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世界工厂”梦碎,全球产业链为何缺不了中国?
  
- UID
- 2
- 积分
- 2947750
- 威望
- 1423912 布
- 龙e币
- 1523838 刀
- 在线时间
- 1379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4-30

|
东南亚“世界工厂”梦碎,全球产业链为何缺不了中国?
曾几何时,东南亚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尤其是最近几年,大有将中国取而代之的势头。也许那时的东南亚各国,都在做着这样的梦:到那时,我要让全世界都要高看我。
甚至有人表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东南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只是时间问题。但不出意外,果然出意外了。
一朝新冠来袭,击碎了东南亚的“世界工厂”梦。于此同时,全世界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工厂”这四个字。
欧美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世界工厂”几个字。它们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中国”!这个时候,它们才悚然发现,全球产业链缺不了中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中国全球产业链就是玩不转。为什么全球产业链不能缺少中国呢?既然中国那么重要,为什么当初东南亚取而代之的说法,会喧嚣尘上呢?各位读者老爷喜欢的话,不妨给作者点个关注和赞,我们接着往下看。
东南亚的崛起有多快?在被西方媒体宣传成“第二世界工厂”的近十年时间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组成的MITPV,表现出相当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2016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曾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预测,MITPV将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全球前15个最具有制造业竞争力的国家。
也正如美国专家的预测,MITPV经济增速宛如脱缰哈士奇,跑得飞快一溜烟就没影了。2018年,越南GDP实现7.08%的高速增长;2019年一季度,马来西亚吸引外资293亿林吉特,同比增长73.4%。
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但疫情却给了东南亚制造业狠狠一击。西方产业大转移,帮东南亚各国修炼了10年的世界工厂,仅用一个月就破功了。以越南为例子,在2021年7月份,由于新冠肆虐,越南政府宣布进行严格管控。
越南政府的防疫规定,只有做到“三就地”的工厂才能营运,既就地吃饭、就地生产、就地生活。但有很多工厂没法满足这个要求而被迫停工。
2021年8月15日,位于胡志明市的宝元鞋厂已经一个月没有开工了。封闭的工厂外,是心急如焚的6万多名越南打工人,再不开工他们就没钱吃饭了。
和这群打工人一样心急如焚的,还有宝元鞋厂的大客户——阿迪达斯。早在2012年,阿迪达斯就关闭了中国唯一一家直属工厂,把生产线迁往东南亚;阿迪达斯的一位领导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售出的每100双阿迪达斯鞋中,有43双是越南制造的。
但由于疫情影响,供应链相关问题将使阿迪达斯的销售额损失5亿欧元;没办法呀,将近一半的鞋,被封在东南亚出不来呢。
和阿迪达斯同样心急如焚的,还有耐克。因为越南另一家制鞋巨头丰泰也有多家工厂停产。而根据耐克网站数据,丰泰公司生产的鞋子占耐克年度销售额的1/6。
陷入停滞的不仅仅是越南,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基地泰国,丰田暂停了三个工厂的生产;马来西亚疫情严重,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位于马来西亚麻坡的工厂,也被迫停工。MITPV的经济,也宛如吃了华某士的喷射套餐,一泻千里。
这个时候,再回看东南亚要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句话,有那么亿点可笑。或者说从一开始,东南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就是一个借口;好比华强买西瓜,生瓜蛋子只是借口,掩盖自己想迫害瓜老板的目的。
西方各国给东南亚按上世界工厂这么一个名头,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在东南亚进行劳动剥削、吸血。就宛如上世纪90年代,他们对中国干的事情一样。当时,中国凭借劳动力的优势,成为世界各国产业转移的中心。
可这种产业转移,实质上只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为简单的部分,不仅利润低而且伴随着大量污染。
这种模式下,西方拿走了大部分利润,我们只不是帮他们代工罢了。这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设下的陷阱,他们会封锁技术,让发展中国家一直当个低级打工人,永远也无法参与到研发、溢价环节。
只不过,我们最终突破了全球产业链的陷阱。而东南亚各国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就是无法像中国一样,突破全球产业链的陷阱。为什么?
首先是基建,东南亚的基建和中国相比,不能说是旗鼓相当吧,至少也是天壤之别。中国的基建到底有多强,相信不用赘述大家也懂。谦虚点说也就七个字:我无敌,你们随意。
基建对于工业生产最大的好处,不是便捷的物流运输,而是方便产业链进行细致的分工。比如最简单的生产一双鞋子,整个产业链就可以细分成很多个工厂。
这个工厂专门生产皮革、那个工厂专门生产鞋底、还有的工厂专门生产鞋带。最后再通过物流网络把配件送到组装厂,做成完整的鞋子。有强大的基建,就不用怕产业链细分后的物流供应问题。
而产业链细分,能提高各个产品的专业性和竞争力。毕竟一家专门做鞋底的公司,比鞋身、鞋带什么都做的公司,质量要好一点。
可东南亚各国缺少像中国这样强大的基建,你说在东南亚建厂,不好好选厂址的话,隔三差五停电停水,物流还出不去,这谁顶得住。由于基建的限制,使得东南亚产业链无法细分,只能做最低端的组装工作。
其次,东南亚各国没有全产业链。全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比如科技。生产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产业链中需要制造单晶硅或多晶硅这一环节。可东南亚没有技术,它们就得从我国进口,再完成组装。这就是被卡脖子,他们能生产多少太阳能板,取决于我们给多少材料。
再举个例子,他们要质量好的鞋底,但自己因为基建问题,建不了那么多细致分工的工厂,最终还得找我们进口。
现在再回头看,西方浩浩荡荡把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其实只是把生产链中,最末端的组装环节搬过去而已。因为那边的人工足够便宜,资本家更好地剥削,赢取更高的利润。
总结起来就是,中国有完整的、自主的全产业链,就是无法被取代的根本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工业生产环节,我们都有参与权、议价权甚至是定价权。我们也凭借着全产业链的优势,才让全球的生产离不开中国。
当然,我们还不能骄傲。虽然我们摆脱了西方的第一环产业链陷阱,避免成为纯粹的代工厂。但在高科技领域,我们仍在困境中。很多高端技术都被外国封锁,西方各国也在全力打压我们的高科技发展。
因为一旦中国突破高科技封锁,真正进入上游,以中国的工业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更大,也将获得更高的利润,发展将更加强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这一点,但我们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