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芝商所小麦玉米期货迭创新高 对冲基金押宝“新避险投资”

芝商所小麦玉米期货迭创新高 对冲基金押宝“新避险投资”

“很久没见到如此奇特景象。”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感慨说。

  他所说的奇特景象,是过去三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均以涨停收盘,令CBOT小麦期货创下2008年以来最高值10.59美元/蒲式耳,年内涨幅超过30%。

  与此同时,本周CBOT玉米期货一度创下2013年3月以来最高值7.35美元/蒲式耳,过去一个月涨幅超过18%。

  在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看来,这背后,是越来越多全球投资机构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视为对冲复杂国际局势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重要避险品种。

  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的小麦、玉米出口分别占到全球的29%与19%,市场担心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小麦、玉米供需关系趋紧,这就吸引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纷纷加入买涨小麦、玉米期货的阵营。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农业大宗商品策略师Tobin Gorey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若没有涨停板限制,CBOT小麦期货涨幅可能会更大。究其原因,越来越多全球投资机构都急需在不确定性骤增的金融市场寻找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方向——而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期货因供需关系趋紧而呈现价格上涨趋势,无疑是他们眼里极具胜算的避险投资品种。

  记者注意到,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众多对冲基金已快速涌入农产品期货坐等价格上涨红利。

  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当周,以对冲基金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持有的CBOT玉米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较前一周骤增1.446亿蒲式耳,占到对冲基金小麦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持仓的8%;对冲基金持有的CBOT小麦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也较前一周骤增8303万蒲式耳。

  “随着本周玉米小麦期货价格迭创新高,这些对冲基金已收获不菲的投资回报。”一位美国大宗商品期货经纪商向记者直言,但他们似乎没有获利了结的打算。究其原因,这些对冲基金还在押注美联储或加快升息步伐——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必令通胀压力进一步升温,令他们赢得与美联储的“博弈”。

  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受到农产品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华尔街金融机构预期5月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上升至77%。

  天平倒向“多头”

  上述大宗商品期货经纪商向记者直言,自上周俄乌冲突升级起,小麦与玉米期货骤然成为对冲基金眼里的重要避险投资品种。

  “上周五起,每天都有新的投资机构加入买涨小麦、玉米期货的阵营。”他指出。其中,部分对冲基金甚至动用20%资金押注CBOT小麦、玉米期货价格上涨,还有部分大宗商品型投资基金将买涨小麦、玉米期货的资金杠杆从4倍调高至6倍,仿佛形成了某种“逼空”获利的气势。

  值得注意的是,以投行为主的互换交易商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CFTC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当周,投行为主的互换交易商持有的CBOT玉米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也较前一周增加3699.5万蒲式耳。

  相比而言,小麦玉米贸易商的狙击多头力度显得相当“乏力”——尽管本周以来小麦玉米贸易商加大了逢高沽空力度,但他们此举更像是套期保值锁定相对可观的贸易利润,缺乏明显的狙击多头气魄,否则小麦期货也不会出现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收盘。

  究其原因,由于小麦玉米供应趋紧,众多贸易商也不知道小麦玉米这波上涨行情将持续多久,深怕自己的沽空举措沦为对冲基金“逼空”获利的对象。究其原因,是除了全球风险事件升级,全球气候因素也令众多小麦玉米贸易商选择囤货惜售待涨的策略。

  受极端气候影响,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阿根廷出现干旱与热浪天气,令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产量受到不小的损失。

  与此同时,由于干旱气候,美国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美国农业部表示,美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或令粮食产量下降逾40%。

  “这无疑吸引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将买涨农产品期货,作为对冲国际风险事件的理想避险工具。”前述美国大宗商品期货经纪商指出。随着CBOT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上涨,越来越多大型资管机构也将农产品与原油、天然气、铝镍“并列”,视为对冲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并获取回报的重要投资工具。

  押注美联储更快升息“获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众多对冲基金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买涨小麦、玉米期货,还有另一个算盘,就是押注美联储更快升息“获利”。

  “由于美国通胀率持续迭创40年以来新高,目前华尔街不少对冲基金都押注美联储年内加息次数多达4-5次。”一位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比如部分对冲基金已买入相关的利率衍生品,一旦美联储年内升息4-5次就能获取不菲的回报;此外,不少对冲基金给金融资产估值时,已计入美联储年内加息4-5次,若美联储没能如他们预期般加息,他们则可能遭遇不小的投资损失。

  但是,要让美联储向“市场预期”看齐,绝非易事。比如去年美联储一度坚持高通胀现象是“暂时的”,迟迟不愿采取货币政策收紧步伐,令不少提前押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华尔街投资机构“铩羽而归”。

  如今,越来越多对冲基金干脆借国际风险事件大举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促使”通胀率居高不下,令美联储不得已采取加快升息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在3月2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若通胀保持火热,不排除在未来某个货币政策会议或多次会议加息50个基点。

  “这也让不少对冲基金看到新的货币政策博弈胜算。”这位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指出。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国际风险事件未能明显缓解,这些对冲基金仍将持续推高小麦、玉米、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在大宗商品、利率市场双双获取超额回报的良机。

  (作者:陈植 编辑:包芳鸣)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