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一个月,国内钢材市场经历了今年第一轮真正意义上的下跌行情。对于本轮行情,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去分析和研究的,因为这一轮下跌是真正因为基本面矛盾积累后被多种因素催化引发的短期爆发。我们就以本轮下跌的前期成因到未来风险,市场表象到深层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市场来说,价格的起起落落是非常正常的。高位落袋、低位补库,商家和钢厂都会在波动的行情中找到市场的机会。但本轮的下跌我认为与以往的波动有着不同的意义,最重要的就是让全行业喊着狼来了的时候真的遇到了狼。十年前说钢铁是夕阳产业,两年前开始喊钢铁寒冬,其实听到的寒意比感受的更多,所以才会有去年对需求恢复时间的误判,今年对需求下降力度的误判。一部分人可能不是没看到,而是没准备好,甚至有的人在摩拳擦掌,打算抓住这一次行业危机实现个人或者企业的上升。这一轮下跌,真正做到了寒气冻透每个人,开启了与狼共舞的新时代。 一、下跌的成因 1、钢厂和钢贸对节后市场需求预判的落空。 本轮下跌最大的特点是下跌的成因与以往不同。2023年的下跌是由于2022年底疫情解封,市场对节后需求的极强的预期遇到了需求极弱的现实,高库存引发的下跌。核心是前期市场预期过强,钢厂和商家积累了大量的库存,而节后只是需求恢复缓慢,钢厂和商家在漫长的等待中失去信心,导致下跌,最后引发踩踏。但起码需求还是有的,只是恢复的慢,在4-5月恢复正常并有效消化库存后企稳。 而今年的下跌,核心问题是需求恢复疲沓。首先是2021年开始的房地产下行,带动钢材需求已经发生深刻性结构调整,需求侧走在了供给侧前面,有了明显的时间和数量差距。其次,2023年12月末12省化债的文件已经出台,西南四省3个上榜,但市场各方对需求的下降却没有出现预期同步。最后,从春节期间的产量情况看,全国和西南地区的钢厂还是相对克制的,西南地区只有贵州产量与往年持平,其他三省都远低于往年同期,四川还因为短流程占比高,产量降幅特别大。给贸易商一种基本面预期极强的错觉,让大家忽略了供需基本面的另一面,就是需求的影响。最终在不高的产量和不高的库存下迎来了需求恢复的严重滞后,市场资源一直得不到流动,预期落空带动市场快速反应,触发了多轮下跌。 2、偏高的原料价格对市场预期的干扰 误导市场各方对节后预期偏强的另一个原因是四季度以来偏高的原料价格,让贸易商认为钢厂有成本支撑,不会轻易降价,天塌下来钢厂也会挺价,给足了市场抛售的时间,只要价格力度足够大,时间足够长,风险就不大。殊不知今年节后头半个月,除了四川快速恢复,其余三省问价的人都很少。看过“钢厂篇”和“钢贸篇”文章的人应该记得我的一个逻辑,就是未来一定会走上钢厂亲自下场的时代。今年国内价格最先下跌的地方,大多是因为钢厂库存过高,积极降库导致抢跑或者跨区域分流引发的区域性价格下跌。 3、节后钢坯习惯性涨价对市场的误导 今年导致贸易商亏损严重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钢坯2月18日涨80元/吨和2月27日涨30元/吨。经过了这几年的市场洗礼,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商家是谨慎的。但是收假前一天钢坯暴涨,刺激了市场的心态,让看涨的人坚定看涨,让不看涨的人开始怀疑。在2月市场还看不出端倪的时段,凭借期货和钢坯两次涨价积极拿货,甚至放弃钢厂保价政策,最终赶上了3月初的多轮下跌。很遗憾,吃这个亏的很多都是二级、三级代理,甚至是乡镇零售店这些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的群体,不多的资源遇到价与量相关性分离的窘况,出现严重的亏损。 二、本轮下跌在市场的深刻调整表现 本轮下跌,有很多深层的调整性表现出现。 钢厂库存下降缓慢,销售半径无限增加 前面已经分析过,今年的问题是需求与供给同步时间差与数量差扩大。从当前的库存数据看,全国和西南地区的库存已经出现了拐点,理论上进入了下降趋势。