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巴菲特1956-1999

巴菲特1956-1999



wangdizhe(北仪小孩)

1956年,巴菲特离开格雷厄姆,带着14万美元,回到奥马哈 。。。当时巴菲特25岁,2孩子。。。全美平均收入大概3000美元,所以他这笔钱基本是一个普通美国人47年收入的总和。。。换算一下吧,比如现在中国人平均年收入5万元,乘以47的话,就是235万人民币。。。

也是在1956年,开始代客理财。。。

1957年,美国经历二战后第一次经济衰退,巴菲特年化收益31%

1958年,基本上年化收入40.9%,道指全年累计上涨34%。。可能心情不错,也是这1年,它花了3.15万美元,买了奥马哈那个房子

1959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年化25.9%。。。1960年,巴菲特年化收益22.8%。。1956年不是完整年,所以1957-1960年,老巴累计收益大概140.6%,年化大概24.5%。。。所以一是能力强,二是运气也好,赶上二战之后,经济走强。。。这4年没一年赔钱,所以客户一下子就多了。。。但是随着钱多,如何保持收益水平,也成了老巴的新烦恼。。。

1961年,肯尼迪上台,老巴年化收益45.9%。。。同时这一年他首次成为百万富翁(102.4万美元)。。。这个时候老巴已经很有钱,因为那时候的100万美元,差不多等于现在的1700万美元。。。他才31岁啊,所以根本不是很老就有钱的,进入市场前5年就很猛。。。。

1962年,把办公室搬到现在所在地,同时开始雇佣第一个员工(不是光杆了),当年收益13.9%,入行之后第一年,年华低于20%,但要知道当年道指是-7.6%,所以也很厉害了。。这年老巴资产137.74万美元。。同时也是这一年,首日买入伯克希尔哈萨维(本想玩个捡烟蒂,但后来跟了自己一辈子)

1963年,年化收益38.7%,到年底时候,巴菲特私募规模,达到大概1745万美元(首次超过千万美元),老巴身价239.28万美元。。这一年看准美国运通的“色拉油期货爆仓危机”,乘机大量买入运通。。。买股从来都是逢低买

1964年,老巴父亲去世,可能情绪受到影响,买入大量买入伯克希尔,年度收益27.8%

1965年,正式控股伯克希尔,这年收益47.2%,创出入行以来新高啊,同时底气足了,又雇了一个员工(一共2员工,真够省的),另外公司办公面积扩为84平米。。。注意下,这年巴菲特管理资金规模是4365万美元,个人身价685万美元,才35岁,已经是巨富了(合现在的5300万美元,也就是达到现在高腹水的标准了)。。此时老巴已经意识到格雷厄姆那套,随着规模提升,可能会玩不转(投资收益率会随着规模上涨下降)。。

1966年,是熊市,道指跌了15.6%,但老巴挣了20.4%,跑赢道指36个点,创出从业以来跑赢道指的新高啊。。这个时候即便低调也不行了,36岁开始被金融圈和媒体圈发现并重视。。。此时他的基金开始限购,因为规模上来,难度上来了。。

1967年,年化收益35.9%,虽然收益很不错,但涨得太多了,老巴压力很大,找不到可投的东西了。。。。。这再次说明,低买的重要,没安全边际心里就发慌。。所以老巴索性买了1600万美元的短期美债(其实和现在拿着千亿现金的逻辑一样)。。同时也是这年,出价860亿美元手收购2个保险公司,伯克希尔保险帝国起步。。。这是冲着存浮金去的。。而且也是这年,伯克希尔进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分红,但很快就后悔了,所以以后就不分了。。此时老巴已经在考虑清空私募,也开始受到费雪和芒格的影响

1968年,受益于重仓股美国运通股票上涨,全年收益58.8%,创出出道以来年化绝对收益率新高(也是历史第二好成绩,第一是1976年的59.3%),而且管理规模也第一次超过1亿元。。。所以呢,不用对那些动不动年化就翻倍的人抱有任何羡慕,在股市的核心是“攻防一体”,而且是“防守带动进攻”的,也就是不用年化很高,核心是大盘回调的时候,不要轻易亏损。。。

1969年,尼克松上任。。。老巴忙着变现,清算基金,结束私募生涯。。。以后主要就玩伯克希尔这个投资平台了。。。在这一年。。。其实老巴想变种活法,第七就是代客理财13年,身价也2650万美元了。。。

