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摘要:9月20日碳酸锂延续跌势,主力合约收跌5.49%至154150元/吨,盘中一度跌超6%,再度刷新低15.31万元/吨。目前外采锂辉石和锂云母均现亏损,减产企业增多,但去库节奏仍然相对缓慢,价格逼近15万元重要支撑位。现货方面,SMM电池级碳酸锂17-18.3万元/吨,均价为17.65万元/吨,下调3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6-16.9万元/吨,均价为16.45万元/吨,下调3500元/吨。近期碳酸锂价格依旧维持跌势,当前市场供需双弱,近期部分锂盐大厂低价放货,市场碳酸锂流通量有所增加,下游逢低采买,拉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 据SMM消息,由于今年江西地区受环保督察影响,当地云母产量受限,市场供应相对偏紧,价格较为坚挺。云母、锂盐价格走势背离,当地部分云母外采厂家已出现亏损现象。近日某江西云母冶炼大厂表示后续不排除扩大减产幅度的可能。据SMM预计,8月江西地区碳酸锂产量为13880吨,9月预期产量将下滑至13160吨。据Mysteel消息,锂矿市场相对静默,散单成交极为有限,提货供货几乎都是以维持长协为主。现货成交及报价等与之前比相差不大,市场行情变化有限。当前锂矿价格已到达部分持货商心理底价,挺价意味渐浓,预计短期内锂矿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指出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前景存在隐忧。南网郑耀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都认为储能没有那么重要,欧阳明高院士则认为氢储能比电化学储能便宜太多,未来会成为主流。 电化学储能预期的变化或进一步压低碳酸锂中长期价格预期,明后两年碳酸锂价格回落至历史低位区间的概率进一步增加。操作方面,当前下游需求力度偏弱,“金九银十”的期待落空,期现共振趋弱的态势延续,延续偏空对待。建议卖出套保头寸继续持有,新入场头寸根据现货出货情况及时调仓;普通投资者轻仓操作谨防低位反弹。 正文 一、碳酸锂期现价格共振趋弱 (一)碳酸锂期货期权行情走势 
(二)碳酸锂现货行情走势 
二、近期基本面动向 (一)碳酸锂市场综述 9月20日碳酸锂延续跌势,主力合约收跌5.49%至154150元/吨,盘中一度跌超6%,再度刷新低15.31万元/吨。目前外采锂辉石和锂云母均现亏损,减产企业增多,但去库节奏仍然相对缓慢,价格逼近15万元重要支撑位。现货方面,SMM电池级碳酸锂17-18.3万元/吨,均价为17.65万元/吨,下调3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6-16.9万元/吨,均价为16.45万元/吨,下调3500元/吨。近期碳酸锂价格依旧维持跌势,当前市场供需双弱,近期部分锂盐大厂低价放货,市场碳酸锂流通量有所增加,下游逢低采买,拉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 (二)重要资讯 1、中国汽车报消息,9月6日,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发布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广州1-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27.6万台,同比增速0.1%,总销量排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11.6万辆,同比增长46%,渗透率达到42%。广东省1-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20.29万台,同比下降8%,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6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达到38%。 2、日前澳洲矿商Liontown ResourcesLtd.公告,已同意美国锂生产商AlbemarleCorp.(ALB)提出的66亿澳币的收购计划。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锂产量约86万吨LCE(LCE碳酸锂当量,以下均以此计),其中ALB锂产品(包括锂辉石、锂盐、代工)产量已超过18万吨LCE,占比约21%。预估2023年全球锂产量可达121万吨LCE,ALB产量占20万吨LCE,占比17%仍居冠。 3、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9月14日表示,印尼政府希望吸引吉利汽车在印尼建设电动汽车工厂。卢胡特透露,印尼政府提出向吉利供应作为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料的镍矿石,而吉利方面对在印尼建厂的可能性“很感兴趣”。卢胡特还表示,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对这一计划表示支持。 4、玻利维亚碳氢化合物和能源部长富兰克林·莫利纳9月16日在声明中表示,巴西和玻利维亚政府正准备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投资锂行业。该备忘录还包括2026年后销售天然气的新合同、碳氢化合物勘探投资以及两国的化肥厂事宜。 (三)供需情况 1、碳酸锂产量 2023年8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45022吨,环比减少1%,同比增加51%。综合来看,8月整体碳酸锂产量减少。预计9月,虽有新增项目投产爬坡,但锂盐价格呈现跌势导致外采原料企业持续性亏损,倒逼其减停产,行业整体开工率仍下行,预计9月产量为42,154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长29%。 


4、新能源车产销情况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市场占有率达到32.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到29.5%。 
(四)库存情况 
(五)成本与利润 
作者:有色与新能源金属研究中心魏朝明 实习生:高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