但是就西南地区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库存点还需时间。社会库存下降,一方面是商家割肉过程中减少了对钢厂的采购。也就是商家躺平或者疗伤的过程中,把库存压力还给了钢厂。另一方面,钢厂在降库存的过程中,大多通过扩大销售半径来实现。运输形成的时间差也影响了一部分库存数据。所以库存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钢厂。 库存去化手段单一,可见周期较长 既然库存压力大,那么如何去库存是重点。从现有的需求微观体感看,寒意彻骨,从抽样部份需求方的采购数据看,全国性的需求恢复是有较大差距的。需求就算后期继续恢复,西南四省本地需求与本地产能规模与产量控制仍有较大的矛盾,钢厂有减产、调产和扩大销售半径分流三条路可选,但是三条路都有困难。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西北的资源往四川涌,云南的资源往贵州涌,贵州的资源往两广涌,扩大销售半径叠加钢厂大面积减产预期,调整产品结构是一个长周期过程,西南的产品供需结构仍然是大类普材的调整,而普材基本都在一个逻辑下运行,去库存周期也会偏长。业内期待4至5月份恢复到合理库存水平。 多数钢厂和钢贸处于亏损状态,经营需要理性回归 钢铁行业经历多个周期的亏损,只要产品还有边际贡献,就能持续生产经营。对于钢厂来说难予承受的长期亏现金流。四季度开始原料价格异常坚挺,侵蚀了钢材涨价的利润,其实多数钢厂是在亏损边缘艰难运行的。叠加一季度这一波下跌,原料价格降幅根本追不上钢价,再考虑库存贬值等因素,钢厂大面积亏损是确定的。需求听到声音、身影也开始逐渐显现,业内对于二季度的判断也有很大的分歧,但钢贸会不会好,“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逻辑里面是巨大的赌性风险。那各方亏损给市场带来的问题是让本已偏紧的市场资金缓解乏力。现在,钢厂和钢贸是社会经济链条中中重要一环,这个行业的存量资金规模、应付与应收、负债的压力是需要全社会、包括国央企的终端企业、金融机构共同理性面对并克服的!也需要钢厂、钢贸更加理性面对困难,用止血疗伤来合理调整经营策略,留得青山在,才有柴火烧。 贸易商群体是行业的重要链条,市场新的信心基点面临重塑 对于贸易商来说,经历了两年的市场洗礼,本身已经身心疲惫。多数商家今年的目标只是活下去。但是这一轮下跌导致的亏损,可能是压倒一些贸易商信心的那根稻草。贸易商作为市场渠道的延伸和市场压力的缓冲,有着重要的作用。钢厂不能够替代所有社会角色和填补所有资金、服务链条之缺,与核心钢贸群体共克时艰,风险共担是有利于钢厂社会通道与缓冲能力巩固的。如钢贸群体与资本继续萎缩离场,竞争的烈度将会放大,代价就是反噬而加快贸易商和钢厂的洗牌。云贵川已经有这一迹象。 “告知书”的效用 本轮行情,除了价格外,最有意思的就属各地密集发布的各种“告知书”。大多是钢厂本着安抚市场情绪的初衷,发布主动减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信息,却迎来了钢贸的“告知书”反怼。具体在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一是钢厂出的“告知书”一味表达自身立场,强调市场秩序,缺乏与代理商之间的共情,代理商在快速亏损的同时感觉自己成为行情替罪羊。二是缺少解决问题的具体内容,让代理商感觉自己被行政化管理,而不是合作关系。对代理的亏损没有足够重视,一边管理一边继续扩大亏损。三是钢厂和钢协交替发文,让市场信息过剩,再叠加限价等措施快速失效,有可能让后期真正改善基本面的减产信息失去作用。四是一些地区发文缺乏深思熟虑,文章找不到重点,“尽职免责”的行政化内容,让看不清市场市场的商家感到恐慌,激化了市场情绪。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告知书,对于稳定市场、表达市场临界点来临,向终端传递讯号还是有一定效用的。