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跌:纯碱重挫近9% 日内,纯碱呈现出了快速下行的态势。截至发稿,主力09合约最低跌至2700元/吨,幅度一度迫近9%。 抓住行情,立即前往期货通APP布局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了行情的骤然走弱?后市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疫情扰动冲击:下游强预期弱现实延续 毫无疑问,下游需求迟迟不见好转是本轮纯碱崩跌起爆的直接因素。 尽管国内一直强调“保交付”的相关概念,曾经严苛的地产调控政策也借“一城一策”为突破口出现了明显松绑,但受制于“人口问题”及民众“买涨不买跌”的思路限制,房企去化一直不理想。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多地疫情的爆发,“疫情动态清零”概念再度深入人心。一边是资金流转不畅、另一头是随时可能的停工风险,整个玻璃产业链始终延续着“强预期弱现实”的情形,下游囤货意愿低迷基本按需采购。在此背景下,纯碱受大环境影响骤然走弱也算是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 高价纯碱遭遇业内抵制: 除了基本面本身存在的困境,此前纯碱企业抱团挺价的情形也进一步加大了盘面的下挫空间。 众所周知,玻璃作为纯碱的核心下游,一直有着生产线难以停车的特性。通常情况下,玻璃生产线点火之后,使用周期大多为5―8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在生产过程中无检修性停产,只能热修,一旦停产,玻璃生产线几近报废,而玻璃每条生产线冷修或重建费用达到数千万元至数亿元。 这一特性注定,玻璃企业必须储备足够的纯碱作为防止生产线缺料的“安全库存”。因此,在疫情刚刚爆发时,玻璃企业为了防止运输中断不得不捏着鼻子囤货,上游碱企乘势抱团挺价。 而今,仍在开火的玻璃生产线基本都有了足够的“安全库存”,不用再超量采买;并且由于持续亏损等原因,部分超期的产线更是开始有“要不干脆咬咬牙冷修”的市场传言出现。在业内联合抵制下,高价纯碱终于开始卖不动了。 纯碱贮藏策成本高企: 除了上下游的博弈,纯碱本身不稳定的物理特性也让不少累库挺价的碱企开始坚持不住了。 在简易的条件下,纯碱不适合长期存放。在以往不挺价的时候,碱厂为了减少贮藏成本,生产出来的重碱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运输至玻璃企业,其自身库存周期只会维持一周甚至更短。 但在抱团挺价的背景下,不少生产企业都进行了库存的自我囤积。眼看货卖不动了,挺价企业出现了“抬价时一拥而上,抢跑时一哄而散”的情形,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行情的下挫。 国泰君安:短期偏弱,中期看涨 在盘面崩跌的同时,各路期商对纯碱后市其实仍有较大分歧。国泰君安期货在策略上比较坚定的偏向“短期走弱、中期看涨”的思路。 在最新的研报中,国泰君安提到:短期现货高价缺乏有效买盘支撑,玻璃厂产销有压力且利润受挤压,高价之下仅维持刚需补库;同时盘面缺乏买入套利空间,期现商拿货积极性亦受阻。盘面大幅下挫将触发下游点价接货,社会库存陆续流入市场,供应压力或进一步加剧。但5月下旬交割压力缓解后,纯碱有望摆脱目前“负重前行”的局面。下半年看涨的核心逻辑在于疫情得到控制、外部压力缓解后,地产市场或有阶段性改善,浮法玻璃旺季、光伏玻璃投产支撑需求,6-7月纯碱企业检修支撑供应。随着盘面重新贴水现货,估值进入低位区间,中期买入价值逐步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