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现套利(标准套利和非标套利)按照传统的期现套利模式,实际上是在市场上买入可交割的仓单(或者直接 买入现货然后制成仓单),然后等待交割。
标准套利:
如果现货(标准仓单)的价格和未来某一合约的价差比持仓成本(仓储成本 +资金成本+其他成本)高出满意的水平,则可买入现货(标准仓单),抛出远月合 约。持有现货直到远月交割,完成交货。
非标套利:
对于橡胶来说,现货市场非常庞大:我国一年的天胶消费为 400 多万吨。但 是可交割的仓单数在二三十万吨之间。这就意味着你在仓单上可以操作的数量非 常有限。比如说你想做 5 万吨的套利,但是你却未必能够找到 5 万吨的仓单。从 这个角度来说,橡胶的投资商们在传统的期现套利模式之外,另外再发明了一套 期现套利模式,也就是市面上所说的“非标套利”。

非标套利的操作:
当期货价格对现货(混合胶)价格的升水达到一定水平时(具体水平这个难以判定,主要可能是通过经验来判断),买入现货,同时抛出期货。等待期货价格 的回归现货。如果这个合约没能回归,那么就展期,等待下一个合约的回归。当 然,由于展期的时候会有价差存在,因此这里肯定也会同时损失一部分利润。期 货向现货回归的基本逻辑是:期货仓单具有有效期,期货仓单的价格,归根到底 是要接受现货市场的检验,是要流入现货市场的。
非标套利的风险:
尽管我们可以笃信不疑,期货价格最终要回归到现货上来,但是这并不意味 着这种套利模式没有风险。风险之一是来自于追加保证金:由于期货是空头,当 橡胶价格上涨的时候,是需要补足现金作为保证金的。当然,与此同时,现货的 价值也是在上涨的。但是如果在现货市场上的盈利没有转换成资金,则在期货头 寸上的亏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入场弥补,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风险之二是价差不回归。因为非标不能用于交割,所以价差不回归也是情理 之中。但是对于套利商而言,如果价差迟迟不回归,就意味着资金迟迟不能解套, 这也是相当痛苦的一个过程。如果最后扛不住,则要中间认亏离场。(比如说原先 价差是 2000 元/吨,但是后来价差没有回归,反倒继续扩大到 3000 或者 4000 元 /吨以上,那对于套利商而言就需要忍耐了)

我们回过头来检验 1609 和混合胶的套利情况。
期货 1609 相对混合胶的现货升水,在 2016 年 2 月 22 日达到极值,为 2280 元/吨。而在此之后,期货的升水逐步走低。并且在 8 月 12 日以后,期货甚至开 始出现贴水,并且这一贴水逐步扩大,到 1609 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期货的贴水 竟然达到 905 元/吨。
假设说我们抓到极值点,也就是我们抓取到最高点 2280 元/吨,905 元/吨我 们也抓取到,那么整个套利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前提下,获利达到 3105 元/吨。 当时混合胶的价格是 11500 元/吨,在不考虑杠杆的情况下,这个回报率已经达 到了 27%。如果加上杠杆的话,回报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2. 跨期套利对于橡胶市场而言,主力合约是三个,分别是 1,5,9 三个月。因此跨期套利 当然是围绕这三个合约进行展开。(其他合约由于流动性不足,很难作为交易对象 而存在)
1-5 套利
1月和5月,在供应面上面对的形势大体相近。这是因为 1 月到 5 月之 间,国内基本上是出于停割期或者是相对低产期,另外加上需求上也是 相对平稳,供需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 1-5 价差回到正常区 间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也就是 400-500 元/吨之间是一个合理区间。 从历史统计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大致可以看出,1-5 价差回归到 400 元 /吨以上的频率是相对较高的。当然我们仍然不能排除有个别年份 5 月 出现贴水,甚至出现深幅贴水的情况。


1-9 套利
一般来说,1-9 套利可以对应两种方式。一种是反套,也就是买 1 月抛 9 月。 基本逻辑是:由于 9 月受到老仓单的压力,9 月会更弱,而 1 月由于只能交割新 仓单,可交割量要减少很多,另外又加上 1 月是国内的停割期,因此 1 月要更强。 但 1-9 反套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选择入场点和出场点。(比如说当价差超过 1000 元 /吨的时候,是否可以做反套;当价差超过 2000 元/吨的时候是否可以做反套。我 们没有办法找到严格的标准,甚至连历史数据都不够可靠。因为很多历史记录都 在行情的发展当中被打破)即便从理论上来说,1-9 的反套也是有风险的。 另外一种是正套,也就是买 9 月抛 1 月。不过 1-9 的正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交割套利,也就是说在 9 月上把货接下来转抛到 1 月上去。这种模式在目前上期 所的交割制度下是行不通的。因为由于 1-9 价差很大,9 月上能够接到的仓单一 定是旧仓单,无法在 1 月上进行交割的(否则卖家为何不自己在 1 月上抛,而要 把货抛给你呢?)所以如果做 1-9 套利,接下仓单的话,那么这部分货是一定要 转成现货,通过现货市场进行消化。也就是 9 月接下来的仓单就变成了非标。等 到次年期现价差的回归。 我们可以看到,1709 合约最高的时候可以升水老胶(15 年生产的胶)3500 元/吨以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1709 合约的升水在逐步递减。到最后甚至升 水降至 0,甚至还可能出现贴水。

3. 跨市套利跨市套利有两个市场可以借助。其一是日本东京市场,其二是新加坡市场。
我们不妨以日本东京市场作为例子说明。
下图包含了几个变量:
沪胶价格
日胶价格
日胶进口成本(包含关税)
日胶进口成本(不包含关税)

基本假设:
如果日本的橡胶,加上各种成本,进口到中国的价格,都要比上海的价 格还要低。那么日胶相对沪胶来说,必定要跌。
如果沪胶跌到日胶无关税进口到中国的成本还要更低,(这相当于到保 税区进行转口贸易的成本),那么沪胶相对日胶来说,必定要涨。 按照上述两个假设,我们可以画出比价图。变量分别是三个:
A:日胶进口比值:日胶进口成本(包含关税)/日胶(上限)
B:沪日比价:沪胶/日胶
C:无关税成本/日胶(下限)
当B值大于 A 的时候,表示可以做进口正套,也就是说可以买入日本胶卖出 沪胶。因为这个沪胶大于日胶进口成本(包含关税),表示进口有利润。
当B值小于 C 的时候,表示可以做反套,也就是说可以买入沪胶卖出日本 胶。因为这个时候沪胶低于无关税成本,表明在同等情况下,即便是做转口贸易, 我用国产胶的成本都要比进口来得便宜。

新加坡市场同理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