1970年,从这一年开始,老巴不再对标道指,而是开始对标标普500指数。。。由于是弄伯克希尔了,不是私募了,所以也从《致合伙人信》变为《巴菲特致股东信》,也就是从基金经理变为董事长了。。。年化收益率大概12%,但是特别注意的是,此时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变了(因为不是私募净值了),而是当年伯克希尔归母净利与公司年初净资产值的比率。。。所以实际上,纯净值比较就到1969年末,后面的控股伯克希尔时代的年化收益率并不是投资者一般意义的那种样子。。。

1971年,老巴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盘尼斯林过敏,差点送了命。。。老巴和媳妇苏珊婚姻开始出现问题,年收益率16.4%

1972年,股市持续上涨,老巴加大了债券配置,但这年买下了喜诗糖果,2500万美元搞定的。。。没这笔的话,就没1988年买可口可乐。。。通过喜诗糖果这一次收购,让其明白了买好公司的意义。。。。另外也是这一年,出了一本《超级金钱》的书,这是老巴第一次被人写进书籍里面,在全美有一定知名度。。全年收益率21.7%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大涨,标普500指数全年暴跌14.8%,伯克希尔股价微跌2.5%。。。。但其实老巴认为这是它操盘伯克希尔以来的最佳进货良机(之前觉得股票太贵),所以明显是择时的。。。他开始抄底,而且还发行了2000万美元债券(利率8%)来抄底,等于是上杠杆玩。。。最著名的就是买了华盛顿邮报(成为第二大股东)。。。大盘暴跌时,这一年老巴收益率为4.7%。。。

1974年,标普500指数全年暴跌29.7%,这是仅次于2008年次债危机的年度美股跌幅。。。这年也是查理芒格的至暗时刻,芒格管理的基金1973年暴跌31.9%,1974年暴跌31.5%,而且2年都大幅跑输美股大盘。。。而老巴呢,1974年进入华盛顿邮报董事会。然后由此进入美国顶级金融圈。。。看到股票暴跌,他开始兴奋,说出了“闯入女儿国”那个梗,这年如果看老巴收益率(也就是伯克希尔净资产增长)是5.5%,但其实由于熊市,伯克希尔股价全年暴跌48.7%。

通过1973和1974年,可以看出来,一旦遇到熊市,老巴的股票也暴跌甚至也会腰斩,所以好股票也会暴跌,应对这个只能通过仓控或者股债均配来解决。。。

1975年,其实美国经济不太好,但股市出现超跌反弹,标普500指数大涨31.5%,但伯克希尔全年仅涨了21.9%(主要是保险业务拖后腿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老巴注重防守。。同时那年,老巴还被sec调查(维斯科公司收购案涉嫌违规)。。。另外在这年的股东信里面,45的老巴首次提出“长期持有”的想法,明显是受到费雪和芒格的影响。。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卡特当选美国总统,标普500指数上涨19.1%。。。由于芒格做过律所,所以打官司在行,sec撤退对于巴芒二人的起诉。。。同时也是在这一年,通过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牵线搭桥,老巴开始接触盖可保险。。。这一年老巴的重仓股盖可保险和华盛顿邮报大涨,所以他创出生涯最高年华收益率,是59.3%的净资产增长。。。。其实伯克希尔股价涨的更多,一年涨了129.3%。。。也是这一年,老巴开始登上斯坦福商学院的课堂,开始授道解惑了。。。但同时估计有件事情让他难忘,就是老师格雷厄姆去世了(82岁)。。。

1977年,妻子要和老巴分居,但没离婚。。。年化收益率31.9%,伯克希尔股价也历史性突破百元。。情场失意,股市得意。。。从1977年之后,股东信质量提升,因为《财务》杂志的编辑卢米丝成为“御用编辑”。。

1978年,老巴年化收益率24%,标普500指数全面仅小涨6.4%。。。老巴基本上全年持股没动,对投资伯克希尔纺织业进行反思(护城河低,负债率高)。。。这年的股东信,第一次公开驳斥捡烟蒂的投资思维

1979年,中美建交,美联储传奇主席保罗沃尔克上台,持续加息。。。。美股却没受到加息影响,全年标普500指数上涨12.3%,老巴年化18.6%。。。。同时这一年伯克希尔正式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股价连续突破300美元,老巴首次体验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滋味。。

