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大豆产业格局深度思考

中国大豆产业格局深度思考

中国大豆产业常常被用来举证进口农产品挤垮国产农产品、外资企业控制国内产业的典型案例。东北大豆产区和大豆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大声疾呼保护中国大豆产业,民粹主义者更是将进口大豆涌入和外资油脂加工企业进入视作帝国主义和跨国公司对中国的阴谋,政府对大豆产业发展也始终没有明确和有效的产业政策。这一切使得对中国大豆产业状况和发展出现了种种判断和主张,其中不乏冷静客观的,也不乏听似有理的,但更多的是一隅之说,甚至诡言浮说①。本文拟先对中国大豆产业做一些基于数据的概要分析和全产业链主要环节发展状况的判断,在了解其演变和现状的前提下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中若干有争议的观点进行辨析,以期推动客观冷静地判断和思考中国大豆产业的状况及未来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农村经济

文|杨树果何秀荣

一、中国大豆产业的演变和基本格局

说到产业,很多人用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来替代,比如经常看到用大豆生产替代大豆产业,这样的讨论往往容易得到以偏概全的结论,从而导致不切实际的主张。一个产业环节的好坏不等于一个产业的好坏,在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条件下更是如此。基于这种认识,这里概要地反映中国大豆产业几大环节的情况,以便对整体中国大豆产业有个基本了解和客观判断。

中国大豆产业演变

1.生产。种植面积是反映大豆生产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时代,大豆虽身属粮食,但实际上让位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和薯类。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在700万公顷的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整个上世纪80年代在722万~845万公顷的幅度内波动。9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波动较大,1991年跌回到改革开放初期700万公顷的水平,1993年突然从1992年的722万公顷陡扩到945万公顷,但整个9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主要在750万~850万公顷内波动。21世纪的前10年中,大豆种植面积除了两年低于900万公顷外,其他年份在913万~959万公顷内波动,这是大豆种植面积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同期也恰恰是大豆进口迅猛增加和国内油脂企业经受严重冲击的时期。2010年后,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地逐年下降,2013年又跌回到改革开放初期或90年代初700万公顷的水平。

产量是反映大豆生产的另一个主要指标。1949~1984年期间,中国大豆年产量基本上低于1000万吨;1985~1992年在1100万吨的水平;1993~2009年处于1500万吨上下的水平,其中,2004年曾达到创纪录的1740万吨;2010年后以每年约60万吨的幅度减少,2012年为1305万吨,2013年预计在1220万吨上下。从大豆总产量的影响因素看,1992年以前,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对总产量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但1992年以后,总产量基本上随种植面积的变动而变动,换句话说,近几年大豆总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

从上面生产环节的演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豆生产总体上处于发展状态;2010年以后出现了滑坡,大豆种植面积回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或90年代初的水平,但产量处于历史次高位水平。

2.消费。1978年,中国大豆处于进出口平衡状态,当时,全国大豆消费量约750万吨;2013年,全国大豆消费量达到7530万吨,但其中84%是通过进口来提供的。也就是说,改革开放35年间,国内大豆生产能力增长了约1倍,但消费需求增长了约10倍。由此得到的推断是,国内生产能力的增速赶不上消费的增速,中国需要依靠进口大豆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得益于大豆国内生产能力上升和进口量扩大,中国居民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计算,1978年,中国人均占有大豆8.1公斤,到1990年缓慢上升到8.8公斤,1995年11.1公斤,2000年20.4公斤,2005年32.5公斤,2010年52.0公斤,2013年预计达到55.4公斤。1978年,中国人均占有豆油只有0.6公斤,到1990年缓慢上升到1.0公斤,1995年1.9公斤,2000年2.5公斤,2005年4.2公斤,2010年6.5公斤,2013年预计达到7.5公斤。与此同时,大豆油品质量大大提高,油品种类大大丰富,大豆深加工产品不断增多。此外,中国也由此获得了巨量的豆粕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②。

