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表便是“道指黄金比”走势图(Dow-Gold-Ratio Chart)。所谓“道指黄金比”,即用道琼斯工业指数除以金价所得的比值。如果把道指本身理解为“一份道琼斯指数,价值多少美元”的话;那么道指黄金比的意义,就是“一份道琼斯指数,价值多少盎司黄金”。用美元描述的道指,并不能反映经济的整体状况,因为美元自身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过程之中。可以想象,如果股票指数上涨了500%,而同期通货膨胀高达1000%,那么经济实际处于衰退,而非扩张。但黄金是诚实货币,几千年来一直拥有稳定的购买力。用黄金衡量道指的好处,在于完全摒弃掉了通货膨胀因素,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描绘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 1900年迄今,道指黄金比经历过3个顶和2个底:
顶点1:1929年大萧条前夕,道指黄金比为18:1 1929年9月3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盘中创下386.1的高点,那时美国实施的是金本位,金价为每盎司20.67美元。道指黄金比与股市同时达到极致,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极度乐观,以致疯狂。那时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接踵而来的将是一场灾难。 底点1::1932年7月,道指黄金比跌至2:1 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萧条已长达三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几乎跌去90%,从386点一路狂跌到40点,此时一份道指甚至不足2盎司黄金。市场的悲观情绪可见一斑。 顶点2:1966年,美国经历了战后的高速发展期,道指黄金比达到28: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在此期间甚至实现了GDP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966年首次突破1000点大关,当时1盎司黄金的价格是35.40美元,道指黄金比超过了28,这是一个历史新高。
底点2:1980年,道指黄金比达到1:1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开始陷入滞胀。1971年8月19日,尼克松总统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不再允许外国央行用35美元/盎司的价格支取美国财政部的黄金。这等于公开撕毁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开始大幅贬值,而金价扶摇直上,由35美元/盎司,飞升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上涨了23倍。与此同时,股市却一直在800 ~ 900点之间徘徊。道指黄金比最后跌破1932年2:1的低点,直至1:1,即一份道指合约仅价值1盎司黄金。 顶点3:1999年,互联网泡沫泛滥,道指黄金比创下44:1的新高 上世纪90年代,得益于信息产业革命与全球化,美国经济又经历了一次高速增长,这一时期被西方经济学家誉为“新经济时代”。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兴起,投资者趋之若鹜。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道指也在1999年3月12日首次突破10000点大关。反观黄金,自1980年以后便步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那时,人们讨论最多的是应该买入哪只科技股,而黄金却乏人问津。但正如1929年所发生的那样,反转只会在市场极度乐观时来临。
1999年迄今~
无独有偶。当互联网泡沫达到极致之时,黄金市场却传来了利好消息。1999年9月26日,欧洲14个国家央行加上欧盟央行,在华盛顿联合签署了《央行售金协议》,规定在此后的5年中,签约国每年只允许抛售400吨黄金。这一事件标志着黄金20年熊市的结束,自此金价开始起飞,而道指黄金比急剧下滑。截止目前,该比例由1999年的44:1,跌到了2011年6月6日的7.8:1,现在的道指为12089点,金价为1542美元/盎司。 仔细观察道指黄金比走势,我们发现,三个顶点中的每一个都比前一个高出约50%: 18(1929年)→ 28(1966年):增长55% 28(1966年)→ 44(1999年):增长57% 而第二个底点约比第一个低50%: 2(1932年)→ 1(1980年):减少50% 这样,如果我们把三个顶、两个底相连,可以画出一个扩散三角形。这预示着,目前7.8:1的道指黄金比远未触底,这个数值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测试前期底点1:1,甚至跌至0.5:1(比前一个底点再低50%)。 因此,虽然我们无法知晓金价还会上涨多少,但我们很有把握的是,道指黄金比会再次达到1:1,也就是说,1份道琼斯指数价值1盎司黄金。目前道指在12000点左右,黄金在1500美元。如果美国继续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阻止股市下跌,那么黄金将上涨至12000美元/盎司,甚至更高;若美国中途放弃量化宽松政策,那么道指下跌,金价上涨,最终两者也会在中途相会。这个点位,或许是:道指跌至5000点,黄金涨至5000美元/盎司。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告诉人们:世间没有永远的繁荣,也没有永远的萧条。在经济繁荣期,持有股票和房产可以分享增长硕果,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可是一旦非理性繁荣的泡沫破灭,经济陷入衰退,那么只有握紧硬通货才是“硬道理”。 当然,我们不会永远拿着黄金。当经济走出衰退的阴霾,当道指黄金比重拾上升趋势的那一天,我们就会出手,用这些黄金购买更多的股票。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试想,如果您的祖父: 在1929年卖出一份道指合约,买入18盎司黄金(18:1); 在1932年用18盎司黄金,买入9份道指合约(2:1) 留给您的父亲。您的父亲: 在1966年卖出那9份道指合约,买入252盎司黄金(28:1,9×28 = 252) 在1980年用252盎司黄金,买入252份道指合约(1:1) 留给您。至此,您祖父的一份资产,到您这里已经翻了252倍,这还不考虑道指合约按美元计价的名义价值增长(1929年,道指为386;目前的道指为12000)。