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暴跌2300亿!海底捞惨遭腰斩、张勇丢掉首富 更危险的信号来了

暴跌2300亿!海底捞惨遭腰斩、张勇丢掉首富 更危险的信号来了

相比股价暴跌,海底捞更担心的是持续下滑的翻台率,国际大行更是直言,海底捞的4月“翻桌率”逊于市场预期。

  海底捞真的不香了吗?

  1

  海底捞57天暴跌2300亿,张勇丢掉首富

  刚刚过去的周末,海底捞又火了。话题#海底捞市值56天跌2000亿#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五一节后,海底捞股价遭遇重挫,5月5日大跌超6%,5月6日一度暴跌近10%,5月7日股价再度大跌,创年内新低42.55港元/股,今日开盘,海底捞股价再度暴跌,盘中刷新回调新低。

  若将时间周期拉长,海底捞的股价崩盘之势,尤为凶险。今年2月16日,海底捞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85.8港元,此后便一路暴跌,并于5月10日创出最低点40.6港元/股,股价累计跌幅已达52.7%,已经腰斩。


  57天时间遭遇腰斩,对于一只市值超2200亿的巨头而言,实属罕见。截止5月10日午间收盘,海底捞的总市值为2218亿港元,较2月最高市值已蒸发2330亿港元。

  海底捞暴跌,张勇也丢掉了新加坡首富的位置。据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显示,海底捞实控人张勇一度位列全球第75大富豪,同时位居新加坡首富。但随着海底捞跌跌不休,张勇失去了新加坡首富之位,目前以158亿美元的身家排名新加坡富豪榜第3位,榜首位置是的老板李西廷,财富242亿美元。

  对于海底捞股价暴跌,中国食品(3.25, 0.07, 2.20%)产业分析师向媒体表示,首先第二季度节日较少是餐饮业的淡季,另外海底捞借助“火锅第一品牌”的名号股价一直处于虚高状态,此次回调属于正常范畴。

  即使是腰斩之后,海底捞的市盈率(TTM)仍高达622倍。放眼望去,整个港股市场市盈率高达600倍的消费股寥寥无几。抛开疫情影响,2021年预期市盈率已超过41倍,明显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

  2

  业绩断崖式下跌,海底捞真的不香了?

  除了暴跌的股价,海底捞的业绩也撑不住了。

  据海底捞的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海底捞集团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86.8%。

  疫情之下,餐饮业的确太难了,连全国火锅巨头都扛不住了。

  疫情最凶猛的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亏损9.65亿元,以此计算,2020年下半年海底捞已经扭亏为盈,盈利约为12.7亿元。


  但仍没有恢复疫情之前的水平,据财报显示,2019年下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为14.34亿元,意味着海底捞2020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1.4%。

  面对业绩断崖式下跌,海底捞给出的解释是,受疫情影响导致门店客流量减少,及汇率波动出现净汇兑损失。

  相比净利润暴跌,更令海底捞担忧的是翻台率持续走低。

  一直以来,海底捞的超高翻台率都是同行望尘莫及的优势。然而,近年来,海底捞的翻台率却出现连续下滑。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为每天5.2次,2019年,下降到4.8次,为近三年来最低。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再次减少到3.3次。也就是说,海底捞的受欢迎程度已经不如从前了。


  即使是疫情过去的2021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仍在下滑。据海底捞管理层透露,2021年4月,旗下餐厅整体翻台率低于3次,仅有2019年同期的70%,也较3月份的3.5至3.7次继续下跌,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五一”长假期间,海底捞的翻台率约4.5至5次,也仅有2019年同期的约70%至75%水平。

  翻台率是指一家餐厅一天内每张桌子的平均使用次数,直接关系到餐厅的收入,也直接反映客(2.04, -0.06, -2.86%)户对餐厅的喜爱度。

  身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海底捞,引发网友热议,其中大部分网友评论表示,“现在去海底捞的次数越来越少了,食材的分量越来越少,价格却越来越贵”;“酸梅汤柠檬水10块一位,料碗10块一位,其他家都不敢这样收吧?”

  3

  焦虑的海底捞,疯狂开店

  从1994年开出第一家店到如今,海底捞已经走过了26年,截至2020年年底,海底捞全球门店的数量已增至1298家。

  2018年可能是海底捞的高光时刻,当年海底捞服务1.6亿人次,平均翻台率5次/天,几乎创下了餐饮界的最高翻台率,当年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59.5%。2019年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6.4%。即使是疫情冲击的2020年,海底捞的营收增速仍保持了正增长。


  2018年以来,海底捞营收一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疯狂开新店。

  2018年末,海底捞的门店数量为466家,其中430家位于中国大陆,36家在海外。

  2020年末,门店总数已飙升至1298间,累计增幅达到178.5%,较营收增长更快。


  2018年,位于中国大陆、开业一年以上的可比门店数为136家,总收入75.9亿,单店收入5580万,较2017年增长7.4%,远远低于近60%的营收同比增速,说明海底捞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开店。

  2020年,海底捞单店平均日销售额为10.8万元,较2019年下滑了17.7%,但并未导致年营业收入下滑,这也说明了,海底捞的营收增长动力来自于开新店。

  财报显示,海底捞的开店速度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更快了。2020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544家海底捞门店,全球门店网络增至1298家,平均每天开出1.5家门店,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开店速度的新高。

  然而,疯狂开店的同时,,海底捞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近年来,海底捞连续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事件、包厢监控门事件等等。

  无论是从用户点评,还是翻台率数据来看,海底捞的受欢迎程度已经不如从前了。

  4

  归根结底,还是太贵了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过后,中国消费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高端私房火锅,持续走红,用户的消费层次受影响更小;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的消费层次实际是下降的,下降后对于火锅的用餐次数需求也降低了,在有限的用餐机会中,海底捞仅有服务就不够看了。

  面对业绩压力,海底捞的涨价也在“悄悄进行”,财报显示,海底捞2020年人均消费达到110元,高于2019年的105.2元。


  海底捞菜品太贵的一个缩影是,2020年4月,海底捞宣布上调部分菜品价格,涨价比例为6%,随后便遭到大量用户的情绪反弹后,海底捞就涨价一事致歉,并承诺将价格调回到涨价前的水平。

  用户抱怨菜品太贵,投资者则抱怨海底捞估值太贵。

  过往12个月海底捞的净利润仅有3.09亿元,而其总市值却高达4547.4亿港元,市盈率一度高达1225.7倍,即使抛开疫情的影响,以2019年的净利润26.18亿港元计算,市盈率也高达173.7倍。

  同在香港主板上市,“纯互联网公司”腾讯市盈率为32倍,“半互联网公司”小米只有18倍。火锅连锁店的估值水平达顶级互联网公司的3倍......要说海底捞“没泡沫”,的确难以让人信服。

  如此看来,海底捞的这一波腰斩式暴跌,只不过是一场估值回归而已。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