3.贸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豆供需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这一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1996年是中国大豆贸易的转折点,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此后净进口量几乎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净进口大豆6310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六成、国内大豆总供给量的84%;此外,中国还净进口了115万吨豆油,折合成大豆相当于进口了640万吨③。也就是说,2013年,中国净进口大豆当量是6950万吨。今天中国大豆需求依靠国际市场来满足,中国大豆供求状况也明显影响着世界大豆贸易和大豆出口大国的作物结构,比如,中国的大豆需求严重影响了巴西的作物结构。中国的大豆出口规模一直不大,多年来一直维持在30万吨左右。

4.加工。目前,大豆加工业主要包括三大类:以豆制品为主的大豆食品加工、大豆压榨与精炼豆油、大豆生化提取。从加工大豆消耗量来看,食用油加工消耗大豆最多,约消耗86%的原料大豆;其次是大豆食品加工,约消耗12%的原料大豆;用于生化提取的大豆消耗量较少,约占1%。根据中国食品加工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的资料,目前约80%的国产大豆用于大豆食品加工。

80年代初期,中国大豆压榨量仅有几百万吨,豆油产量只有区区61万吨:1992年,全国大豆产量才1030万吨,所以,大豆油脂加工业发展得很缓慢。随着大豆产量上升以及1995年以后大豆进口增加,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在遭受第一次“危机”冲击后进入低谷阶段,因此,这里以较为常态的2003年与2012年的情况进行比较。这一时期的数据④显示,中国进入统计的规模以上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数从1493家增加到1734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总产值从841.5亿元增加到5008.2亿元;食用植物油产量从953.1万吨提高到3975万吨,其中,豆油产量从226.5万吨提高到1316万吨;从业人数从9.94万人增长到19万人;利润总额从21.9亿元增长到97.0亿元;税收从约9亿元⑤增长到73.8亿元。以大豆压榨和豆油精炼为主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中国食品加工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的资料显示,中国大豆食品加工业也呈现类似的发展状况,2008~2012年,全国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豆制品企业不断增多,分别为17家、20家、27家、29家和38家。

从大豆产业链上几大环节的状况可以看到: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后,大豆生产环节连续几年出现了明显的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国内普遍认为的中国大豆产业“岌岌可危”,实际上只是大豆生产出现了滑坡。同时也可以看到,大豆生产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衰退⑥。

当前中国大豆产业的基本格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了大豆大规模进口的冲击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两次“洗牌”,中国大豆产业形成了新的格局,其主要特征概述如下:

从生产格局看,东北产区、黄淮海产区和南方产区依然是中国大豆主产区。2009年以来,东北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减少,黄淮海产区面积略有减少,南方产区面积略有增长,但三大产区的相对地位并没有改变。2012年,三大产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大豆种植总面积的50%、30%和15%,三大产区的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50%、26%和15%。

从加工格局看,①大豆加工以油脂加工为主,食用加工次之,生化加工再次之。②大豆食品加工基本按照地区人口数量和消费习惯分布,大豆油脂和生化加工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③油脂加工主要采用进口大豆,食用加工和生化提炼基本采用国产大豆。④在加工主体上已经形成了国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国内企业在生产能力上已全面占优;在实际产品产量上,国内企业在总体的原料处理和油脂精炼上明显占优,在大豆处理上略占优;外资企业在豆油精炼和小包装油脂灌装上占优。在生化深加工方面,国内企业占有七成的大豆蛋白产量,中国大豆蛋白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但是,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总体的突出问题是产能过剩。

从国内流通格局看,油用大豆的物流路径基本上是由国外进口后,除自用部分在沿海地区内部流通外,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通。食用大豆以各地自产大豆为主,部分由东北产区向南流动。豆制品多数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的流通与植物油加工企业的布局相对应,主要由豆油产区向销区流通,特别是豆粕流通与中国农区养殖业布局密切相关。

从国际贸易格局看,中国大豆贸易是进多出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食用大豆,进口的基本上是油用大豆:九成以上的进口大豆来源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除了进口原料大豆外,中国每年还净进口900万吨左右的食用植物油,其中100万吨左右是豆油。这种进口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二、几个有争议的重要观点思考

