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68985
- 威望
- 1384520 布
- 龙e币
- 1484465 刀
- 在线时间
- 130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14
|
市场主体看好玉米后市
记者 邬梦雯
又至东北黑土地收获季节。今年以来,因生长期受春旱、夏季低温多雨影响,新玉米产量出现下降预期。进入收割期后,新季玉米产量及质量成为市场热议焦点。同时,受9月霜冻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大豆的相关情况也为市场广泛关注。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东北大豆、玉米生长及收获情况,10月15—20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大商所2018年黑龙江秋季考察团深入黑龙江东部大豆、玉米主产区进行实地调研。
大豆田地“身影”难觅
10月15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黑龙江秋季考察团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向东,走访鹤岗、富锦、友谊红兴隆、密山、牡丹江等地。由于正处于集中收割末期,途经的大部分土地都已收割完毕,因此,在为期五天的调研中,考察团只看到一处还未收割的大豆田。通过走访调研,记者了解到大豆田地“身影”难觅,主要是收益低和销售难。
“据我所知,我们宾县周围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种大豆的很少。因为6毛一斤的玉米比种大豆合算,而且我们这里大豆产量较低,不适合种大豆。另一方面玉米好卖,销路广。”宾县海艳谷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海勤如是说。
收益高低是农民选择种植品种的首要考量指标。2017年秋季黑龙江大豆、玉米上市后价格走势明显分化。大豆价格平开低走,市场成交低迷;玉米价格平开高走,而且市场交投活跃。尽管农民拿到的大豆种植补贴高于玉米,但最后玉米的种植收益仍高于大豆。为鼓励农民种植大豆,4月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发文,2018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将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标准要高于玉米。但由于政策出台时间晚于农民准备生产资料的时间,因此政策影响较为有限。
“除了收益之外,售粮便利性影响也不容小觑。”华泰期货分析师范红军表示,2016、2017年政府引导农户改种大豆,但未能有效刺激国产大豆消费,使得大豆销售相对困难,而玉米持续处于补库存周期,玉米购销相对畅通。此外,轮作管理对于种植面积也有一定影响,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如集贤县轮作管理比较严格,当地2016年开始改种大豆,今年需要轮作种玉米,这也提高了玉米种植面积。
通过走访各地农户,综合了解产量、价格等,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韩子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农户收益上来看,今年小型贸易商直接从农户手中收的玉米价格在0.55元/斤左右,按每公顷产量12—15吨计算,不包括补贴在内,农户每公顷收益在2200—5500元,换算到每亩收益在150—370元之间。大豆的收购价格在1.65元/斤左右,按每公顷产量4000—6000斤计算,在不包括补贴的情况下,农户种植大豆每公顷收益在-2400—1000元之间,换算到每亩收益为-160—70元之间。“从测算结果来看,每亩大豆补贴要比玉米高出300元,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才会增加。”
在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看来,未来黑龙江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将取决于政策。“大豆种植面积不及预期,主要是受种植收益的影响。未来种植面积的调整主要取决于政策变化。若种植大豆的补贴增加,则明年大豆种植面积可能会扩大。”
此外,黑龙江地区未来种植结构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水稻上。“玉米临储改革以来,玉米种植收益总体下滑,而水稻受临储收购价支撑,种植收益显著高于大豆和玉米。据了解,当前,黑龙江各地“旱改水”较为普遍,但这导致了河流下游水位下降,带来生态问题,同时稻谷临储库存庞大,与玉米市场类似。”范红军说,未来要关注水稻方面是否出现政策调整。
多地玉米量质齐升
