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92817
- 威望
- 1396440 布
- 龙e币
- 1496377 刀
- 在线时间
- 1332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2-26
|
透过定价功能看期货投资
传统理论认为,期货市场的两大功能是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其中价格发现的功能是指,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于价格发现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能够被“发现”的东西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你发现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雪,等等。换句话说,客观事物可以被发现,过去发生的事情,也算客观存在,也可以被发现,而未来的事情还不是客观存在,所以是不可以被“发现”的。而期货的价格,恰恰是未来某一时刻某种资产的价格,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预期,比如人们预期通胀而纷纷购买黄金,造成金价暴涨。预期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其含义几乎等同于人的意志转移。前面已经说过,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性事件的发生是不可以被“发现”的,最多只能被“预测”。所以,期货市场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实际是一个很难成立的命题。多空双方特别是投机力量参与期货交易的兴趣和目的并不在于“发现”什么未来的价格,而是通过博弈达到剥夺对方财富的目的。
期货市场上一次次的价格暴涨暴跌,常常使商品价格远离其价值或成本,即所谓“涨要涨过头,跌要跌过头”。这是多空双方激烈的、你死我活的博弈的结果。通常占有资源、资金及信息优势的一方会获胜而剥夺对方的财富,至于这种博弈在期货达到什么价格时结束,多半取决于失败的一方是否还有有力量存活,获胜的一方是否停止进攻,而几乎完全不取决于当时的价格,这种情况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逼仓。
定价权与国家利益
众所周知,在买卖过程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是被买卖双方中强势的一方“定”下来的,比如茅台酒,居然能以 “为了彰显饮者的身份”这种令人无语的理由而大幅涨价,其实就是凭借其品牌强势进行定价。期货市场也是如此,近年来,“中国需求”成了很多大宗商品涨价的理由,典型的如原油、大豆、橡胶等等。而国际金融寡头及热钱利用期货市场的定价功能,凡是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东西,就大肆炒作。
下面,我们从定价权的角度,试析美国及与其利益一致的金融寡头是如何从其国家利益(即某些金融寡头的利益)出发对这黄金和原油这两种重要的大宗商品进行定价的。黄金和原油作为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强金融属性的大宗商品,从2000年起,其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都是缓步攀升,而原油在危机到来之前还有一轮暴涨。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其走势却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在危机的下跌阶段,原油从金融危机前的最高价147美元/桶暴跌到最低点33美元/桶,跌幅高达77%;而同期的黄金,从最高点的1033美元/盎司,跌倒最低点681美元/盎司,跌幅仅为34%。在随后的全球经济刺激、复苏的过程中,黄金已从低点681美元/盎司上涨至目前的1400美元/盎司以上,远远超过危机前的高点;而原油却只上涨到90美元/桶左右,离危机前的高点147美元/桶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一强一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黄金
先来说说黄金,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货币化还是非货币化在国际上一度形成了争议,在此期间,黄金的走势波澜不惊,甚至在1995—1999年期间还走出了一个从400美元/盎司下跌到260美元/盎司的熊市。在此期间,美国曾一度鼓吹“黄金非货币化”,唱空黄金。但实际上在其他一些国家及中央银行抛售黄金的时候,美国一边鼓吹黄金非货币化,一边却一直牢牢守住其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持有的8000多吨黄金储备,几乎没有什么减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世界各国黄金储备排名中,美国仍然以8133吨,几乎是中国的8倍而高居榜首。
近些年来,美国一直靠大量发行美元,靠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国际贸易逆差维持着本国的经济运转,而这种政策必然会使美元的“含金量”不断下降。加之欧元和人民币的崛起,种种因素显然正在悄悄危及美元的国际流通及储备货币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全球最多黄金储备的美国做起了黄金的文章,黄金被重新定价,从2001年的低点255美元/盎司起步,一路高歌猛进地达到了目前的1430美元/盎司,涨幅高达6—7倍!
笔者认为,这是美国及控制美国的幕后金融寡头的一种金融战略,因为拉高黄金价格,等于提高了美国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的价值,凭借这一价值,可以巩固美元不断受到威胁的国际货币地位。可以预见,美国将来肯定要用这些黄金储备做文章。比如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倡议:重建世界货币体系,重新确立黄金的世界货币地位,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要用黄金来支付。但鉴于其他很多国家黄金储备不足(特别是中国),那你们都从我这先买点黄金回去吧,至于价格嘛,嘿嘿,好商量,朋友价——10000美元/盎司。好家伙,卖掉他2000吨黄金,够全美国人吃好几年啦!当然这只是一种假想,至于美国真正要搞什么花样还有待验证。
原油
再来说说原油,作为“工业的血液”,作为全球数不清的汽车、飞机、火车、轮船每天的“口粮”,其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其实远在黄金之上。一天没有黄金,人们生活依旧,但如果一天没有原油,这个世界真的会陷入瘫痪。但为何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原油就没有黄金走得那么强呢?黄金已创新高,连同时期的金属铜也已经创出了新高,而原油离危机前的高点还差得远,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原油还不如铜来得重要吗?显然没道理。
笔者认为,事情背后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这样的:金融危机前,美国人疯狂拉升油价,是因为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拉升油价的目的是提高中国的制造业成本,遏制中国发展。而高油价给中东石油国家们带来的石油美元,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下,多半通过投资、购买美国国债、军火等回流到美国,所以美国和中东石油大户们实现了双赢,只有中国默默地为他们买单。
而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出现了一个新秀:俄罗斯用资源换发展,空前地加大了原油开采和出口力度,尽管其原油在储量上排全球老八,但其产量已经超过沙特成为全球老大。特别是2010年11月,中俄原油管道开通,使俄罗斯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而石油出口也成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力助推器。
中国的强大是美国不愿意看到,而俄罗斯的强大美国同样不愿意看到。正因如此,手握原油定价权的美国人一看,既然俄罗斯成了大卖主,那再拉升油价岂不是便宜了俄国佬?美国人显然不愿意去学雷锋,为俄国佬作嫁衣,于是乎跟他的中东朋友们一商量,不再把纽交所原油期货价格定那么高了。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以大豆为代表的农产品 (00006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领域,跨国粮商凭借对粮食资源与销售渠道的垄断,利用期货市场的配合对大豆进行定价。通过令大豆价格暴涨暴跌,挤垮了很多国内油脂企业,已经大举侵占了我国的大豆产业链,国产大豆产业岌岌可危。
综上所述,期货市场毫无疑问地具有定价功能,而某些财团以及国家正在大肆利用这一功能,为实现其国家战略服务。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参与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争夺,为国家利益服务,十分重要。而从投资者的层面来看,搞清某种商品的定价权在谁手里,进而考虑定价者如何定价对其有利,以及定价者会利用定价权做什么文章,或许能为研判该商品的大势提供一条独特的思路。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