如果您从1999年就开始放弃做股票,而买入黄金的话,您手上应该已经有252×44 = 11088盎司黄金了,等到道指黄金比回归1:1的那一天,您将拥有11088份道指合约。 上一轮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将近50年(1932年至1980年)。如果历史会重演,那么下一次道指黄金比的底点应该发生在2030年左右。您现在要做的,就是买入并长期持有黄金,然后让您的孩子在2030年的某一天重入股市。 当前的经济环境,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居高不下的CPI,不断缩水的购买力,令人咬牙切齿的负利率,无一不在提醒我们:通货膨胀正愈演愈烈; 欧债危机、美债危机,股市、楼市、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趋缓的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似乎又在暗示:通货紧缩的阴霾趋之不散。 有关通胀和通缩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有一点往往为人所忽视:所谓“通货”,指的是流通货币。资产对某一种货币“膨胀”,对另一种货币却可能“紧缩”。当某位专家做出通胀或通缩结论的时候,至少要说清楚是对哪种货币而言。不提货币,单纯讨论“通胀”还是“通缩”,毫无意义。 21世纪,我们不知不觉已走过十年有余。多数分析师认为,这是全球化的十年、高速增长的十年、繁荣的十年,至少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是如此地欣欣向荣,而人们所感受到的通货膨胀则是不得不付出的“繁荣的代价”。 然而,这一切可能都不过是幻觉,真实的经济或许从来就没有增长,甚至一直在衰退,所发生的只是财富转移。如果用纸币来表示价格,那么毫无疑问,所有的资产与消费品都在上涨;但是对中央银行无法印刷的诚实货币——黄金而言,则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了——各国股市这十年来对黄金的价格都在下跌。也就是说,以黄金作为“通货”,这十年来全球经济发生的是通缩,而非通胀。
图1 图1清晰示出了各国股指的“黄金价格”走势,即用名义股票指数除以金价所得的比值,再用汇率经折算后得出,它代表“一份股指价值多少盎司黄金”。如果2000年为100,那么在11年后的今天: 美国标普500指数跌至14.8,跌幅85.2%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至14.54,跌幅85.46% 日经指数跌至10.79,跌幅89.21% 恒生指数跌至20.34,跌幅79.66% 上证指数跌至34.75,跌幅65.25% 尽管各国股市的名义价格都曾在这十年间创出新高,例如在2007年,标普500指数曾创下历史高点1576,恒生指数创下历史高点31958,上证指数急升至6124,但以黄金计价的股指却都因金价上升得更快而黯然失色,不涨反跌。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各国股指的名义价格也追随其黄金价格大幅走低,直到2009年后随着政府救市才企稳反弹,但依然不改其对黄金的下跌趋势。 纵观股指名义价格与黄金价格(注:这里的“黄金价格”是指以黄金计价的股指价格,即“股指黄金比”,而非黄金本身的价格,下同)之间的关系,不难研判我们当前所处的宏观经济形势。依二者之间的涨跌关系,可以划分出四个象限,如图2所示:
图2
第1象限:股指名义价格与黄金价格联袂上涨 1980~1999年,真实的经济繁荣。储蓄充沛,投资需求旺盛,公众整体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稳步增长。美国处于被称为不愠不火的“金发女孩时代”;金砖四国崛起 第2象限:股指的名义价格上涨,黄金价格下跌 2000~2008年,虚假繁荣时代。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光鲜亮丽的经济外表之下其实暗藏着深层次危机。利率超低与纸币超发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GDP增长主要来自货币刺激与政府主导的投资,这就好比打催产激素,虽“见效快”,但会导致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随着纸币通胀肆虐,真实的储蓄(多数人的购买力)被渐渐掏空、透支。以黄金计价的股指下跌,正说明投资过度、真实储蓄不足。纸币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财富转移,即多数民众的购买力被逐渐转移到了少数人手中,因此虽GDP总量平稳增长,民众幸福感并未同步增加。财富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国有企业等能够优先接触到贷款的实体。 第3象限:股指名义价格下跌,黄金价格上涨 2008年~2009年,这一状况比较明显。该现象说明纸币的购买力超过黄金,即金价下跌。央行可随意发行的纸币,需求超过黄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债务清算。由于在法律上,债务均以纸币结算,因此当债务危机爆发,企业急需现金偿债的情况下,纸币会受到青睐。但是这只会是短期现象,一旦债务危机告一段落(无论是破产清偿,还是政府注资),纸币便会重新回归贬值通道。若政府用印钞票的办法注资救市,则重新进入象限2;若放任破产,则进入象限4。 第4象限:股指名义价格与黄金价格同时下跌 这种状况一般只有在负责任的货币制度,如金本位下才会出现。政府优先维护币值,而非金融稳定,因此放任企业破产,直至债务清偿结束。在当前的货币体系下,此阶段会非常短暂,因为政府一般无法容忍经济自由落体,总是倾向于用纸币通胀的方式“消化”不良债务。这就导致很快再次进入象限2。 经济衰退的真实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大量不良投资无法得到彻底清算。一般而言,只有自由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才能完成清算。在有效的清算过程中,投资和消费应暂时被遏制,储蓄得到鼓励。遗憾的是,若由政府主导清算,则会进入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鼓励投资和消费,用通胀和低利率惩罚储蓄者,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经济反复在象限2与象限3之间摇摆,最终彻底破坏纸币的信用,发生恶性通胀,届时股指的名义价格将完全失去意义。例如,津巴布韦股市单日涨幅经常超过200%。 很明显,除非宏观经济进入象限1,您都应该选择投资黄金,并远离股市。而进入象限1的前提条件,是回归自由市场和小政府,即“国退民进”。至少在目前,我们看不出这样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