1980年,金价暴涨,通胀压力明显,滞涨困扰美国,芒格失去左眼(手术失败)。。。。这一年伯克希尔收益率19.3%,落后于标普50指数,但伯克希尔股价大涨32.8%,年末超过400美元。。。

1981年,里根上台,,开始里根经济学,主要是就是“缩小政府开支+大幅减税+降低赤字+强调自由经济”(和川总理念一致),这年老巴持仓基本也没动。。但伯克希尔年化收益率31.4%,远超标普500的9.7%,伯克希尔股价突破500美元。。。到此时老巴50岁,执掌5.6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关注度依然不高,股东大会几乎没人来。。。这一年的股东信是有干货的,主要是强调“投资就是比较”以及“收益率2倍于国债收益率才划算”(如果具体测算安全边际)。。。

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资金回流美国本土,标普500指数上涨14.8%,伯克希尔全年收益率40%,股价也涨了38.4%。。在这年股东信里面提出“透视盈余”的概念(2018年后,由于美国会计制度改了,所以就没透视盈余概念了),另外认为财报只是评估一家企业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再次提出贵了的股票不能买,以及差异化经营的重要性。。。

1983年,美国控制住了通胀,老巴在53岁生日那天受够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场。。同时伯克希尔持有的连续亏损7年的布法罗晚报,盈利1935万美元。。。这年伯克希尔收益32.3%,股价更是大涨69%,历史首次突破1000美元。。。

这一年股东信,给出针对“账面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思考,基本就是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同时也强调等待机会的重要性,不便宜就不买。。。

1984年,标普500指数上涨1.4%,伯克希尔年度收益13.6%。。。这一年是老巴入主伯克希尔的第20年,他发表了《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超级部落》的著名演讲。。。在股东信里面强调“股权是一种特殊的债券”,投资就是比较他们未来所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

1985年,美国通胀得到控制,利率下降,广场协议签订,美元有序贬值。。。标普500指数大涨26.3%,这个时候老巴趁着市场上涨,大量减仓股票,所以表现是择时的。。。然后用减仓之后的现金,买了大都会公司18%的总股本,另外整体收购了上市公司科特-费策(和喜诗糖果类似是现金奶牛)。。。伯克希尔这年股价涨了93.7%,突破2000美元,净值增长48.2%,老巴身价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当年的股东信中,老巴强调了自己优势,也就是不是私募,所以不用担心短期表现,可以聚焦长期,而且投资也不受任何限制。。另外强调了股票投资挣钱,就2个方式:第一业绩提升,第二挣价值波动的钱。。。

1986年,里根推出《税制改革方案》,标普500指数上涨14.6%,老巴持仓几乎没动,伯克希尔净值增长26.1%,伯克希尔股价提升14.2%。。。也是从这年开始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人才多了些(首次突破400人)。。这年老巴第一次买了私人飞机,但为了强调性价比,所以弄个了二手飞机。。。

这年的股东信里面,老巴强调只与自己喜欢并尊”的人打交道的重要性。。由于觉得股票很贵了,所以减仓不少,而且买了债券,当年美股炒并购重组,股市虚高,也为1987年埋下伏笔。。

1987年,格林斯潘时代开启,10月19日道指单日暴跌22.6%。。。老巴当时主要持有大都会,华盛顿邮报,以及盖可保险,这3只股票,其他都清仓了。。。但股灾前几天,花了7亿美元买入所罗门兄弟,这笔生意可能是老巴一生最悬的一笔交易,后面要不是人脉nb,可能直接清零。。。伯克希尔全年收益19.5%,而且注意,即便是出现股灾,伯克希尔股价全年上涨4.6%。。股东信里面,重温了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理念,指明价格波动可以利用,并且再次强调“不懂不做”的道理

1988年,标普500指数上涨12.4%,全年伯克希尔收益20.1%,伯克希尔股价大涨59.3%,第一次突破5000美元。这一年买入了著名的可口可乐,其实也买了房地美。。。

在股东信里面,强调了高价买入的危害。。。强调了“经济商誉”优势。。。公开质疑“有效市场理论”。。质疑“股份交易活跃”(认为那仅仅说明换手多),也就是认为缩量才是好,这点合大部分人认知不同,体现出净资产增长及吃息思维

