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74674
- 威望
- 1387366 布
- 龙e币
- 1487308 刀
- 在线时间
- 1315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24
|
揭秘“疯狂的玉米”:炒货商从躺赚千万到破产出逃
克劳德兰纳斯说,贪婪者总是一贫如洗。
2020年,由于看涨玉米价格,贸易商们利用第三方资金加杠杆的方式,囤进了大量玉米库存。受益于玉米价格的疯狂上涨,从2020年年初最低时的每吨1700~1800元,涨到每吨3000元,大多贸易商都尝到了甜头,有人短短数月间净赚五六千万元。
但是,2021年二、三季度玉米价格波动下行,让今年继续囤粮想“躺赢”的贸易商们措手不及,亏损严重甚至破产。
辽宁地区一位玉米贸易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认识的贸易商朋友大多都加了杠杆,亏3000万元的不少,亏1000万元左右的非常多。我们提前跑了,虽然还有几万吨货,但对于我们每年几十万吨的体量来说,损失还可以承受。”
图片
加杠杆囤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临储玉米见底,玉米产需缺口扩大,加之生猪产业快速恢复等内外部多重因素作用,为资本炒作玉米涨价提供了想象空间。
粮食贸易商们也灵敏地嗅到了这场玉米市场的“饕餮盛宴”。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强烈看涨粮价的预期下,贸易商“囤粮待涨”;而伴随着各路资金涌入,加杠杆也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
某期货公司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贸易商加杠杆囤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二是通过第三方“金主”配资。前者通常需要有信用资质和抵押质押,后者是过去几年发展起来的主流模式。
一般来说,贸易商需要投入10%~20%的保证金,“金主”提供80%~90%的配资。粮食贸易商通过加杠杆融入资金,自行收购或委托金主收购,提前锁定粮食存入粮库中,约定某个时间节点,按当时的粮价出售,扣除资金成本和其他费用后,即为自身利润。
据前述玉米贸易商介绍,囤粮的期限由贸易商决定,通常是5到10个月时间。但原则上“金主”会要求贸易商在每年9月1日前必须清库,不能留到新一季玉米收割时。从购入粮食到约定销售的周期内,囤粮的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资金的利息;二是粮食的库存、管理及交易费用等。“每吨粮食一个月的综合成本是25~30元,根据资金方不同有所差异,但很少有低于或高于这个区间的。”
事实上,在这个囤粮的资本游戏当中,提供大头资金的“金主”,风险相对最小。一方面,“金主”稳赚4%~5%的资金利息差,资金成本可能只有4%~5%,以8%~10%的价格贷给贸易商。另一方面,“金主”实际控制着粮食,通常会要求粮食存入指定仓库或派来驻库人员进行监管,这样一来不仅有随时处置这批次粮食的权利,还会有一笔可观的储粮收入。
而贸易商要想在这个囤粮的资本游戏中赚到钱,只能寄希望于粮价上涨。一旦粮价下行跌破成本线,面临将要爆仓的情况时,贸易商要么追加保证金,等待粮价上涨再出售;要么就面临被降价处理的“割肉”局面。
据媒体报道,2020年,东北粮食贸易商张铁岭大举囤粮,利用托盘资金,以加杠杆的方式囤进了10万吨级玉米。短短数月间,赚取毛利润7000万~8000万元,扣除资金、仓储等成本后,净利润达5000万~6000万元。
这并非个例。受益于玉米价格的疯狂上涨,“收到粮食,即是赚到”。这一期间,玉米价格从2020年年初最低时每吨1700~1800元,涨到了3000元,2021年1月更是站上了3100元的历史高位。
2021年2~3月期间,玉米价格小幅回落。去年尝到过甜头的“张铁岭们”,继续押注玉米价格上涨,又大量囤起了玉米。结果从2021年3月到9月中旬,玉米价格震荡下行持续半年多,让贸易商们措手不及,损失惨重,甚至破产。
图片
资金炒作逻辑
“2020年,玉米进入一个比较强的炒作氛围中,除了供需基本面之外,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资金的推动力都是非常强的。”广发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朱迪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进一步表示,现货市场中,很多第三方资金参与进来,比如产业链的一些头部企业给中下游贸易商做融资。期货盘面上,除了这类产业企业资金外,市场投机资金也参与其中,因此资金炒作的情绪表现较强。
