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也变得困难。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不用质押股权的方式融资。但股市的长期下跌让这些质押出现大规模爆仓的危机,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面临着重大困难。
这时候,政策才重新放开。
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的募配问答中,取消了对借壳不能进行配套融资、不得补充流动资金的限制,对于募配上限也从公司市值20%改为交易金额的100%。
这次不仅取消了对定增资金的使用用途限制,还把申请发行定增的时间间隔缩为6个月。此前的限制的至少18个月,加上排队轮候的时间,几乎每2年才能定增一次。
总之,一系列政策的核心就是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并为并购重组提供资金支持。但在短短2年内就剧烈波动的政策变化中,要让企业、投资者恢复信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