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在较适宜户外施工的旺季,玻璃终端需求却不及预期。节后玻璃原片生产企业产销率不升反降,上周产销接近平衡,本周原片销售趋弱。当前东北部分地区已开始供暖,随着气温下降,后期玻璃需求大概率由北向南逐渐转淡。随着产业链旺季预期消退,玻璃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挫至前期低位,现货价格稳中趋弱,基差显著走强至近年来偏高水平。 库存高企仍是当前玻璃行业的痛点。截至10月20日,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6137万重量箱,较前一周增加8万重量箱,增幅0.13%。库存天数约30.96天,周环比增加0.29天。由于部分区域降库速度趋缓,本周库存水平有进一步攀升的可能。 “金九银十”即将过去,高库存背景下玻璃原片现货价格易跌难涨。同时,当前原片生产企业整体性亏损,其中燃煤产线亏损幅度超200元/吨。在亏损状况下,玻璃原片生产企业降价去库动力不足,且需求不畅情况下竞争性降价效果存疑,因此,非优势产区、亏损幅度较大的生产线可能会启动冷修。 玻璃“金九银十”需求不及预期,一是疫情对运输、深加工、建筑安装施工等各环节有一定影响;二是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是当前玻璃需求的关键增量,房地产“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持续推进,各方决心力度也较大,但起效仍需要一定时间。 7月下旬,笔者在华中地区调研时,有玻璃贸易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玻璃深加工付款比例有大幅提高现象。去年年末回款不畅后,玻璃深加工行业风险意识提升,把下游建筑商的预付款比例从20%提升至80%以上。且目前建筑材料、工人工资等要预先支付,推进项目所需的资金量大幅提升。保障竣工交付是畅通经济循环、提振购房者信心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最终必将妥善兑现。因此,部分项目对玻璃的需求会延续至下一年度缓慢释放,有利于平衡2023年度玻璃供需。 由于现阶段市场信心不足,玻璃现货企业报价下调,若无其他影响因素出现,四季度玻璃期现货价格将继续下行。但在生产企业整体亏损背景下,价格下调空间有限,笔者预计,年末玻璃生产企业大概率集中冷修,自发去产能。目前疫情形势显著好转,华北、华东、华中等主要需求区气候条件仍较适宜,从历史经验看,旺盛年份玻璃需求旺季有可能延续至元旦前后,因此下游需求有再度转好的可能。25日,多部委表示,要更好满足居民的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加大力度助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随着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持力度增强,未来玻璃需求向好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图为浮法玻璃生产利润(单位:元/吨) 综上,由于需求偏淡,玻璃期现货价格下行,但在需求淡季到来前,玻璃需求仍有向好可能。目前玻璃期货盘面深度贴水现货,为深加工企业提供了较好的买入套保机会。(作者单位:方正中期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