某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表示:“市场上提供资金的很多,有银行、信托、期货公司等,也有民营企业、私营老板、国有企业等。”
多位采访对象表示,第三方资金配资模式中的“金主”,通常是产业链中的大型国企。有受访对象对记者指出:“无论是直接在现货市场中囤粮做库存,还是在期货市场买进玉米期货合约多单,企业都要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而在这个业务中,资金方追求稳定的固定收益,对市场不判断涨跌,也基本不承担风险。”
上述期货资深人士表示:“这类国企自身也做贸易,但风险还是蛮大的。有企业在2019年收购的量较大,最后也亏了。做这个(配资)模式,相当于不拿这么多钱去赌行情,而是把从银行借到的钱拿去赚取利息差。假设企业从银行贷了400亿元,利息差是5%,就能赚到20个亿,这是相对安全的,大家愿意做这个事情。但如果400亿元全部拿来囤粮,则要去承担市场行情判断和价格涨跌的风险。”
“贸易商加杠杆囤粮的逻辑,在于大家都看涨,都赌玉米价格会上涨。”记者了解到,玉米这一波上涨行情从2016年底开始启动,产需缺口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也给资本的炒作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图片
多头败退
玉米价格的涨跌,既是因,又是果。
2020年年初至2021年年初,玉米价格上涨近70%。由于“囤粮待涨”,很多新粮收下来或者临储粮拍卖之后,进入到贸易商的库存环节,却没有真的流入到终端,因此把玉米价格抬得越来越高。
不过,国家政策打压炒作的力度也开始释放出来。2021年5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及时提出综合调控措施建议,强化市场预期管理。
与此同时,2020年年底至2021年上半年,国家通过拍卖临储库存的形式,向市场投入接近5000万吨小麦,“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玉米的缺口,玉米饲料从之前占比六成左右降到百分之十几。”此外,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中国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大量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木薯干等玉米替代品,以平抑玉米价格上涨之势。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之下,2021年内,玉米价格走势呈现“前高后低”。贸易商的建仓成本越来越高,尤其到了2021年三四月份,很多贸易商的成本达2700元/吨。但是,今年的玉米价格并未出现类似于去年的“疯狂”上涨态势。3~9月,玉米价格震荡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玉米价格开始下跌之初,尽管贸易商已经承压,但大多数并没有快速出粮。朱迪分析表示:“以往每年四五月份进行临储拍卖时,下游的深加工企业或饲料厂就会备非常多的临储玉米库存。从贸易商这端来看,他们判断今年没有临储库存玉米,等于说玉米现货量都在自己手里,市场要备库存就要通过贸易商采购。但是,前期贸易商‘囤粮’的同时,深加工企业也备有较多库存了,而饲料厂则将玉米需求替换成小麦,因此玉米的需求端大幅下滑,整个市场的缺口快速缩量。可见贸易商对整个市场的供需格局并没有很准确把握。”
在炒作氛围越来越浓,玉米价格出现下行势头的情况下,“金主”风控也更加严格,提供托盘资金的意愿有所下降。
7~8月,市场上出现触发强平线后的大量抛货,玉米价格暴跌使得“囤粮客”不得不“割肉”,部分贸易商巨亏甚至破产,惨遭市场淘汰。
朱迪告诉记者:“到了2021年9月,很多第三方资金真的到头必须得还了,也要开始卖玉米收新粮,就出现了贸易商资金出逃的情况。这些因素叠加影响下,2021年9月,玉米出现见底行情。”
“由于今年亏损比较严重,现在中小贸易商收粮相对比较谨慎。”上述玉米贸易商告诉记者:“目前观望的心态比较重,宁可错过,也不愿意再做。去年大家相对比较激进,然后今年又亏了很多的钱,所以好多人资金上没有那么充裕。”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