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玉米(2558, 11.00, 0.43%)维持窄幅震荡,在前期期突破 500 美分后,压力位较为显著,再次回归480美分附近。外盘短期驱动不足,估值仍有小幅下探空间。国内玉米主力2401合约自10月下旬盘面上涨,截至11月1日,合约报价收于2542,总持仓量77.69万手。
CBOT玉米定价主导更多是美国自身平衡表,在10月供需报告中,USDA给出美玉米 23/24 年21.1亿蒲的结转库存,库存消费比 14.72%,远高于上年度的9.88%,这也奠定了年度级别的熊市格局。新作14.72%的库存消费比也类似2016/17 至 2018/19 年度的熊市阶段(主要运行区间 310-440美分/蒲),且存在阶段性跌破种植成本的时间段。
主要出口国平衡表方面,巴西旧作22/23年度产量1.37亿吨,出口5700万吨,创历史最大产量、出口规模,随着中国打开巴西进口通道,也将挤压部分美玉米出口空间。当前巴西一茬玉米播种顺利,更多关注巴西大豆(4945, 16.00, 0.32%)种植-收获期天气对二茬玉米面积的影响。 乌克兰作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22/23 年度通过黑海谷物出口通道年度出口规模在 2700 万吨,但进入23/24 年乌克兰产量仍在 2800 万吨水平,随着黑海通道的关闭,陆续有船只也能够发运,需要关注发运进展情况。考虑到乌克兰出口窗口期主要在10-次年 2 月,如果能够持续顺畅出口,则将会对全球四季度出口造成较大冲击。 综合当前美国、巴西、乌克兰的出口高峰压力以及下年度美国及全球平衡表宽松的格局来看,短期美玉米难言绝对底部、长期进入熊市周期。尽管从美玉米种植成本测算,盘面在 470-480 美分/蒲有一定的成本支撑,但按照历史库存与价格的相关关系来看,不排除今年跌破种植成本以下 10-15%的空间。外盘短期驱动不足、估值仍有小幅下探空间,建议观望。 近期玉米现货难储存,“降价找需求” 国内玉米继续反映季节性上市压力,东北产区及港口现货延续跌势,且有加速下跌表现。现货跟随期货也处于寻底的过程。小麦替代市场已基本消化,而近期小麦价格较强,玉米略有支撑。但国内及进口替代是年度平衡表格局的补充,而当下阶段最重要的是反映上市卖压,且东北地区近期温度偏高,潮粮没法存放,但下游及烘干塔建库谨慎,短期处于玉米现货“降价找需求”的过程。
国内新季丰产基本兑现,根据我们调研,今年产量增加单产提高超 5%、产量增幅接近 10%,产量增加 2000-2500 万吨左右,这也与第三方咨询机构钢联调研结构类似,也与国家气象局对生长季的天气情况及气候适宜度相吻合。钢联数据显示,预计 2023 年全国产量增加 1650 万吨,增幅6.4%;单产同比增加 4.5%,其中东北地区的辽宁、华北地区的河南单产增幅较为显著,这也和我们调研结果相互印证。此外,除新粮外,后续进口也将陆续到港,供应压力将持续增加。 总之,今年丰产预期兑现、以及中下游建库意愿不足、叠加上游农户认卖的心态,种植成本很难成为铁底。关注中下游建库心态和时点,盘面短期仍有下跌空间,但不宜过度看空。此外,关注政策入市收购的情况,也会对市场心态造成较大影响。
(刘宇 期货交易咨询资格证号:Z0012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