同时1988年11月29日,伯克希尔亿“介绍上市”形式在纽交所上市,就是不发新股融资(不认识ipo),直接将原有股份挂牌交易。。。目的就是为了给股东一个“方便并且价格合理的退出方式”。。。

1989年,通胀提升,利率跳涨。。这点其实和2022年类似,同样美债利率开始提升。。。伯克希尔净资产15.15亿美元,增长44.4%,伯克希尔股价在这年暴涨85%(从4700美元涨到8675美元)。。。再次提到重视价值(其实就是股息+净资产累计+高现金流+高roe)。。并且提示股价涨的快了些,后面不会那么顺的(1990年马上得到验证)。。。同时提到股票上涨,靠2个东西,第一业绩提升(也就是内在价值提升),第二估值修复(属于意外收获)。。同时提醒所谓的“复利效应”,存在“毁灭属性”,也就是系统不支持永久复利下去,这体现出对于投资的敬畏,保持15%的收益率已经不容易。。

1989年,伯克希尔主要仓位是5个:可口可乐(18亿美元),大都会(17亿美元),盖可保险(10.5亿美元),华盛顿邮报(4.9亿美元),房地美(1.6亿美元)

这一年,持仓最大的变化,就是可口可乐的持仓,从1417.25万股,提升到了2335万股。。然后是花了6亿美元,买入吉列可转换优先股(票面8.75%)。。。

在致股东信里面,其总结了“过去25年的错误”。。。并且提出投资绝佳机会在于“伟大企业倒霉的时候”。。投资不挑战七尺铠兰,找一尺的玩。。。世界上存在大量绝好的投资机会,但只要在能力圈之外,就宁可错过,不熟悉不做。。

1990年,是动荡的,日本楼市泡沫破灭,8月海湾战争开启,引发油价暴涨。。。美国股市连涨8年之后出现小跌,标普500指数全面上涨6.6%。。。5月份彼得林奇隐退江湖。。。

伯克希尔账面收益率7.4%。。。但伯克希尔股价大跌23.1%,这也是1974年以来最大跌幅。。。。也就是近26年最大跌幅。。不要忘了这个时候伯克希尔体量比1976年大很多(8700美元跌到6700美元)。。所以老巴也在承压。。。

如果光统计伯克希尔股价,从1975-1990年大概16年,仅有两次年华回调,另外一个是1984年的-2.7%。。。账面价值提升55倍,股价上涨233倍。。

伯克希尔股东会,参会人数历史首次超过1000人(1550人)。。关注的人多了起来,其实这个也和80年代后期美股开始整体走强有关。。。

这一年,6达持仓中,唯一变化的就是对于富国银行的增持。。。需要注意的是,其在解释的时候,特别说了银行高杠杆的挑战,所以“并不喜欢”。。但是认为低估,所以买入的,但是银行股暴跌,买入富国银行,pe不到5倍,另外看重管理。。其实就是三要素“业绩优质+价格便宜+管理出众”。。同时解释了买银行股的原因,是钱太多,也没太好的买,也就是如果这是创业初期,钱很少的话,即便5pe富国,他也不一定买的,主要的担心依然是高负债率。。。

这年股东会上,巴菲特分享了一个又意思的观点,就是对于好公司,希望其股价一直跌,因为分红就够本了,同时可以逢低加仓。。。而且即便自己没钱了,也希望跌,因为可以帮助公司自己用更少的前回购,等于也是自己再买入。。

1991年,1月份,美国对伊开战。。。43天就用科技碾压对手。。。但美国经济走弱,房价降到1982年以来新低。。。美联储1内降息7次(从7%降到4%,比现在麻利多了)。。标普500指数累计26.3%,这一年老巴才被很多美国人所熟知,经常上报纸电视头版。。。但主要不是他的投资年化收益。。而是因为伯克希尔投资7亿美元的所罗门兄弟爆发国债危机。。。这部分后来靠自己人脉关系摆平的。。

全年伯克希尔收益率39.6%,伯克希尔股价全年上涨35.6%。。。巴菲特个人财产首次超过40亿美元。。持仓基本没有变化,超过1亿美元的持仓8个。。。

股东会上,再次强调,看不懂不做,另外介绍了“蔡斯家族”的故事,证明长期主义的意义。。。

1992年,继续降息,从4%-3%,格林斯潘延续“小步快跑”趋势。。。克林顿上来了,标普500指数上涨4.5%,看着不高,但这年日本股市暴跌,欧元货币危机,所以美股是“逆势走强”。。