4月以来,东北玉米产区出现干旱,旱情蔓延最直接的影响是春播推迟以及出苗率下降。不过,期货日报记者在考察过程中了解到,今年春旱对于黑龙江东部地区玉米产量影响并不大,且东部地区玉米单产总体还有所提升。虽然5—6月春旱出现,但由于东部地区多处于三江平原腹地,各地河流分布较多,水源相对丰富,加之5月下旬迎来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影响,因此春旱对于当地的玉米产量影响相对受限。
“各地产量呈现分化态势,以考察路线划分,从密山回程到哈尔滨这一段单产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更多地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受春旱影响相对较大;哈尔滨周边如宾县产量持平略增,春旱对玉米出苗产生一定影响,但后期雨水充沛,单产总体变动不大;两者中间即佳木斯到密山段单产提升幅度较大。”范红军表示。
宝泉岭山林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向东反映,宝泉岭周边地区玉米单产能达到13.5吨/公顷,对比去年的12.5吨/公顷,增产幅度在8%左右。集贤县保安村的周宝金等三家农户正在地里忙着收割,这三家农户共种植600—700亩玉米。据周宝金介绍,今年玉米单产有所提高,将由去年的11吨/公顷增长至今年的13吨/公顷,增幅接近20%。此外,萝北县名山农场下属一个合作社则反映其今年玉米平均单产在13—15吨/公顷(潮粮),去年为12吨/公顷左右,增产幅度在8%—25%。友谊县农户反映当地玉米单产在12—15吨/公顷左右,较去年增加2吨/公顷左右,增幅超过15%。
另一方面,除了产量有所增加之外,玉米质量也有所提升,东部地区玉米容重普遍在700以上,部分地区达到720;大部分地区的潮粮水分在30—35之间。
9月7—9日,一则霜冻导致东北大豆减产的消息被市场广泛热议。此次调研重点之一正是考察黑龙江大豆是否受到霜冻影响而减产。事实上,记者调研发现,今年黑龙江东部地区受霜冻影响小,大豆产量与去年差别不大,每公顷产量普遍在4000—6000斤。不过,在单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种植面积下降比较明显,因此大豆总产量相对下降。
作物种植成本增加
期货日报记者在考察中了解到,今年种植成本各分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呈现区域分化特征。农垦土地租金相对稳定,农垦及其周边地区地租上涨不明显,更多是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和柴油价格上涨;而地方种植成本的上涨则更多源于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在上一年度玉米价格上涨带动种植收益增加的情况下,各地地租价格上涨幅度显著高于生产资料。
集贤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集贤县土地承包费用大幅提升,从去年的300元/亩大幅上涨至567元/亩,涨幅接近90%。生产资料成本略有提升,大豆种子成本从33元/亩提高到40元/亩,玉米种子成本从43元/亩提高到67元/亩,增幅均在30%以上;人工及机械费用分别从119元/亩、137元/亩提高至133元/亩和157元/亩,增幅接近10%;农药与化肥成本增幅相对分化。综合下来,集贤县大豆和玉米种植成本较2017年增幅均超过50%。
种植成本的增加,对于新粮价格有较强的底部支撑。截至目前,黑龙江东部地区玉米收购价呈现“高开低走再回升”态势。据范红军介绍,玉米上市之初,贸易商基于看涨预期,收购价多在1300元/吨(潮粮,折合0.65元/斤),随后由于南北方港口现货价格走弱,带动产区价格持续回落至1200元/吨(部分地区下跌至0.58—0.59元/斤)。
“另一方面,临储玉米库存逐年减少,市场预计明年拍卖结束后临储库存基本清零,未来玉米市场供应量减少,因此市场对后期的玉米价格看涨预期较强,这也是致使今年开秤价同比有所提高的原因之一。”新湖期货分析师孙昭君说,通常来说,玉米收购旺季一般从每年9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12月,其中集中收购时间在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农垦地区收割相对较早,10月中下旬基本已经完成收割,贸易商收粮进度较快。“整体来看,今年收粮进度比去年稍慢,在种植成本上升情况下,农民‘赌涨’惜售心理较浓。贸易商收购价大多在0.59—0.6元/斤,9月下旬新作刚上市时收购价比较高,之后下滑,当前价格基本稳定在0.59元/斤左右。”韩子祥说。
贸易商收购的玉米烘干后再出售。“0.59元/斤左右收购的潮粮,烘干之后的成本大约在1560—1600元/吨——距离港口远的地区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成本也相对较低。由于燃煤成本上升,今年烘干费大多在80—85元/吨,较去年上涨10—20元/吨。东部地区发往辽宁锦州港的运费大约在200—240元/吨,贸易商到港成本在1780—1840元/吨。目前港口玉米价格为1810元/吨左右,贸易商发货利润很低,部分产地价格与港口价格倒挂,因此目前贸易商大多囤货赌涨,在有利润的情况下才会出售。新粮发运量比较少,现在往港口发货的大多是库存或者今年拍卖的陈粮。”韩子祥表示。