关于大豆进口损害中国大豆生产和豆农利益

中国大豆进口从1995年开始增加,2000年突然放大,从1999年的432万吨猛增到1042万吨,即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从30%一下提高到68%,引起国人关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2003年,大豆进口量突破2000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35倍,引发了“大豆进口损害中国大豆生产和豆农利益”的业界观点和社会舆论,主张控制大豆进口的呼声高涨。此后,大豆进口量依然一路上升,2013年达到6338万吨,“大豆进口损害中国大豆生产和豆农利益”和要求控制大豆进口的业界观点和社会舆论也始终活跃。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995~2010年是中国大豆进口迅速增加的15年,进口量从30万吨上升到5480万吨,但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考察同期的中国大豆生产,这也正是中国大豆生产发展最好的15年。即使在大豆进口扩张和外资油脂企业大规模进入两项因素并存的2005~2010年,中国大豆总产量和种植面积也分别维持在1500万吨和920万公顷上下,波动值在正常的农业生产波动范围内。至此能看到的是,中国大豆生产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并没有出现下降。2010~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从5480万吨上升到6338万吨,但年均进口增加量下降到215万吨。这一时期,中国大豆生产却出现了明显的滑坡现象,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分别下降了19.1%和17.8%。开始时,人们普遍将这三年大豆生产滑坡归咎于大豆进口,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是高比较效益的竞争作物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替代了部分大豆种植面积。

豆农利益受损是反对大规模进口大豆的主要依据之一。从大豆价格和亩收益考察,国家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⑦显示,2005~2012年,每公斤大豆价格一路上升,从2.66元上升到4.82元,主产品收入扣除物耗和服务费用后的亩收益从255.63元波动增加到488.73元。因此,大豆生产的亩收益是上升的,豆农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但与同期玉米亩收益比较,2010年后,玉米亩净利润要比大豆高60%以上,甚至在有的年份超过1倍。显然,2010年后中国大豆生产滑坡并不是因为大豆价格和收益没有上升,而是因为竞争作物具有更高的收益。从农户层面考察,农民是否因为大豆生产滑坡而减少了农业生产收入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2012年和2013年对大豆生产滑坡最明显的黑龙江的农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是因为转种了具有更高收益的水稻、玉米等竞争作物,农户不仅没有利益受损,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得了更高的收益,所以,豆农利益受损的观点并不成立,大豆主产区农民也不是注定只能靠种植大豆才能存活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没有大豆进口或不是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国内大豆价格就会大幅上涨,豆农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就会提高大豆生产收益,因而也就会提高国产大豆的竞争力。大豆进口导致国内豆农没能足够获得大豆需求增长带来的好处,因而豆农利益受损的观点似乎十分在理,但这种逻辑推理的结论只有在类似垄断供给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贸易保护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创造供给垄断,通过人为减少供给量来维持高价。在走向贸易自由化的时代,特别是中国对WTO已经做出承诺的前提下和进一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宏观大趋势下,这种观点显然只是美好的逻辑虚拟。即使这种美好的逻辑能够付诸现实,与大豆相关的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等下游行业的产品的成本该有多高?消费者又该以怎样的代价为此买单?这种美好的逻辑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纰漏,即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榨油,而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价格弹性和产品替代弹性较大,即使通过控制大豆供给量来抬高大豆价格,消费价格弹性和其他油品的替代作用也会使这种美好的愿景大打折扣,甚至落空,是否还需要再去控制与大豆相关的豆油及其他食用植物油的进口?显然,这种观点给出的只是虚拟的镜花水月。

关于中国大豆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是近几年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豆产业安全是农业产业安全讨论中的热点。国内对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立足于两点:一是认为大豆进口冲击了国内大豆生产和豆农利益,二是认为外资控制了中国大豆加工行业。

