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工作之死:是什么造成了美国史上最大离职潮?

工作之死:是什么造成了美国史上最大离职潮?

  N9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当地一家颇受欢迎的特色法式餐厅。这家餐厅的主管经理兼主厨Jake(化名)最近疲惫不堪,由于缺少人手,Jake和同事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他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过了。

  寻找新员工的艰难历程让Jake心力交瘁。“我倒是收到简历了,可是当我电话联系他们时,他们就消失不接电话了。”Jake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就算有人来面试,我们雇佣了他们,他们干脆在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不见人影儿了。人们看起来在找工作,以保持失业的状态继续领政府的救济金,但他们并不想真的开始工作。”

  自疫情暴发之后,N9关闭了半年重新开张后就一直缺人手。“很多员工辞职了,人们真的对工作不再在乎了。”Jake说,“现在很多地方都提供更高的待遇,因为他们缺人,而这导致了更高的离职率,用工成本也越来越高,像一个囚徒困境。”

  美国劳工部11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多达440万美国人辞职,创下历史新高。这相当于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阿拉斯加州、佛蒙特州、怀俄明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总人口。事情的变化如此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就在18个月前,美国失业率还处于80年来的最高水平,员工们正在拼命地保住自己的工作。

  “大辞职”影响将是全球性的

  “9月份有443万人辞职。这是美国劳工部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月度总数(记录始于2000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家Anthony Klotz说。

  事情的变化如此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就在18个月前,美国失业率还处于80年来的最高水平,员工们正在拼命地保住自己的工作。

  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所有月份的离职人数为:4月,400万;5月,360万;6月,390万;7月,400万;8月,430万;9月,440万。

  Anthony今年5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提出了“大离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这一概念,用于描述今年春季至今美国、欧洲等地大批雇员主动辞职的现象。

  “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美国历史上几个著名的经济衰退事件,如一战后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以及2007到2009年间的大衰退(the Great Recession)。”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教授Harold James说。

  自4月以来,美国所有离职的工人已经超过2400万。据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有1040万个职位空缺,报告称,记录的职位空缺数量已连续四个月超过1000万,而大流行前的最高点仅为750万。

  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的趋势。在德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表示在7月份出现了员工短缺,为三年来最高。在英国,4月份以来有超过100万个职位空缺。

  “大辞职”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微软
今年3月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劳动力中有41%可能会考虑在明年内离开目前的雇主,其中46%计划进行重大转型或职业转型。

  这一趋势将长期存在。《财富》杂志和德勤的联合调查显示,117名CEO中,有73%的人认为在未来12个月内,人力资源短缺将使公司生意受到影响。57%的CEO认为目前公司最大的挑战是找到合适的员工。

  根据高盛
最新预测报告,由于提前退休、2020年移民数量剧减等因素,预计美国2022年的劳动力市场短缺情况比上年更紧张,预计2022年工资涨幅在3.75%左右,高于上年。

  高通
胀和疫情是主要推动力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离职潮”?通货膨胀率上升看起来是最明显的因素。上周,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显示,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17个月上涨,同比上涨6.2%,创造了1990年以来最快的同比涨幅,而且还在持续加速提升。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