巴菲特,加仓房地美,富国银行,以及健力士。。同时新买了通用动力,因为冷战结束,军火商股价暴跌,买入是逢低抄底思维。。。。。。全年伯克希尔投资回报率20.3%,伯克希尔股价上涨29.8%。股价首次突破1万美元,美媒大肆报道。。

在这年的股东会上,巴菲特说了一句话“我们专注于长期目标,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重视短期结果”。。。这句话在打脸那些只会说“长期主义”的伪类们。。。核心是对胜率和潜在收益的评估。。。

这年股东大会,说了对价值和成长的理解。。成长是价值的安全边际。。。同时这一年,老巴买股的标准从“机具系盈利的价格”变为“有吸引力的价格”。。。投资因为就是靠自由现金流,以及就可以回本,分红思维。。投机就是靠别人报价,价差交易获利。。。所以不理解现金流和分红,就不理解投资,甚至也不理解实业和生意。。。同时再次强调了安全边际思维的重要。。另外提出了会计知识是必须学习的投资知识。。总结一下,对于投资而言重要的东西就是“财报解读+心态优势+思维通透”。。。

1993年,巴菲特大幅减仓大都会,小幅减仓房地美,增仓富国银行。。。全年标普500指数上涨7.1%,伯克希尔的投资收益14.3%。。伯克希尔股价暴涨38.9%。。63岁巴菲特,80亿美元身价,此时已经是美国商界的名人。。。

也就是老巴名气的快速上涨,主要是1991-1993年完成。。。

这一年的股东会,人数首次突破3000人了。。再次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现金流折现估值)。。重申了市场先生理论,指出聪明的投资者会利用股价的波动,而不是被其指挥。。强调财报分析仅是分析的起点,分析商业模式更加重要。。。资本支出少是优势。。。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美国it浪潮慢慢起来,标普500指数下跌1.5%。。。伯克希尔投资收益率12.9%,股价首次突破2万美元,股价涨幅25%。。。。这个时候,巴菲特投资逻辑,开始被美国金融圈重视,也是这一年,第一本研究老巴投资思想的书《巴菲特之道》开始出现。。。

这年的致股东信,巴菲特继续给股东预期降温,这基本已经成为范式。。。同时,强调即便自己也同样无法避免暴跌的影响,只要有一定仓位,就躲不过浮亏,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仓控才有意义,同时由于没有减仓,扛住浮亏之后,才会有长期收益甚至溢价收益。。提出模糊的正确的概念。。账面价值是你付出的,内在价值是你得到的。。

同时对于自己之前的一些操作进行自我批评(比如投资美国航空暴亏,比如投资大都会的事失误)。。同时警惕“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这句话,很多时候是从a跌倒,要从b爬起来的。。。提出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1995年,7月份美联储继续降息。。7月份win95横空出世,8月份网景公司上市,it科技浪潮逐渐起势。。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37.6%,伯克希尔全年收益率43.1%,股价大涨57.4%,历史首次突破3万美元。。这年也是巴菲特加仓比较多的一年。。最主要的就是23亿美元,收购盖可保险另一半股份,让其退市成为伯克希尔子公司。。。10月份老巴第一次来中国,见了高层(那时候的中国希望引入外资)。。。又出了一本写巴菲特的书《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这年的股东会,其明确提出,收益不错是因为美股大盘涨的好。。并且提出股市如果情绪波动,其实有机会低价买入好公司的,情绪需要利用。。明确指出零售业的难处在于,你的任何创意,对手马上能模仿并且优化。。。但有些生意只要聪明一次即可。。。说明保险存浮金的重要。。同时已再次说明低价买入的重要。

1996年,美股持续上涨,格林斯潘发表“非理性繁荣”的讲话,提醒市场风险。。标普500指数上涨20.3%,伯克希尔收益率31.8%,但伯克希尔股票只涨了6.2%(因为资金都追科技成长股去了),。到此刻,美股连涨6年了,从1990-1996年,累计涨幅106.8%。。。

老巴依然在加仓,小幅增持富国银行房地美迪士尼。。。同时12.65亿美元买入麦当劳。。。15亿美元买入飞安国际公司。。另外,这年发行了伯克希尔b股,1股a股换30个b股。。b股发行价1100美元。。

