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邮飞/Z0010566/ 一德期货产业投研部分析师 行情回顾 1. 3月后订单不佳 节后在宏观(国内外放水)+预期需求恢复利好下,需求真空期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3月宏观边际转向(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元指数反弹、宏观边际预期转弱等),叠加欧美第三波疫情,需求未兑现,价格下跌。 6月底由于原油以及PTA上涨带动整个聚酯重心上移。 
2. 3月后订单不佳,近期有所回升,旺季仍有预期 



3月后终端订单下滑,随后不温不火,主要原因一方面外围疫情再次爆发,一方面高企的海运成本侵蚀了终端利润,使得订单难接。 终端一季度多数由于前期囤低价原料利润较好,二季度效益下滑,但仍有微利。 二季度终端基本以消耗原料为主,聚酯促销时集中采购,原料备货下滑至低位,6月底由于原料上涨触发投机需求。终端订单6月底由于秋冬面料有所下达边际有所好转。 3. 内需基本恢复 



5月份纺织服装零售同比2019两年平均增长4%目前看纺服消费基本恢复,甚至从相对角度看纺服恢复程度要好于社消恢复程度。 4. 纺织服装出口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累计数据看,纺织品与服装出口依旧恢复至疫情前偏上的水平。但同比数据看,纺织品出口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防疫需求减少连续下滑,5月份同比2019年两年均增长2.04%。服装5月份同比2019两年均增长0.04%,基本和疫情前持平。 

5. 美国零售需求数据强劲 在QE与直接财政刺激作用下,美国消费数据强劲。 服装消费方面,自去年5、6月份逐步复苏,但总体水平仍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直到今年3月份才超越2019年水平。 美国消费品/服装进口处于同期高位,服装进口旺季在70月份。 


6. 美国批发零售库存较低,存在补库需求 买买买的后果就是美国零售-批发渠道的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包括服装库存。 随着疫情的恢复,美国存在渠道补库的需要。 


7. 欧洲需求受疫情影响进口仍未完全恢复,存在部分需求潜力 欧洲3-4月份由于疫情原因纺织服装消费低迷,但6月份随着疫情好转根据下游反馈欧洲订单有一定的好转。 欧洲商品进口方面总体回到正常水平,但各个国家有所差别。 


8. 日本零售依然低迷,随着疫情缓解后期存在恢复预期 由于疫情原因,日本纺织品服装的批发销售额仍低于疫情前,4月纺织品进口仍略低于2019年。 随着疫情缓解,后期消费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按照季节性看70月份是日本进口旺季。 


9. 需求端 ① 聚酯开工高位韧性较足,织造开工边际回升 



② 聚酯库存压力缓解为开工提供支撑 


③ 聚酯利润尚可 
聚酯整体利润3月份以来大幅压缩,6月份触底震荡。 分品种看,长丝盈利相对较好(集中促销的模式+产能相对集中),切片、瓶片、短纤利润相对差一些,其中切片瓶片当前现金流偏亏损。 ④ 原料上涨与较好预期提升近期终端备货水平 



⑤ 聚酯产量仍处于较高增速 

2021年1-5月份聚酯产量累计增长18.8%。 聚酯产能增速正常,织造产能增速较高,总体上游原料产能增速快于下游。 


需求端总结: 3月份开始订单下滑,随后不温不火,主要原因一方面外围疫情,一方面高企的海运成本。 内销基本恢复,甚至从相对角度看纺服恢复程度要好于社消恢复程度 外销从累计数据上看纺织品与服装出口恢复至疫情前偏上的水平。但同比数据看,纺织品出口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防疫需求减少连续下滑,5月份同比2019年两年均增长2.04%,服装5月份同比2019两年均增长0.04%。 外销分国家看:美国零售数据强劲,今年3月份已经超越2019年水平,服装进口亦非常强劲,季节进口上旺季在70月份,且当前美国零售-批发渠道的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包括服装库存。随着疫情的恢复,美国存在渠道补库的需要。欧洲需求受疫情影响进口仍未完全恢复,存在部分需求潜力。日本纺织服装零售依然低迷,随着疫情缓解后期存在恢复预期。 PTA PX前期国内外有检修,进口少,导致PXN走强,但随着检修恢复以及浙石化新产能投产,PX去库幅度减少或进入累库状态。PXN不具备大幅走强的基础。 PTA出清产能较多,但后期新投产亦较多,产能增速大于下游,未来仍是偏过剩的格局。 PTA3-7月持续去库,7月份仍处于去库,8月份预计平衡左右,随后进入累库节奏,当然还要看届时加工差压缩后工厂的检修情况。 当前PTA09相对低估值,贴近原油,阶段性去库,资金偏好,原油看涨背景下偏多对待。 预计9月前仓单难大幅消化,9-1价差短期受9月单边资金扰动,预计临近交割月仍将是CONTANGO结构,走反套。 MEG MEG在新产能陆续释放中进入累库阶段。 动态看MEG供给可能还会受利润/检修的制约,累库幅度或没有表中大。 供给上国内MEG供给恢复,当然短期有检修。 国外进口陆续恢复正常。 MEG的矛盾在于新增产能巨大,超过聚酯新增所需。新产能落地后MEG将再次进入过剩格局。 不过短期由于低库存,同时原油煤炭价格强势(油化工理论亏损,部分煤化工亏损),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绝对价格跟随成本偏强。而供需面不支持后期价格趋势上涨。 PF 尽管短纤四季度前新增产能有限,看似短期供需格局良好,但根据实际经验情况看,短纤并没有出现短缺且前期在下游订单较弱的阶段短纤物理库存较高。同时四季度预计短纤仍有新产能。 再生较大的市场份额与潜在产能抑制长期短纤的上涨空间(当前原生与再生价差中性偏高) 去年末到今年初短纤较大的上涨一方面源于宏观氛围,一方面源于期现商备货(期货新品种开辟了新的蓄水池)以及投机需求(尤其在春节前后,下游备货达到了历年较高水平)。 当前现货加工差偏低,但要做扩短纤利润需要出现供给减产,或者需求爆发,否则难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