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油 对于近期略超预期的油价,我们想从两点展开分析。第一,是当前市场在交易什么。对于价格回升至80美元之上,市场的预期是比较一致的,这是对于Omicron此前过渡悲观情绪的修复。但从80-90美元这个期间,是略超市场预期的。超预期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供应短暂减少,利比亚短时断供、哈萨克斯坦内乱、土耳其油管爆炸、美国Keystone断供,接二连三冲击市场,在OPEC+增产每月不足的情况下,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供应紧张。2)需求超预期,这主要体现在再度回升的裂解利润,高利润导致炼厂检修维持季节性低位,支撑炼厂加工量,叠加实货端节前补库,买涨心态亦支撑市场。3)宏观资金的配置情绪高涨,从持仓数据看,在上一周之前,布伦特基金净多连续四周大幅增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明显,但相比之下美股大跌、美债上行,背后的逻辑链条是:油价上行——通胀加速——美联储提前加息——施压风险资产。 第二,这些核心矛盾将如何变化,价格走势又将如何演绎。1)地缘政治风险扰动或仍将存在,这也将成为价格上行的主要驱动。2)剔除地缘政治风险后,中期供应压力不宜高估,OPEC+满足当前每月增产份额的产能是充足的,但意愿不高,因此在5月之前或都将维持40万桶/日的增产水平,且大概率每月都不会足额生产,供应压力更多在5月OPEC+调整增产基准后兑现。美国产量缓慢增长,近期有一些加速的现象,钻井数量环比增速有所提高,或缓解供应压力。3)需求端,是存在边际走弱的情况的,只是当前走弱力度不足,一方面汽油利润回落、柴油利润增幅放缓,国内地炼柴油价格已经大幅下跌,利润走弱、检修增加,需求逐步显现淡季;另一方面,一季度Omicron对航煤需求的冲击,市场可能还没有充分预期,航煤的加速修复更多应该在二季度。4)宏观资金情绪有所衰减,一方面布伦特上一周基金净多已经从大幅增仓转为小幅减仓,据我们了解,90美元附近基金和实货的止盈行为都比较多;另一方面,这一轮加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和此前不同,此前加息大家交易的是经济复苏,所以加息后油价上行,而这一轮是在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刷新历史记录的情况下加息,市场更多交易的是流动性收紧和防止恶性通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对于资产价格的压力较大,油价或难独善其身。 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我们认为短期油价上行动力减弱,多单宜减仓止盈。中期,根据EIA和IEA的平衡表看,二季度都是累库的判断,二季度累库压力明显,价格重心下移。 二、天然气 与原油的全球联动定价不同,天然气是分区域定价的,主要的区域是美国、欧洲和亚洲地区,其中欧洲和亚洲联动属性较高,目前我们主要把目光放在欧美市场。 先说一下最近经历过山车式表演的欧洲天然气市场,欧洲天然气价格波动主要受供应的影响较大,其中既有俄罗斯-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问题,也有LNG出口增加的问题,但核心是俄罗斯的供应。1)俄罗斯供应方面:进入12月,在天气转冷、库存偏低的情况下,俄乌关系出现恶化,俄罗斯对欧管道气供应下滑,导致12月中旬TTF价格较月初翻了一倍;近日俄乌矛盾再次升级,价格也再次出现反弹。2)LNG出口方面:12月欧洲天然气价格过高,欧洲TTF较亚洲JKM给出了超过10美元的溢价,吸引了大量来自美国的LNG,供应压力短期缓解,12月末欧洲天然气价格腰斩。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1月19日中石化在现货市场抛售LNG货船,导致全球天然气价格下跌。 对于欧洲天然气的后市,我们认为呈现需求走弱、供应仍有压力的情况。从需求端看,短期西北欧温度偏高,中期冬季逐步结束,需求回落。供应端看,俄罗斯供应不确定性仍较大,而LNG的增加或有所减弱。1)对于俄罗斯供应,短期看不会增加,甚至有可能下滑,但尽管俄乌局势升级,我们认为俄罗斯断供风险较低,因为俄罗斯依赖出口,也需要保证其可靠供应商的形象;中期供应压力能否缓解,还是要看地缘政治,看北溪二号,目前看,预计北溪二号今年上半年通过极其困难。2)LNG出口方面,中石化已停止对外出售LNG,JKM价格已经回升,TTF–JKM的价差缩窄;另外,全球天然气液化产能的大规模检修停工将持续至4月,LNG的供应相对有限,对欧洲LNG进口的持续性不宜高估。因此,欧洲天然气短期受地缘政治扰动、LNG出口边际走弱的影响,或维持震荡,甚至仍有冲高风险;中期,旺季结束后价格下跌概率较大。 对美国天然气市场,市场关注的核心主要是三个:1)高于五年均值水平的健康库存;2)天气的扰动;3)强劲的出口。在库存健康的情况下,价格整体偏弱,但如果出现短期的天气扰动和出口需求增长,就会带动价格上行。例如,今年1月以来,大规模寒潮来袭,取暖需求上升,叠加美国对欧洲LNG出口强劲,美国天然气价格一度出现近30%的涨幅;但库存健康、气温回升,价格再次回落。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健康库存表明供需相对偏宽松,因而价格重心偏低,但短期寒潮天气仍将持续,美国天然气价格短期维持震荡;但2月气温边际回升,叠加欧亚出口溢价收缩和液化产能检修,预计出口走弱,价格或将继续回落。 三、煤炭 2021年动力煤市场走出历史罕见的行情,也引发煤化工、有色等相关商品价格上行。在煤价“疯涨”后,国家政策陆续出台,动力煤基本面迎来拐点,接下来将从供给、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从供应端看,保供增量作用明显。2021年三季度开始发改委出台一系列保供政策,保供下生产增量主要来自于三个部分:原有产能的稳定生产、永久性核增产能的释放、保供期临时产能额度的使用。随着保供增量有序释放,去年11月动力煤日均产量已达到1059万吨的历史高位,全年原煤生产40.7亿吨。此外,进口煤炭的通关也加快推进,去年四季度煤炭进口同比增加近3000万吨。煤炭供应增加延续至今年,当前库存基数已提升到较高水平。 消费端相对平稳。由于我国疫情复苏较好,因此自疫情以来,我国出口需求保持强劲,带动制造业生产维持高位,社会能耗随之增加,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1%。此外去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绿电效应不足,火电基数较高,剔除天气等原因,我们发现火力发电的职责已经逐渐从“供电主力”向“调峰主力”转移,也就是说全社会发电增速较低时,火电增速弱于全社会发电增速,反之当全社会发电需求大幅增加时,火电增速将高于全社会发电增速,因此2021年火电增量贡献占比高达71%。进入今年,随着“稳增长”要求逐渐落实,能耗双控力度减弱,高耗能企业持续复产,同时元旦后发改委要求部分地区电厂抬升冬奥会期间库存基数,短期补库需求增加。同时,非发电供热企业对高卡优质煤也存在短期的集中需求,这也是元旦后煤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对于后市,短期来看,旺季接近尾声,消费的季节性下滑将使得近期煤价反弹驱动减弱;中期来看,“稳增长”政策推动叠加出口韧性,制造业预期高位运行,能源消费水平仍旧居高不下,对煤价仍有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