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
- 积分
- 2869185
- 威望
- 1384620 布
- 龙e币
- 1484565 刀
- 在线时间
- 130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4-11-14
|
铜税率调整背后的深意
背景:12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最惠国税率方面,对954项商品(不含关税配额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自2022年7月1日起,取消7项信息技术协定扩围产品进口暂定税率。出口关税税率方面,继续对铬铁等106项商品实施出口关税,提高黄磷以外的其他磷和粗铜等2项商品的出口关税。
在进口税率方面,2021年和2022年相比无变化,多数铜相关商品进口税率依然为零,国内对铜资源依然需求较大,而国内自给率较低,因此鼓励部分铜相关产品进口。
在出口税率方面,2021年和2022年相比基本无变化。唯一变项为未精炼铜、电解精炼用铜阳极(税则号:74020000),该项暂定出口税率为空白。这意味着,此项出口税率将按30%的出口关税执行,较2021年出口税率15%提升了一倍。
表象原因
单从此海关税则号出口项来看,2020年该商品共计出口66吨,2021年1—10月累计出口122吨,诸如此类体量,并不会在市场引起太大水花。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理论上来说,我国是铜矿、粗铜冷料以及精炼铜的净进口国家,此类物品如有出口,一般仅作少量企业人民币息差套利使用,但人民币近几年始终存在升值压力,后期此类物品可持续性尚待观察;第二个问题是,海关公布的所谓未精炼铜、电解精炼用铜阳极,到底是否是我们铜产业链上传统意义的阳极板。我们关注了其他包括铜材、精铜在内的形态,不排除部分异型铜材在出口时,被海关定义为未精炼铜、电解精炼用铜阳极。假设存在此类情况,我们就可以把眼光转向铜材类出口情况。
2020年及2021年,我国铜材出口量分别为53.83万吨及55.93万吨(2021年统计数据截至10月)。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及2021年,铜材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比例大约在2.63%及3.3%。
深层原因
无论本次出口税则号是否为传统意义上的阳极板抑或是铜材,就其本质,其实是由小见大,代表了国家对于铜这个产品本身的态度——也就是说,其实接下来的数年里,并不支持铜或者铜制品出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举措的呢?
我们国家本身是一个铜需求大国,尽管本身国内产量占到世界四成左右,但这些产量远不够国内耗铜量,且并不是所有国内铜冶炼厂都具备自有矿山的条件,无论是铜原料或是精炼铜,一大半都是依赖于国外进口的。
但是,从今年海关公布的进口数据来看,除去铜精矿原料进口量维持稳定外,包括阳极铜、精炼铜进口同比均出现明显下滑。
一方面,全球疫情尚未得到解决,海运费的飙涨,使得运输本身以及集装箱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也正成为后期铜进口可能存在的风险。从上海航运交易所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最新一期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ICFI)为1408.82,环比下跌0.6%。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航线运费都在跌。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5条主要进口航线。环比上期,有3条航线运费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地中海航线,下跌1.8%,美西航线下跌1.6%,美东航线下跌1.3%。但是,其他航线运费仍在上涨,其中欧洲航线运费上涨0.2%,澳新航线涨幅仍高达5.1%。除了运费价格,集装箱的数量也是供需的核心问题之一。整体来看,我国进口航线运力和集装箱供给处于上升状态。
另一方面,在包括亚洲到美国在内的几个贸易通道中,利率现在再次上升。从一些数字可以看出,超高的运输成本并没有得到缓解。最新数据显示,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是全球主要航线的综合指数,上周上涨2.3%,至每40英尺等效单位9,262美元,同比上涨170%。截止到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该指数从未如此高。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了海运承运人更加看涨的模式。SCFI全球综合指数在10月小幅回落后继续攀升,并刚刚创下历史新高,上周上涨1.8%,前一周上涨2.7%。据最新消息,由于美西港口持续的拥堵和延误导致大船无法返航,美西航线停航数量持续上升,目前美西LA、LB港口平均塞港20—25天,部分航线时间更长,航线减少,海运费上涨。
从各地情况来看,疫情依然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实质解决,且后期正临近国外的圣诞以及国内的春节,传统旺季来临,海运价格短时间较难出现回落。这也就是说,即使海运费率不会进一步上涨,但也会在短期内保持很高的水平,对明年商品进口形成较大影响。
对阳极铜的影响
世界上有阳极铜冶炼厂约100座,产能约1000万吨,世界阳极铜的进出口贸易量约200万吨。而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阳极铜进口国。
从精炼铜原料来看,铜精矿进口一般可以通过船运露天运输进行,但与铜精矿不同,阳极铜及紫铜锭、再生铜等,进口形式均需通过集装箱运输进行。据悉,在2022年5月左右,将有大量的集装箱和船交付,届时海运费是否下降有待观察。但在此之前,如集装箱运输暂无较好的解决办法,冷料进口仍较面临挑战。
铜精矿以及冷料短缺的可能性上升
根据SMM数据,我国国内铜矿自给率仅在2成左右,且随着自有矿山常年开采导致品味下降以及部分矿山闭坑,这一占比可能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也意味着,我国将近8成铜精矿将继续依赖进口。
而从我国冶炼企业自身来看,原生铜及再生铜作为精炼原料的比例基本也维持在二八占比。按照今年月均来看,阳极铜以及之前提及作为冶炼原料之一的紫铜锭进口量,同比基本影响量在15%—20%以及2%—3%。如果的确按照预期影响量出现冷料供应下滑,则对应国内冶炼产量年度影响理论值应该在10万—15万吨。而这一影响量,基本持平我们之前在年报里预估的下游可新增耗铜量。
总结:无论如何,铜原料、精炼铜以及铜制品将来的进口都将面临一定风险,而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出口量势必会受到抑制,基本以自产内用为主。而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数年。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