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系列专题将以天气作为主要关注对象,探讨气温、气候等天气指标对甲醇(2529, -33.00, -1.29%)基本面的影响,上一篇文章是本系列的第一篇专题,以火力发电为切入点,分析了气温与甲醇成本之间的关联。本篇文章将结合历史行情,通过水电和供暖两个视角来完善使用天气数据对甲醇成本进行分析的逻辑框架。 上一篇文章《【专题研究】甲醇:天气专题(一)》分析证明了较高或较低的气温会提高社会用电需求,进而带动火力发电需求,最终提高煤炭需求,从火力发电的视角说明气温是影响甲醇基本面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上篇文章仍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对比居民生活用电量变化和动力煤(0, -641.00,-100.00%)日耗可以发现,在22和23年,夏季的用电量高于冬季,但煤炭日耗方面则是冬季多于夏季。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最直观的原因是22和23年夏季温度较往年相比偏高,第二个原因是夏季水电供给会压制火电供给,减少煤炭需求;第三个原因是冬季取暖需求有一部分是通过暖气供暖解决的,可以提高煤炭需求,但无法体现在煤炭日耗数据里。本文将分别从水力发电和冬季供暖两个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天气对甲醇成本的影响。


 数据来源: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
水力发电是我国体量第二大的发电方式,且水力发电发电量的季节性波动较大,在多雨的夏季产电量较高,在枯水季产电量则会明显减少。由于其体量大、波动性高,水电在产电能力较高的夏季可能会压制火电的供给。观察22年和23年水电与火电供应量对比图可以发现,两者总供电量的年度趋势较为一致,表明电力需求的季节性变化较为稳定,在此前提下,23年和22年各月份火电与水电的占比却有所不同,说明两者存在替代性。考虑到水力发电成本较低,因此我们认为水电在这个替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即较高的水电供给会压制火电需求,较少的水电供给会提高火电需求。 图:23年各发电方式发电总量对比 

 数据来源: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甲醇主连与文华商品指数  图:尿素主连与文华商品指数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中粮期货研究院
观察甲醇主连价格走势,22年二三季度出现了一轮先走弱后走强的行情,走弱的核心原因是美联储加息超预期,这也导致了商品期货价格的普遍性下跌。在下跌之后,商品指数呈震荡整理的态势,而甲醇以及煤化工的另一品种尿素
在下跌之后却出现走强的情况。我们下面将试着从天气的视角分析二者在下跌后走强的原因: 水电站的蓄能可以理解为电量的库存,它与上游水量正相关,而上游水量又与降水有关。我们计算了三峡、溪洛渡和向家坝三大水电站所在的省份的日度降水量均值,通过数据可以看出,22年前半年降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年份,而后半年则明显偏低。对应的,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发电量的参考指标)、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的发电量也呈现出二季度高、三季度低的特点。根据上文得出的“水电火电存在替代性”的结论,气温同比较高,电力需求稳定,水电供给二季度高、三季度低会导致火电需求二季度低、三季度高,22年的动力煤日耗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煤炭的供需变化最终体现在煤炭价格上,成为甲醇合约价格上行驱动的一部分。 





 数据来源:ifind,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
综上所述,降水量会影响水力发电量,进而影响火电(煤炭)需求,研究甲醇成本时将气温和降水结合考虑,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具体而言,气温可以视为电力的需求指标,而降水量可以视为电力的水力供应指标,气温和降水量通常在7-8月达到峰值,若哪个指标相比于往年出现异常,则可能会影响煤炭的价格,如22年7-8月降水量明显偏低,而气温同比较高,电力需求较好,而水电供应偏紧,因此需求转移至火力发电。 三 冬季供暖 供热行业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动力煤消费行业,该行业在冬季对动力煤消费量的贡献尤为明显,观察23年各行业动力煤消费量可以看出,电力行业在冬季的动力煤消费量是低于夏季的,而供热行业煤炭消费量在冬季的显著提升导致动力煤在冬季的总消费量能够与夏季持平,这印证了我们在文章第一部分提出的理论。 在2017年底,甲醇合约经历过一次涨幅近30%的上涨,价格最高点达3268元/吨,而导致此次上涨的主要因素就是冬季的供暖需求。为了能更好地体会气温对甲醇成本的影响,下面本文将对本轮上涨进行具体介绍。  数据来源: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甲醇主连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中粮期货研究院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17年我国实施了煤改政策,但当政策执行到17年冬季时,却遇到了能源供需紧张的问题。煤炭是我国产量最高的能源品类,在煤改政策后,很多使用到煤炭的产业链条都转为使用部分供给依赖进口的天然气,在冬季气温下降,居民取暖需求增长的背景下,作为煤炭替代品的天然气需求增加,从下图可以看出,17年及17年之后天然气的进口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而国内天然气的价格指数也在17-18年的冬季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对于甲醇而言,上面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煤、焦炉气和天然气三个制甲醇途径供给受限,且甲醇作为绿色能源,可作为替代燃料,利多情绪在合约价格也有所体现。由于供暖需求旺盛而天然气供需偏紧,为了充分满足居民冬季供暖需求,我国放宽了对煤炭的限制,煤炭消费在18年初明显增长,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我们把供暖行业对煤炭的需求考虑在内,并参考了相关历史行情后,可以很好地看出冬季较低的气温对煤炭需求的提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图:《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部分内容  数据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数据来源:ifind,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
四 总结 本篇专题文章从夏季水电和冬季供暖两个视角出发,加强了“极值气温的出现会提高居民用电需求,进而可能会抬升煤炭价格,也就是甲醇的成本”这一理论的严密性,并且完善了利用天气分析甲醇成本的逻辑框架:除了关注气温外,在夏季还需关注降雨和与之对应的水电供应,7月甲醇供需最差而预期中性或偏强,如果成本抬升就容易形成边际利好,随供需逐步改善,进而形成趋势上行;在冬季则需要结合电力和供暖两个行业来分析对煤炭的需求情况,关注气温的同比位置是否偏低,导致居民用电需求提升,带动煤炭价格进而抬升下游成本。 陈阵 中粮期货研究院 化工高级研究员 交易咨询资格证号:Z0015281
张羽健 中粮期货研究院 化工研究员 从业资格证号:F03130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