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服务新模式 加大信贷倾斜力度 综合施策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 UID
- 2
- 积分
- 2946407
- 威望
- 1423240 布
- 龙e币
- 1523167 刀
- 在线时间
- 1379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27

|
开创服务新模式 加大信贷倾斜力度 综合施策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10月以来,中央及相关部委密集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措施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家表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化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加快中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发挥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作用,不断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功能。此外还要抓紧制定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11月2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启动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试点工作,并成功达成了首批信用保护合约,这是沪深证券交易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政策部署,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积极研究推出的交易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开创了券商服务企业客户的新模式,将显著增强券商承销机构服务企业客户、特别是民营企业客户债券融资的能力。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出现经营和融资困难,民营企业债务违约有所增加,部分市场主体对民营企业风险规避情绪较重,对民企融资存在一些非理性行为,民企融资环境亟待优化。据了解,今年10月以来,中央及相关部委密集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措施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债券违约多发
民企融资情势的严峻,从债券违约的情况可见一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今年已有1289只债券发行成功,计划发行规模为1.16万亿元,实际发行达1.26万亿元,较计划发行有所增加,可见今年以来公司债和企业债融资总规模并不小。
从发行债券的企业类型看,地方国企遥遥领先,合计发行750只,融资规模6961.16亿元;紧随其后的央企发行了237只,融资规模达3202.9亿元,平均单只融资额最大。民营企业发行了226只债券,融资1573.5亿元,是国企和央企总融资额的15.5%。
尽管民企发行规模较国企要小得多,但债券违约却时有出现。今年前9个月,共发生债券违约93起,创下历史新高,违约债券余额866.56亿元。这些违约债券里,有68只来自民营企业,占比73%,涉及违约余额650.7亿元。
西北大学金融系主任王满仓表示,民企债券融资数量少,违约规模却相对较大,除了本身的经营风险外,融资环境的影响也不小。特别是一些过去依赖“影子银行”融资的民营企业,必然面临表外融资转表内的阵痛。
多因素掣肘
全国工商联对今年民企500强的一项调研显示,用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前三大影响因素。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与国企相比,社保缴费民企压力相对较大,国企尤其是上市国企在五险的缴纳过程中欠缴的情况相对较少。
分析人士认为,民营企业困境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民企经营成本上升,而终端需求走弱,导致民企盈利能力走低,相较国企表现出明显劣势,这是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避之不及的根本原因,需要实质性的减税降费发力。
二是当前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偏好下降,不良和浮亏压力都在加大,在整体风险敞口扩大的情况下,央行提供资金的杠杆效应受限,比如谁愿意作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卖方”就是个问题,银行理财入市的意愿也很难被激活。
三是目前金融市场建设仍相对滞后,譬如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定价上就面临着很大困难,因为目前债券违约率和历史清偿率这些定价标准本身就很模糊、且一直缺乏透明的信息。
多方出手开“药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方纷纷出手支持民企融资。10月20日,国务院金稳委召开第十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会议指出,要在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10月30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取得阶段性进展进行了解读。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从发展战略、市场定位方面,把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大信贷倾斜力度,在新增贷款当中不断提高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授信的比重。
10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进一步要求研究解决民企、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对此,不少银行机构开出“药方”。如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制定民营企业专题授信政策,不断强化授信政策支撑,有效引导资源配置,适度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容忍度,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11月4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将抓紧制定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减税降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高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能力,建立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克服眼前的困难。工信部将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放宽民间资本在电信、军工等领域市场准入。未来还将鼓励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计划3年培育600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王心昊李程)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