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依赖外资“原罪”难解 亚洲央行重回老路应对本币贬势
  
- UID
- 2
- 积分
- 2928194
- 威望
- 1414133 布
- 龙e币
- 1514061 刀
- 在线时间
- 1367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3

|
分析:依赖外资“原罪”难解 亚洲央行重回老路应对本币贬势
路透新加坡5月4日 - 再度面对本币下跌叠加经济增长笼罩不确定性的老问题,亚洲国家央行目前正重拾手上的经典应对政策宝典。一些央行一方面在汇市进行干预,同时也向本国经济体系挹注现金。
资料图片:2016年4月,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央行总部大楼上的标识。REUTERS/Romeo Ranoco
拥有相对较高利率条件的亚洲国家货币,像是印尼、印度及菲律宾,今年以来都已贬值约3%,因为这些国家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美国公债收益率攀升的吸金排挤效应、美元回升、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美国优先”之际的全球贸易摩擦升温与资本外流等等。
除了贸易摩擦可能冲击亚洲供应链的风险,这些亚洲国家其实已经遭遇出口订单显露疲态的挑战。
印尼卢比兑美元在三个月内贬值了5%。印尼央行持续抛售美元以支撑卢比。在此同时,印尼央行也在买进债券,以冲销因为干预汇市而吸纳的卢比。
尽管印尼央行表示将在必要时升息以捍卫卢比,但分析师认为该央行实际并不愿意真的升息。
“现在一切还好,时间久了就不一定管用了,”美银美林驻新加坡策略师Claudio Piron称。
他表示,试图稳定本币,同时又抗拒升息的必要,是一大挑战。
“如果所创造的国内流动性离开本国,导致本币贬值,会怎样呢?到了那一步,可能就需要升息来尽力将投资组合资金流吸引回来。”
**第一道防线**
自从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通过买卖外汇进行干预,一直是亚洲各政府的首选政策选项。
甚至到现在,他们也没有跟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的升息步伐,而是在卖出美元并替代全球各央行正缓慢从全球经济中回撤的宽松资金。
导致这种行为方式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各国历来对外资的高度依赖。这种外国投资经常被称为市场中的”原罪”。
尽管在过去六到八个月中,外资已大幅减少在亚洲市场的持仓,但仍握有印尼公债的40%和马来西亚公债的45%。他们对泰国的投资规模也很大。
这意谓着其货币政策受制于外部市场情况,而这些央行必须在维持经济稳固成长及汇率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收益率必须高到足以吸引外资,但又要稳定才行,如此才不会导致债券遭到抛售。
“资金流入亚洲不只是因为利差之故,而且也是因为考量到经济成长前景及投资报酬,”澳洲西太平洋银行亚洲宏观经济策略主管Frances Cheung表示。
“尤其是印尼,我们认为升息应该是最后选项。”
马来西亚和泰国在出现危机时可以指望其当地养老基金及国家机构来支持债市,但这样的支持在印度和印尼并没有那么明确。
因此印度放宽债券投资规定,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分析师预计,就连拥有巨额经常帐盈余的韩国也会在下半年放宽发债规定,向市场释放更多资金,从而缓解外资流出的影响。
菲律宾央行曾表示,尽管通胀率上升、披索疲软、股市下跌,但央行愿意维持货币政策不变。由于担心海外劳工资金汇回放缓,菲律宾央行甚至在今年初下调了银行准备金率。
印尼央行2-3月动用约6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捍卫印尼卢比汇率。过去几周印尼卢比兑美元在13,950左右企稳。
该央行的购债操作也抑制了收益率。
“如果全球利率继续上升,那么印尼央行将不会有太多选择,只能也跟着上调利率,否则就有资金进一步外流的风险,”一位有印尼美元债券曝险的外国投资人表示。
但分析师也认为,由于没有通胀压力,印尼等国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这种政策。
“他们给自己争取了一点时间,”美银美林的Piron表示。”但如果他们失守14,000,而且如果他们的外汇储备继续以每月50亿美元的速度下降,那我认为那个策略就会越来越不好用了。”(完)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