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IPO一波三折:喜马拉雅“背负”20亿 亏损冲刺港交所

IPO一波三折:喜马拉雅“背负”20亿 亏损冲刺港交所

  喜马拉雅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9月13日晚,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此前的4月30日,该公司曾在美国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只不过,由于滴滴上市引发国家收紧互联网独角兽境外上市监管,喜马拉雅也终止了赴美IPO的计划。

  但是,上市的意愿和需求依然迫切。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2.62亿,在行业中排名第一。但是,整个赛道上,盈利的玩家并不多,公司上半年营收为25.1亿元,同比增长55.5%,但上半年亏损3.23亿元。2018-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97亿元、40.76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达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三年合计亏损逾20亿元。

  事实上,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都要对内容予以巨大成本投入。通过扩大社群用户规模推动规模经济,降低单位内容成本,从而实现盈利。对于喜马拉雅而言,进入二级市场补充粮草,才能在赛道中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副主任曹祎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音频平台的服务已经相对成熟,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付费方式也有了改变,商业化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仍然需要有持续的内容创新能力。“内容生产的门槛会越来越高,且用户忠诚度并不是特别强,平台需要有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服务。”

除了营销开支,喜马拉雅亏损的另一面在于营业成本居高不下。视觉中国


  内容成本高昂

  即便已跻身行业头部,喜马拉雅仍然面临众多新入局玩家的竞争。除了荔枝FM和蜻蜓FM之外,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推出“番茄畅听”、微信上线“微信听书”、快手推出了播客类APP“皮艇”、腾讯音乐发布全新长音频品牌“懒人畅听”、网易云音乐上线“声之剧场”。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推出了“云听”等。

  这些新入局竞争者无不背靠巨头,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以建立壁垒,同时还能通过自有平台引流,围堵之下,喜马拉雅加大营销力度,补充流量资源以稳固市场份额,在残酷的资本竞争下,不进则退。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2021上半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了近一倍之多,达到12.33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主要用在渠道推广、品牌推广及广告以及支付分销商及其他平台的佣金。

  喜马拉雅表示,未来会计划进行更多营销及推广活动以吸引用户及广告客户,并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内容渗透,销售及营销开支还将继续增加。除了营销开支,亏损的另一面在于营业成本居高不下。

  从2018到2020年的数据来看,营业成本一直是喜马拉雅最大的成本开支,占据其总支出的50%以上。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分成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目前,喜马拉雅与140家出版商建立合作,与阅文集团签订了一份20年在线音频授权。同时,还与德云社、吴晓波等演艺团队或作家建立合作,搭建内容护城河。大量合作带来高额的内容成本。2020年,喜马拉雅支付给内容创作者和签约方的收入分成达到12.9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32%,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为2.5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6.3%。

  内容的门槛提高,使得成本也在增加。曹祎遐认为,音频作品与剧本类似,有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对于创新的转化能力要求也比较高。“第一个门槛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意行业;第二在于产业链的分工,内容细分度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要满足一大部分人需求,还是一小部分人的小众需求,需要找到很好的平衡。”

  “音频”故事怎么讲?

  显然,喜马拉雅要想继续扩张,面临着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吸引创作者,同时还要购买更多的版权资源。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提到,募集资金将用于丰富内容库,并继续激励内容创作者创作优质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自2012年成立后,喜马拉雅先后完成了9轮融资,其战略投资者包括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主要财务投资者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普华资本、合鲸资本等。

  眼下,其主要变现渠道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但是,“音频”的故事似乎在资本市场并不那么诱人。

  日前,抢先登陆资本市场的荔枝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5.59亿元,同比增长59%,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增幅;但是,其净亏损为2900万元,同比扩大了31.82%。

  事实上,2021年以来,荔枝的市值不断缩水,跌幅高达76.71%,目前市值仅有1.97亿美元。在行业人士看来,相较于喜马拉雅和蜻蜓FM在内容上的不断加码,荔枝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增长乏力,没有找到错位竞争的方式,实际的付费率长期低于1%是主要原因。

  从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来看,订阅付费和广告是其主要收入模式,占据近八成的营收。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25.1亿元,其中订阅贡献超过13.7亿元,占比达到54.6%;其次是广告,贡献了超过6亿元收入,占比24.5%。

  另一方面,付费订阅是喜马拉雅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2021年上半年,平台月均活跃移动端付费用户数量为142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付费率约为12.8%。未来,喜马拉雅将继续扩大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群。

  在高昂成本之下,除了扩大用户群外,在线音频平台未来可能需要讲更多的“故事”,建立护城河,继续探索盈利路径。

  曹祎遐指出,音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内容,尤其是在规模化以后,内容的质量把控上要形成标准。“音频看起来门槛低,但人的听觉感受度是相当敏锐的,对于技术体现和表达的要求更高。因此,质量的把控非常关键和必要,粗制滥造的内容会降低用户体验,这对于任何平台都是考验。”

  (作者:陶力,李强 编辑:李清宇)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