这年的股东会,说了“确定性”的重要。。夸奖了吉列和可口可乐的护城河优势。。。提出了指数资金投资方式的优势(标普500etf,voo或者spy)。。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下半年日本也出事,日元汇率波动,危机变大。。。但美股没事,标普500指数全年大涨31%。。。老巴大幅减仓麦当劳,另外旅行者集团收购所罗门兄弟,老巴解套了。。。伯克希尔全年收益率34.1%,伯克希尔股价上涨34.9%,股价首次突破4万美元。。。这年有一本书出现,风靡全球,也就是《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文版。。。同时老巴还投资了白银,和原油,以对抗通胀上涨。。

股东会上,再次强调“不便宜不买”,也就是“等好球来才打”的理论。。在解释为何不投资微软的问题上,体现出对于产品价格的提价看不清楚的担忧(很多年后投资苹果的时候,可以看清楚苹果手机的价格走势)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长期资本公司的俄罗斯国债玩脱了,破产。。。加仓了美国运通,清仓麦当劳,,爱如通用再保险,其他基本没动。。。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26.7%,伯克希尔投资回报率48.3%,伯克希尔股价上涨52.2%。。。

这一年股东会,老巴说了一句“我更原因要波动剧烈的15%的回报率,而不是稳定平滑的12%收益率”,值得每个投资人深思。。投资就是配置和选择。。。再次提到大量阅读的重要,投资要趁早,关注企业业绩,提出“发现好企业,和利用这个发现挣到钱差的很远”。。。

1999年,标普500指数年度上涨21%,纳指疯了,全年上涨84.11%。。大家都陷入疯狂。。清仓迪斯尼,减持房地美,其他仓位变化不大。。。伯克希尔全年收益率只有0.5%,自1964年入住伯克希尔以来最低的1年,伯克希尔股价逆势大跌20%,大幅跑输美股大盘,老巴从神变为人。。。

股东会上,基本就是“批斗会”。。。说明自己不会出售1股伯克希尔股票。。。沃尔玛买少了,错过了谷歌。。提出企业利润增速很大程度上与该国gdp增速相关。。。提出疯狂未必很快结束,但终将结束。。

。。。

基本上从1956年开始格雷厄姆自己创业,到1999年,这43年是散户可以较多学习巴菲特投资理论的时间段。。。再往后,由于金额很大,有些中小标的就没不了了,而且还要规避很多监管规则,所以参考意义不大(可能后面,要学的更多的仓库技巧,比如股6债4这种结构等)

1956-1969年合伙公司期间,玩私募阶段,年化收益率大概31%,很猛。。。连续13年3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私募啊。。。

1970年–1999年,大概30年,就是比较值得学的的伯克希尔阶段了,伯克希尔账面价值年化增长率约23.5%,同时标普500指数大概13.6%年化。。年均跑赢大盘10个百分点,而且几乎没有回撤。。

而从2000-2024年,大概8.6%。。。。标普500指数大概9.5%,这部分可学地方很少。。

。。。

最难的其实是一开始玩私募那13年,因为在1957年,1962年,1966年和1969年标普500指数都出现约8.9%-13%的回调,也就是13年里面4年大盘下跌,但老巴还玩出30%收益率,而且没一年亏损。。

第二难的就是整个70年代,刚接手伯克希尔,10年中有5年标普下跌,而且1973年和1974年由于石油危机,产生滞涨,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14.8%和29.7%。。。查理芒格这2年每年亏30%,直接心态崩了。。。巴菲特这2年是4.7%和5.5%的伯克希尔净资产增长,但伯克希尔股价分别下跌2.5%%和48.7%。。。也就是其实伯克希尔股价依然跌的很惨(基本2年跌50%,和芒格差不多)。。。这说明崩盘时候,其实优秀投资者收益也会暴跌,但不降低仓位,甚至逆势加仓。。。整个1970-1979年,伯克希尔年化依然达到了20%,注意这不是净资产,就是纯股价变化。。

所以创业前23年,是最不容易的。。。后面的话,即便有些错误,但随着资金和人脉的铺开,也简单的多。。。仓控稳健,控制回撤,逢低抄底,处乱不慌。。



作者:wangdizhe
链接:https://xueqiu.com/2103206506/32363351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