尽管产业安全的话题在国内很流行,但似乎并没有在理论上辨析清楚“什么是产业安全”。经常看到的评判农业产业安全的做法是:①给不同幅度的进口比例毫无事实依据地主观划定安全等级;②计算净进口量与国内产量的比例;③根据计算得到的比例对号入座。这种数字机械主义式的判断法意味着不进口就是100%的安全,全部进口就是100%的不安全。转为经济学解释就是,自给自足经济是100%安全的,但当咖啡100%进口时,谁也没有觉得咖啡产业100%的不安全又有什么问题。如此机械地刻划产业安全程度,那么,讲求产业安全程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评判产业安全应当与风险损害分析联系起来,如果不存在重大损害风险,是否还有必要去强调产业安全?这里限于篇幅暂不做这方面的探讨。

前面对大豆生产环节的讨论实际上已经间接从大豆生产和豆农利益的视角提供了本文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问题的看法,这里着重从加工环节的角度进行讨论。外资植物油加工企业借中国加入WTO的机会,开始加速从大豆进出口贸易环节进入加工环节。2004年,很多国内植物油加工企业投机国际大豆交易失败,严重亏损,经营困难或倒闭,外资油脂公司趁机大规模收购兼并国内油脂企业和新建加工厂。进入统计的规模以上植物油加工企业总数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2.23%上升到2008年的7.28%。2008年,外资植物油加工企业的油料处理能力、油脂精炼能力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到全国同类指标的29.4%、39.0%和54.7%,这一状况引起了国内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的普遍忧虑,很多人认为,外资控制了中国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中国企业的一大特点是善于学习和在竞争中成长,经过2004~2010年这段时期的学习、仿效和转型,国内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方式、企业规模、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营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人们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中,国内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逐渐展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如果以份额反映重要性,2012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重要指标表明:外资企业除了在小包装油脂灌装产能上还处在份额高峰外,其它方面的份额已从高峰全面下落;在实际产量份额上,外资企业只在豆油精炼产量和小包装油脂灌装产量这两项指标上依然超过国内企业。更为可喜的是,在与外资油脂企业的竞争中,国有和民营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不断壮大,而且正以跨国油脂企业巨头为竞争目标迅速向大型化、操作和监控自动化、整体化、国际化发展,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食用油脂企业正发展成国际食用油脂行业中不可小觑的竞争者。

对产业安全的担心,究竟是担心外资控制产业,还是担心政府对外资企业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但无论是哪一种担心,目前来看,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在经过了学习成长期后正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


表1中的数据和前面的概况表明,在大豆进口增加和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国内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发展迅猛,延长产业链,丰富食用植物油品种,扩大行业规模,升级技术工艺,呈现一片兴旺发展的景象;消费者的食用植物油需求和下游行业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农民增收,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增加,国家税收增长。为什么面对这种发展景象还有人时时担忧中国大豆产业不安全了呢?难道产业安全就是为了追求有利局部但不利全局的结果?在没有外资进入的大豆产业安全年代,为什么大豆产业从没有发生过如此快速的发展呢?一个陈旧的观念是未能把现代产业作为生死与共的共生体,而时常用“谁控制谁”的观念来替代。假设美国或巴西不把大豆卖给中国,谁的日子会好过?又是谁的日子可能更难过?