据林向东介绍,宝泉岭地区周边的贸易商对后市相对乐观,其认为中下游需求良好,而临储玉米库存逐步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后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源于华北和东北深加工企业的收购,带动当地玉米最高涨至1720元/吨,但今年这些加工企业库存较多,预计后续价格上涨幅度将受限。”
“市场普遍认为陈粮受临储拍卖底价支撑,下跌空间受限;新粮方面,因市场普遍预计远期供应缺口扩大,而临储库存大幅下降,看涨预期依旧强烈,这也体现在期货远期合约升水结构上。”范红军对记者说,目前玉米市场呈现“远月升水近月,近月升水现货”的格局,表明市场看涨玉米远期价格,这主要是基于未来供应缺口的预期。在此背景下,做多时机主要集中在市场补库阶段,做空时机主要是供应大幅增加或需求大幅萎缩。目前新作即将集中上市,而临储巨量成交后尚未大量出库,转为新作物年度库存,因此需关注中下游补库来化解新作上市的压力。
而在王娜看来,未来短期玉米价格将承受一定压力,主要是新粮集中上市导致供应放大。
贸易、深加工企业焕发活力
今年,临储玉米去库存成效显著,深加工利润持续向好,产能稳步提升。在临储玉米去库存背景下,黑龙江地区玉米贸易企业及深加工企业均焕发活力。其中,深加工企业开工率高企,贸易企业贸易量逐步提升,甚至有一些深加工企业增加贸易板块,民营储备粮库转型变身贸易商。
孙昭君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今年临储玉米的开拍时间比去年提前一个月,但接近1亿吨的拍卖成交量,确实比开拍前大部分市场主体所预期的要多,这将直接导致新粮食年度结转库存增加,而后续拍卖周度成交率提升也体现了市场囤粮看涨意愿。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今年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的库存都比去年有所增加。据了解,东部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为淀粉厂和酒精厂,近两年来因为玉米陈粮价格低,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丰厚,东部地区有很多新建投产的淀粉厂和酒精厂,周边地区的大部分玉米会被产能大的企业收购。
据中国淀粉工业企业协会统计,2017年东北拟建玉米加工企业16家,加工产能2380万吨;在建企业11家,在建产能1480万吨。2018年玉米深加工产能项目陆续上马,预计全国深加工在建、复建、计划扩建、即将投产产能,带动玉米消费增加2200万吨。预计2018—2019年,中国工业玉米消费将达到8.5千万吨。另外,受酒精利润迅速增长刺激,玉米酒精产能将迅速扩张。未来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将扩张的说法在此次调研中得到了印证,一些企业表示,黑龙江地区部分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陆续投产。
“如果不考虑临储拍卖供应,国内玉米整体存在供应缺口,但由于目前临储玉米库存均位于东北地区,拍卖成交后的运费成本更低,因此东北地区拍卖临储玉米存在天然优势,近两年来竞争优势相当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临储玉米库存去化完成之后,随着行业整体产能的扩张,后期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或面临较大考验,预计在2019年之后。”范红军表示。
事实上,在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后,玉米价格波动加剧使得大型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对于他们来说,机会增多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要更好地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还可以利用期货市场为现货的采购及库存做一定的保障,提供一定的价格参考。”王娜说。
另一方面,随着临储去库存的推进,前期为临储代收代储的库容释放出来,使得仓储租金下降较多,而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利用自有或外租仓库做大贸易量。在孙昭君看来,社会库容的释放,或增加市场主体存粮的时间,将在更长时间段通过市场价格来调节玉米供应。
“对于贸易企业而言,目前市场看涨预期强烈,各环节积极补库,这会导致某些时段现货上涨不及预期,如今年临储拍卖之后,南北方港口现货价格低迷且长期倒挂。在此情况下,建议贸易商积极参与期货套保,做好现货库存之后,择机在盘面套保,规避现货价格上涨不及预期的风险。”范红军说。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