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69708
- 威望
- 1384882 布
- 龙e币
- 1484826 刀
- 在线时间
- 130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15
|
一粒黄豆衍生亿元产业链
豆制品,也能闯出大名堂?
能,在红岗区就有。大豆的产业链,从一枚小小的黄豆粒,不但能演变成四四方方的一块豆腐,还变成了豆皮、豆腐面条等上好的豆制品。
这些豆制品,漂洋过海,走进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人的餐桌。产值,一年就有1亿多。
8月22日,雨后的红岗区,大街小巷上漂起了浓浓的豆香。从人流密集的集市前经过,大块豆腐、香熏豆腐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红岗,有作豆腐的传统。过去,方圆百里内就有一个豆腐坊,加之红岗又是典型的油田矿区城区,交通便利,区辖二、四、五、九4个采油厂50000余名职工。豆腐,成了这里的一大需求。
有人吃,就得做出样来。于是,家家的豆腐坊比着干,你家的豆腐嫩,我家的比你香。
在这里,做豆腐的“老把式”很多。那些白花花的豆腐,都是经过祖辈传承下来的手艺做出来的。
据一位做豆腐的王姓师傅讲,他家世代磨豆腐,传到他这辈,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自他记事时起,爹娘便每天泡豆、磨豆,一天做个四五板,一忙就是小半夜。那时,豆腐,是全家人生活的惟一指望。现在,他家的豆腐坊,越做越大,全家三口人不够用,又另外雇了2个人,一天能用500多斤豆子,能出500斤的水豆腐、300斤的干豆腐。
生产这么多的豆腐,却不愁卖。
为啥?不掺假,豆香味浓,一吃就上瘾。
每天,老客户要取走一多半。剩下的一少部分,推到楼区里,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卖了。薄薄的一张干豆腐,串起了游子们更多的思乡情。如今,回乡探亲的游子们,走时都要大包小包地带上一些家乡的豆腐干。北京的,广东的,上海的回家探亲也来买,打包后用特快专递运走。
如今,红岗区的豆腐,带着原始的豆香味,从昔日的磨盘,“磨”到现在的机械化。于是,昔日的豆腐坊,变成了豆制品有限公司,有规模、上档次的就有3家。
祥煜食品有限公司,每天要用2吨的大豆做为原材料,生产出大豆腐、油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10余个品种的豆制品,打入区里的商场、超市内,成为本地人享用的一道美食,年产值20多万元。
如今,全区大大小小的豆腐坊、豆制品企业,有10余家。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小产品在本地的市场风声水起,有实力的大企业则看准了洋人的腰包,产品一律飘洋过海。
康港豆制品有限公司,就属于区里的一个大的豆制品加工企业,每年要“吃掉”上亿吨的大豆。开工十年了,一年比一年干得大扯。
在这家公司里,做的豆腐面条、豆粕、大豆油,口碑很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人,都吃上了瘾。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到红岗。
康港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光说,产品不仅仅意味着能卖多少钱,它更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把品牌延伸到美国、加拿大、韩国人餐桌上,那份成功者拥有的自豪。
说着,王福光领记者分别来到了4500平方米的3个生产车间。
车间里,穿着白大褂,带着白帽、白手套的“豆腐西施”们在流水线的终端忙得脚不粘地。这些“豆腐西施”可比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能干多了。她们不仅能做出豆腐面条,还能做出豆油、豆粕、有机饲料颗粒。年产值接近亿元。
为了把企业规模做得更大,出口的路子越走越宽,企业仅在改进设备上,就投资2000多万元研制出快餐面片、大豆油、豆粕、饲料等30多个品种。
如今,企业是最忙的季节,正在生产豆腐面条、大豆油、豆粕、饲料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康港”又在食品行业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把地种到了俄罗斯,盯上了那里人的“腰包”。可谓思变中,路子越闯越宽。此项目,首开红岗区在国外开展种植业的先河,并带动了劳动力输出。
王福光笑笑说,就是在俄罗斯投资,建了一个年加工有机大豆5万吨、有机饲料5万吨和有机小麦3万吨、种植基地15万亩的项目。
采访结束前记者了解到,红岗区的这些豆制品深加工企业,起着拉动农产品经济的作用。每年,这些企业为区里创利税2000多万元,解决当地近300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本报记者 卜宪玖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