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喜马拉雅赴港上市 三年“声意”亏损超20亿

喜马拉雅赴港上市 三年“声意”亏损超20亿

  中国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上市的计划从美国转向香港。

  9月13日晚,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和中金为联席承销商。

  招股书同时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的业绩和用户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马拉雅上半年营收为25.1亿元,同比增长55.5%;月活跃用户已达到2.62亿,其中包括IoT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月活用户1.51亿。

  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达到67.1%,占据市场近七成的份额,排在第二梯队的是荔枝和蜻蜓FM。

  不过亏损依然是在线音频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包括喜马拉雅、已经上市的荔枝目前都仍处亏损。香颂资本创始人沈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此前内容不断加码的富媒体模式相比,目前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回归更单一更纯粹的媒体形式,比如音频,让消费者更注重媒体内容的本身而非各种炫目的外在表现形式,像国外也开始刮起对单一音频模式的流行风潮,对于喜马拉雅来说,现阶段还是处于策略性亏损期,以不断投入换取更多份额更大规模和更强的用户粘性,一旦这些优势巩固,在此基础上进行变现就会顺理成章。

  绕不过的亏损话题:上半年继续亏损3.23亿

  尽管位于在线音频第一梯队,但喜马拉雅仍绕不过亏损。2018-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97亿元、40.76亿元,呈持续上涨的趋势,但实际增幅在放缓;与此同时,同期净亏损分别达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三年亏损逾20亿元,亏损幅度在不断收窄。


  招股书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同比增加55.5%至25.1亿元,但上半年继续亏损3.23亿元,同比亏损还在扩大。其中,喜马拉雅2021上半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了近一倍之多,达到12.33亿元。

  招股书显示,销售及营销开支主要用在渠道推广、品牌推广及广告以及支付予分销商及其他平台的佣金。喜马拉雅表示,未来会计划进行更多营销及推广活动以吸引用户及广告客户,并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内容渗透,销售及营销开支还将继续增加。

  即便已跻身行业头部,但面临众多新入局的实力玩家。除荔枝FM和蜻蜓FM竞争者外,2020年,腾讯、字节、网易等巨头先后入局在线音频行业,试图分一杯羹。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推出“番茄畅听”、 微信上线“微信听书”、 快手推出了播客类APP“皮艇”、腾讯音乐发布全新长音频品牌“懒人畅听”、网易云音乐上线“声之剧场”。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云听”等。

  这些新入局竞争者无不背靠巨头,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以建立壁垒,同时还能通过自有平台引流,围堵之下,喜马拉雅加大营销力度,补充流量资源以稳固市场份额,在残酷的资本竞争下,不进则退。

  除了营销开支,亏损的另一面在于,喜马拉雅的营业成本居高不下。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营业成本一直是喜马拉雅最大的成本开支,占据其总支出的50%以上。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分成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据招股书披露,喜马拉雅与140家出版商建立合作,与阅文签订了一份20年在线音频授权。同时,还与德云社、吴晓波等演艺团队或作家建立合作,搭建内容护城河。

  大量合作带来高额的内容成本。招股书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支付给内容创作者和签约方的收入分成达到12.9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32%,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为2.5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6.3%。


  以PGC、PUGC、UGC模式为主的喜马拉雅要想继续扩张,面临着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吸引创作者,同时购买更多的版权资源。喜马拉雅在此次招股书中提到,募集资金将用于丰富内容库,并继续激励内容创作者创作优质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具体而言,将继续与出版商、网络文学平台、内容创作者等就版权内容资源开展合作,获得不同类型的内容。

  在线音频还需“烧钱”求发展。自2012年成立后,喜马拉雅先后完成了9轮融资,其战略投资者包括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主要财务投资者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普华资本、合鲸资本等。

  招股书显示,就在今年,喜马拉雅完成了近3. 5亿美元的E轮融资。


  营收需要更多“故事”

  内容成本与渠道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主要变现渠道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

  其中,订阅付费和广告是其主要收入模式,占据近八成的营收。首先付费订阅占据了其约一半的收入,2021 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25.1亿元,其中订阅就贡献了超过13.7亿元,占比达到54.6%;其次是广告,贡献了超过6亿元收入,占比24.5%。


  付费订阅是喜马拉雅的基本盘,招股书显示, 2021年上半年,平台的月均活跃移动端付费用户数量为142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付费率约为12.8%。

  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群的渗透仍不足,未来增长仍有巨大潜力。从用户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在线音频市场,而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0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为46.5%,中国仅为16.1%。iiMedia Research数据则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用户规模达到5.7亿人,同比增长16.3%;预计2021年用户规模将达到6.4亿人。

  除此外,音频行业的优势在于,其内容接收门槛较低,可以覆盖从全年龄层的用户。

  喜马拉雅在其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约24%用户是80后,28%是90后, 25%是00后。地区方面,用户53%来自中国一二线城市,37%来自三四线城市,10%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从披露信息来看,喜马拉雅几个年龄层用户没有明显的差距,年龄结构影响并不大。但在地区方面,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有可以挖掘的空间。喜马拉雅也提到,将继续扩大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群。

  在高企的营业成本之下,除了扩大用户群外,在线音频平台未来可能需要讲更多的“故事”,建立护城河,继续探索盈利路径。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曾公开回应“没有制定任何盈利的时间表”这一问题,称“希望继续去坚持创造用户价值,继续把基础做好……一年不行两年、三年、四年,我们做的品类音频就是这个特点,你很着急反而做不好,需要长期的打磨。”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