关于大豆生产保护

经常听到要求保护中国大豆生产的呼声,如果这种呼声出自大豆生产者和科技工作者,那是十分自然和有情可原的,但很多学者和媒体也不断发出这样的呼声。那么,为什么在如此强大的呼声中政府还不采取保护措施呢?将这一问题深究下去就是如何保护?保护的代价是什么?保护得住吗?不保护又会如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加入WTO时,大豆就是口岸保护程度最低的农产品,基本上只保留了3%的进口关税税率。对于与大豆密切相关的豆油,配额内关税税率也只有9%,并且2006年1月1日,其关税配额也取消了。因此,根据对WTO的承诺,中国对大豆和豆油缺乏有效可行的口岸保护措施。加之国内大豆供求巨大的缺口,政府想保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考虑到下游行业、消费者利益和物价总水平影响等因素,政府更是投鼠忌器。从2009年起,中国谷物净进口规模扩大,2012年海关净进口量迅速达到了1302万吨,2013年为1402万吨,事实上还有为数不小的边境走私进入。谷物贸易受人注目的变化进一步引起了“中国农业能否养活中国”的深层次问题。“中国能养活自己”的判断曾经一直是中国准官方阐述的一句话。但现实的问题是,怎么才算养活自己?养活自己是针对当前、短期还是长期而言的?如何养活自己?用怎样的代价来养活自己?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至少遭遇了三大瓶颈挑战:一是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产品需求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现有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土地密集型基本农产品的国内生产难以满足需求。二是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效益的冲击。中国农场规模极小,导致难以发挥先进农业技术的效率,也难以抵御农业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连年上升,农业收入不足以维持正常水平的农家生活。因此,农业成为被从业者和投资者普遍离弃的产业。三是生态环境质量与农产品供给的矛盾。中国农业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反馈给环境的是严重的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甚至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农业不可持续的担忧日盛一日。这三大挑战的结果是中国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口。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中国如果不进口主要农产品,那么就需要增加25%~30%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才能保障农产品供给。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选择的逻辑起点和问题已经是:我们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水土资源来提供所需的全部农产品,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选择是:我们应当保什么和放什么?如何保和放多大?

从中国最近几年的实际经济操作不难看出,中央政府对此的政策选择是确保具有超经济⑧战略意义的粮食安全,因为很多农产品具有较高的贸易度和较低的贸易风险,并且在出现贸易风险时具有较高的供求弹性和替代产品;而粮食的贸易风险和超经济意义很大,比如,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很多粮食出口国禁止本国粮食出口,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粮食进口国的危机,这就是中国一直保持粮食基本自给政策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使如此,中国依然不能保障原定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这一粮食自给率的底线就已经被突破了,并且粮食自给率逐年降低,2013年下降至88.2%。尽管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进口量仍在增长,谷物净进口量达到了1402万吨,其中,小麦进口量超越埃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客观现实对粮食基本自给政策做出了底线放宽和品种细分的调整: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表明,中国的农业政策进一步调整为保障谷物安全。这也意味着大豆在中国农业政策目标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将继续走向市场化。在耕地有限的竞争前提下,这也意味着从种植面积上保大豆会影响保谷物的战略目标,因为如果要国内生产完全满足现有的大豆需求量,就需要增加约3500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也就是现有大豆种植面积的5倍。换句话说,大豆种植面积要占到现有粮食种植面积的38%,这显然是极不现实的。

社会上有一种陈旧的观念:进口多了就是不好。这种狭隘的观点背弃了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本意。中央政策一再强调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因此,保大豆不能再简单地采用以种植面积论发展的传统思路,而是要以提高单产、单位面积收益和保持良好生态作为着力点;只有通过以高单产为基础的高收益,才可能保住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实际上也就是提高竞争力,因为当前中国大豆生产的致命缺陷是单产太低,缺乏自身竞争力,而空喊保护是不会有任何实质性效果的。

关于大豆生产的短期潜力与前景

今天,国内对大豆生产普遍存在着一股悲观情绪。客观地说,在形势有利时不必过分乐观,在形势不利时也大可不必过分悲观。1958年以来,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最高是9.4%,最低是5.5%,2013年是6.5%,以此为参考,假设未来该比例能恢复到9.4%的乐观水平,也就是大豆种植面积要增加327万公顷,达到1040万公顷,以年景较好的2012年的单产计算,大豆总产量为1893万吨,只是2013年总需求量的25%,比2013年的大豆自给率高9个百分点。尽管未来大豆单产会提高,但大豆种植面积比例也未必能恢复到9.4%这样乐观的水平。问题是对大豆的需求还在继续扩大,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目前来看,这两个因素的作用要大于单产提高的作用。由此大概可以判断,在常规情况下,短期内中国大豆产量提高的潜力是有限的,绝大部分需求还是要以进口来满足,这个基本态势不会改变。