历史以来,钢厂承受到极限时,告知书的出台以其是说是稳定市场,不如是减停厂的提前表达,这也符合事实。 三、给市场各方的建议 1、对上半年和全年的需求预期必须调整 西南地区市场各方对上半年和全年的建材需求要做调整。从相关产品看,水泥和玻璃(1475, -21.00, -1.40%)等与建筑相关的产品走势与钢材是一致的,都面临下游需求不足的情况。到本周,全国水泥出货率只有46%,把这个比例放到建材上,跟很多地区的市场感受一样。2021年开始的房地产下行启动需求下降,今年12省化债带动的基础建设需求下降,尽管4月份的需求一定会比当前好,下半年一定会比上半年好,但整体趋势不会改变。何况12省里西南就占3个,整个区域的降幅不小。未来建筑行业和制造行业的分化会更明显,化债、控债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那些依靠当地政府推动的工程资金短期很难改善,更可能会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少数工程上。整个西南市场同比去年的需求恢复将是有不小的落差的,建筑钢材需求预期是应当尽快降低。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基建的托底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不会削减,在基建工程的资本面一定会逐步复苏和缓解。牵涉整合经济层面如何稳住增长,我们对政策的补充加强也试目以待。 2、考验钢厂市场决策定力和协同力的时候到了 市场基本面表现已经分析完,今年西南地区的市场贸易商会成为配角,甚至是二号配角,主角一定是钢厂,后面就要考验四省钢厂市场决策定力。市场最终会催生转型、整合、重组、产能交易等更良性的退出机制。但在此之前,如果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就应当在当下,在本质协同上下功夫。马上四月份,需求回升有预期,当期原料价格有利润,如果产量也快速释放,那么还会被市场再上一课。钢厂之间真协同还是假协同,真减产还是假减产,决定本地区短期竞争烈度和价格表现。 3、钢厂调整经营策略,2024年要往上游要利润 一直以来,钢厂都是通过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再通过较低的原料和产成品库存减少市场风险,但今年西南地区钢厂的思路可能需要调整。首先是西南地区产量对比需求的剪刀差已经很大,极致的产量会引带来更大的亏损,终归下游已经没有吸收的能力。其次,原料低库存在去年四季度被上游和机构抓住了漏洞,高产量、低库存,再高的价格你都需要补库,涨价的红利都被上游消化,没有改善企业的经营压力。所以各钢厂都要评估原料超低库存策略的合理性的同时,寻找更市场化的替代策略。总结就是,今年钢厂的眼睛要往上看,协同和减产都是为了加大与原料的议价能力,寒意只能向上游传导。 4、贸易商不要利用期货工具博弈市场 期货工具在钢材市场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和成熟,但是今年西南四省的一些贸易商脱离期货工具的套保本质,利用期货工具在市场中博弈,期现对冲变成单边豪赌。2024年的行情,我预测是二季度中后期开始区间震荡。作为钢贸,其实震荡行情最难操作,经常会遇到卖完就涨,拿货就跌的困扰。如果再使用期货工具做博弈,多空都容易被收割,甚至可以被看成加了杠杆的单边,很容易被加大的亏损给带走。专业的人,用专业的工具,做专业的事。 人们常说,抓住每一次危机能让企业更快的成长。但在全行业的艰难时期,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活下去。一轮下跌不可怕,因为行情总是起起伏伏,但看到行情中深层次的问题,进而选择更好的方式去减少犯错才是遇到危机最好的应对方式。通过这一轮行情,钢厂与钢贸商相爱相杀的局面应当得到改善,钢厂仍然发挥市场的主体性作用,应当显现出来,才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