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牛钱网 4月份开始,自年初回调盘整了一个季度的玉米(2750, -10.00, -0.36%)选择重出江湖,经过近一个月的震荡反弹,主力合约再次回到2700元上方,虽然回调幅度没有去年那么凶猛,但相较过往这个价格已是高位,不过,对比近期墙外美玉米的涨势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昨日CBOT玉米维持涨势一度涨至6.575美元/蒲式耳,今日开盘更是最高冲至6.745美元/蒲式耳,创自2013年5月以来新高。奈何国内玉米近期受需求端压制及外盘拉动效应衰弱影响,除了眼红美玉米的涨势外,只能静心等待,09主力合约今日报收2764,微涨0.51%。 
天气影响再加剧,外盘饲料齐冲高 近期,美国中西部干旱及巴西降雨的缺乏引发粮食供应担忧,本周以来美玉米、小麦、大豆(5886, -71.00, -1.19%)期货价格均创下七年及八年新高。 据了解,未来一周,南美洲降水预期偏弱,巴西中西部、Matopiba种植带以干燥为主。干燥的天气继续施压巴西二季玉米长势,同时南美洲季节性更迭来临,业内开始担忧冷空气对作物生长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据阿根廷谷物交易所公布的数据,上周,玉米优良率为37%,较前一周下降1%。USDA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玉米播种进度为8%,持平于5年同期均值。 所以,美国及巴西阿根廷地区较差的天气是造成美农产品期货价格大涨的关键所在,CBOT小麦创13年2月来新高,美玉米创13年5月以来新高。 不过从目前内盘的走势来看,国内玉米价格并未受到外盘大涨拉动,主力09合约依旧维持震荡慢爬,造成内外价格影响减弱的原因主要在于玉米的进口配额。 2021年国内进口玉米配额为720万吨,但据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国内累计进口玉米672.7万吨,所以可以看出,截至目前玉米进口配额基本用尽,如果继续进口配额外玉米,那么加上高额税后进口玉米的综合成本与国产玉米价格无异,所以近期外盘玉米大涨后,国内粮价并未出现太大波动。同时,在进口玉米减少的局面下,后续国产玉米的上涨后劲或将更足。 小麦替代叠加需求衰弱,玉米涨势仍需等待 近期玉米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小麦对玉米的需求替代,二是下游生猪饲料因非瘟等因素引发的消费衰弱。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猪鸡饲料玉米豆粕(3582, -94.00, -2.56%)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方案指出为广辟饲料原料来源,保障原料有效供给,小麦可以替代玉米进行料用。而5月份又正是小麦收获上市的时期,面对对短期内小麦充足的供应,玉米价格在市场的挤压下或难以出现较大上涨。 另一方面,在非瘟的持续困扰下,生猪价格陆有下跌,明确决定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上周全能锅生猪平均价格指数为23.30元/公斤,较前下跌0.63元/公斤,跌幅为2.63%,较去年同期跌幅31.33%。部分养殖户也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加速出栏。故短期内饲料需求方面仍有不小压力。 不过,从目前的存栏数据来看,生猪产能整体仍在持续恢复中,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95万头,比上年一季度末增加9475万头,同比增长29.5%,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长2.3%。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18万头,同比增加937万头,增长27.7%,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长3.8%。 此外,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防控方案的公布也意味着政策上对防治非瘟的支持和坚定恢复生猪产能的决心,所以从中长期来看,玉米饲用需求存在一定保障。 综上所述,在进口配额的限制下,玉米难跟外盘上涨,叠加5月新小麦上市及非瘟影响仍在,替代饲料供应充足及下游需求的弱化对玉米短期形成制约,所以短期内玉米难有较大动作,或继续维持震荡慢行;不过从中长期来看,生猪产能恢复势在必行,在新作玉米上市前,供应市场开始发力,玉米或将有所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