农业生产受制于很多因素,一般情况下,影响作物种植面积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经济方面的,可以称之为“经济因素”,尤其是比较效益;另一个是非经济方面的,比如种植习惯、技术要求等,这里姑且称之为“技术因素”。在短期内影响种植面积的往往是经济因素,当经济因素的影响发挥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因素的作用就相对突出起来,从而成为主要作用因素,此时短期内作物种植面积的下降或上升似乎有一个受阻的界限。但是,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会使来自技术因素的制约减小甚至消除。如果看一下比大豆更不受待见的芝麻、绿豆、赤小豆、大麦等农作物的状况,就容易理解这种现象了,它们并没有因为比较效益低而变得无影无踪,每年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种植规模。由此,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即近期大豆种植面积是否也接近了这个“技术受阻界限”?1958年以来,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最低比例是5.5%,比2013年的比例还要低1个百分点。大豆种植面积经过三年的大幅下降后,2013年其下降速率已经降到了2.39%,短期内好像已经逼近了一个“技术受阻界限”。从目前的情况判断,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可能还将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将有限了。退一步说,即使大豆种植面积再减少100万公顷,低至600万公顷左右,以2012年的单产估算,大豆总产量也在1100万吨左右。综合上述两种情形,短期内中国大豆生产似乎处于上不到多高、也掉不到多低的境地。

关于国产大豆的错位发展思路

在进口大豆的强势竞争下,不少人主张国产大豆扬长避短,于是就出现了错位发展的思路。错位发展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虽然国产大豆竞争不过进口大豆,但国外大豆是转基因大豆,那么,国产大豆就走非转基因大豆的发展道路,占领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二是国产大豆的蛋白含量比进口大豆高,适用于豆制品加工,这是一种优势,因此,国产大豆就走高蛋白食品大豆的发展道路。这种错位发展的战略选择可行吗?

如何看待非转基因大豆的错位发展道路?转基因大豆已经在全球大豆生产中取得了主流地位,其胜出的原因就在于转基因大豆比非转基因大豆具有更高的收益。只要转基因大豆具有经济优势,中国农民也会选择种植转基因大豆的,这点不是由学界、政界以及反转基因人士的主观选择决定的,因为农民是很现实的,农业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手段。虽然目前中国在法律上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但法律开禁是迟早的事,因为大气候和发展方向是偏向转基因大豆的。中国已经允许了一些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当转基因水稻也允许种植时,又有多少理由不允许转基因大豆种植呢?中国已经在大规模地消费转基因大豆了,又有多少理由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呢?从长远看,转基因大豆可能是中国大豆生产的未来取向。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轨迹也是如此,尤其是巴西案例更能说明这点。巴西经过多年法律争议后,最终开禁,转基因大豆迅速成为巴西的主栽大豆。只要法律开禁,转基因大豆也会同样在中国推开,只要它具有竞争优势,农民总是选择具有更高收益的作物。

有一种误识是把非转基因大豆视作中国的“专利”,似乎美国和巴西不种植非转基因大豆,但事实上它们也种植非转基因大豆,2013年,美国有7%的大豆种植面积种植的是非转基因大豆⑨,2012/2013年度,巴西也有7%的大豆种植面积种植的是非转基因大豆⑩。具体种植哪种大豆和种植多少主要取决于市场,当市场有利于非转基因大豆时,它们很快就扩大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了。当今世界以竞争力论英雄,即使在非转基因大豆上也是如此,中国不能指望安享非转基因大豆市场。长期以来,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国内大豆食品加工,国内有些人把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市场描绘得非常广阔,但中国大豆出口数据显示的事实是:1995~2013年的18年中,出口量在最多的一年也只有48万吨,一般只在30万吨上下,并且其中一半以上是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的。相对于中国6000多万吨的进口量和世界9000多万吨的贸易量,这只是沧海一粟。如果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市场真的像所描绘得那般广阔,那就一定不是中国在独享这顿大餐了。

考虑两条腿走路总比只考虑一条腿要好,为什么非要选一条腿走路呢?今天看来是需要考虑增加转基因大豆这条腿了,因为事实上中国迄今为止一直走的是努力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路,却走到了需要为国产大豆疾呼保护的地步。无论是考虑转基因大豆还是非转基因大豆,重要的都是必须提高国产大豆的竞争力,这才是国产大豆发展的根本之道。未来中国究竟是选择非转基因大豆还是转基因大豆抑或二者并存,应当由市场来决定,如果市场需要非转基因大豆,无论如何号召种植转基因大豆,农民也不会买账;反之亦然。

如何看待走高蛋白食品大豆的错位发展道路?高蛋白食品大豆是目前国产大豆的优势,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先发平台;从国产大豆的用途看,目前80%的国产大豆用于大豆食品加工,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国产大豆将全部用于大豆食品加工。与目前的转基因大豆相比,国产大豆的豆制品产出率要高一些,成本也相对要低一些。因此,中国走高蛋白食品大豆的错位发展道路完全正确,高蛋白食品大豆也是大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之一。

但是,目前对高蛋白食品大豆也存在一种误解,主要是把高蛋白大豆与非转基因的国产大豆划等号。从技术角度说,大豆在提高单产、脂肪含量、蛋白含量方面似乎天生就具有缓慢的特性,因为所积累的物质不同,大豆主要是积累高能量的脂肪和蛋白,而不像谷物那样主要积累淀粉。改变一种产品内在物质的比例关系,那更是一桩难事。经过大豆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努力,中国出现了一批高油或高蛋白的大豆品种,但这一切都是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达到的。当脂肪或蛋白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就会变得更为困难,传统技术手段在这方面还有多大的潜力和提高速率?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大豆蛋白含量的速率变慢了;而每当新的育种理论和技术手段出现时,这个速率往往容易加快。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途径,在提高蛋白含量方面很可能比传统技术手段以更快的速率和更大的幅度达到目的。所以,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以下两点:一是拒绝转基因技术,事实上也就是自动放弃了一条很有希望的技术进步途径。一旦国外转基因大豆在提升蛋白含量上取得突破,国产大豆的高蛋白优势很可能会迅速消失,其结果也很可能是国外高蛋白转基因大豆替代国产大豆,因为大豆食品加工业看重的是大豆的高蛋白,而不在乎是否是转基因大豆。因此,即使我们选择走高蛋白食品大豆的错位发展道路,也绝不应当拒绝转基因技术手段。二是无论大豆蛋白含量有多高,大豆生产没有高单产的支撑一定是不行的,因为农民更关心单产,尤其在优质未必优价的市场环境中。


三文鱼林业休闲农业岩棉迷迭香冬枣青皮核桃柠檬彩色苗木乳业农牧产品钾肥
三、结论

本文从全产业链的角度主要依靠数据概要地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主要环节的状况,其结论是:中国大豆产业总体上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并不像社会舆论中广泛流传的那样“岌岌可危”。分产业链环节来考察,中国大豆生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发展后,目前正受到竞争作物的影响而有所下滑,但大豆及其产品的消费、贸易、加工等环节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经过21世纪以来的发展,中国大豆产业除了原料生产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外,加工格局、贸易格局和流通格局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通过对目前国内流行的有关大豆产业若干观点的辨析,本文认为,这些观点往往缺乏全局思考,甚至缺乏事实支持,目前的数据和事实不仅不能支持大豆进口损害中国大豆生产和豆农利益以及外资企业垄断中国大豆产业的观点,反而显示出中国大豆产业链在大豆进口和外资进入的背景下强劲成长、大豆主产区农民在产业结构转变中获利、广大消费者在充足供给和竞争中获益、国内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在向外资企业学习和竞争中发展壮大的景象。本文主张,在中国大豆研发和生产发展战略上,应当把转基因技术纳入大豆发展战略加以考虑,应当主攻提高国产大豆单产,应当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本文在分析和讨论上述观点的过程中虽然也提出了关于未来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一些主张,但没有专门对其未来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限于本文的目的和篇幅,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发展尚缺乏成熟的看法,这也将是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